翻墙 | 三退 | 诉江 | 中共卖国 | 贪腐淫乱 | 窜改历史 | 党魁画皮 | 中共间谍 | 破坏传统 | 恶贯满盈 | 人权 | 迫害 | 期刊 | 伪火 社论 | 问答 | 剖析 | 两岸比对 | 各国褒奖 | 民众声援 | 难忘记忆 | 海外弘传 | 万人上访 | 平台首页 | 支持 | 真相 | 圣缘 | 神韵 | |
【大纪元2021年01月18日讯】作者:陈彦玲博士 / 整理:李曜宇?大纪元 (陈老师说)这样的问题对孩子来说很难回答,你要他回答什么呢?有时在孩子十个月大的时候,就有人问了。所以前面我们讲过,周围的大人真的要很注意修口,有机会看到我们节目的人,陈老师真的要一再拜托你,别再去问这种为难孩子的问题。要很正式的去看待这个事情。 假如问问题的人,没看到我们节目,那时候该怎么办?是客人也好、家人也好,甚至是爸妈自己,可能或多或少是自己想要去比较,获得别人对你的赞扬、肯定。如果在旁边的人听到,就代替孩子回答吧:“两个都很好!”,不需要等孩子回答。 “爸爸好,还是妈妈好?”这个问题可能会持续到小学阶段。孩子的成长实在不容易,到了十个月他已经有那个能力去分辨陌生人和熟人,看到陌生人时他会去抱紧熟人,可能还会把自己的脸藏起来。还有,这时候孩子会发展出一个很明显的能力——能去找出某个玩具,比如说一个常玩的玩具,故意放到玩具堆里,他已经可以把它找出来了,可以去分辨清楚。这个时候的孩子,真正很需要的一个培养,就是规矩的培养。因为他能分辨了,你才有办法去立这个规矩,如果他连这个、那个都搞不清楚,你就没办法立规矩。 在他可以分辨的时候,你把这个问题抛进来“你到底喜欢这个,还是喜欢那个?”、“你到底喜欢爸爸,还是妈妈?”你就是在引导他一个错误的分辨的指标。在他成长之后的五六年里面,孩子毕竟是孩子,孩子也有惰性,闽南话有一句俗语:“西瓜靠大边的。”意思是西瓜切开后,大家都喜欢挑大的,群众的现象也是哪边好哪边待,哪里轻松哪里去,也有这种惰性,当然孩子也是。 所以当孩子那么小的时候,我们就逼迫他做出选择,你说他怎么选呢?他就观察爸爸、妈妈,哪一个轻松,哪里待。你要如何教养出一个好孩子,有好规矩的真的不容易!他会发现谁规矩轻一点,谁常常给我买冰淇淋,他就会说谁好。这不是你把他引到这条路上去的吗? 既然我们说“都好”,就请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同一阵线吧,在立规矩的时候,大家商量一下,比如现在收拾玩具,我们给他一个好的环境,或建立起玩具能归回原处的规矩,十个月大就可以开始了,虽然不是他自己走过去,但你可以抱着他,当玩具要收起来的时候,你告诉他:“小宝,这个球要放在这个格子里面。”他已经可以清楚地明白了。 大家在生活当中,周围的大人都要同一个原则。因此,规矩不用立太多,哪怕只有一个,收玩具放回去,大家都要同一个态度、原则,可以带着他、拿着他的小手一起放回去。大人可以很开心地表扬他,让他发现他是有贡献的,因为他很快就能站起来了,很多孩子下个月就能站了,这时打下这个好规矩,让他知道好规矩能带给别人快乐。记得我们之前讲过的一个哲学——美好的事物永远吸引人,永远保持分享的热忱。一点点小小的开心,你赶紧去分享,你分享也会带动别人学习的热忱,别人也会发现原来没有那么困难。 我很喜欢做一些东西请大家吃,我记得我有一个大学的男同学,他很优秀,有一次当他在吃我做的东西时说:“我吃饭时容易把饭粒掉得满桌子,希望以后我有小孩,我能从小教好他的规矩。”(主持人说)他都意识到了,还改不过来吗?(陈老师说)他在这方面的东西没有人去教育他,而且可能当时的环境,认为读书是最重要的,把这些生活的环节给漏掉了。等到他长大了,在重要场合只要他一紧张,那个比较协调不好的部分就会表露出来了。 (主持人说)陈老师在这方面有很多经验,比如人家在找女婿的、儿媳妇的、生意伙伴的??在餐桌的礼节上已经完成了对你的观察了,已经决定要不要跟你合作了。所以小小的生活习惯,会对未来的人生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陈老师说)我帮过一些人相过亲,或者帮很多公司做面试,当中吃饭的礼仪非常重要。我记得我父亲给我很好的教育,他说每次饭锅一打开的时候,你不是为自己添饭,你最重要的动作就是拿起饭瓢从外圈往内翻一遍,因为中间的饭最好吃,外围的饭会比较干,口感没有那么好,所以往往大家习惯从中间舀饭。在一个大家庭里或大公司里,不是所有人马上都吃完饭,来来去去,最旁边的饭就没有人吃了。 我曾经用这样小小的生活习惯,和它背后的哲学去跟一间公司,给他们做年终培训。这个哲学就是——我愿意把美好跟所有的人分享,我愿意在事情没有发生前就事先去预防。这个小小的动作背后就有这两个哲学。 第一天我就特别交代,午餐时谁都不要来接待我,大家下课就去吃饭。那天我是最后一个进餐厅的,我吃饭之余还请助理拍照,我告诉他拍什么就拍什么。那天下午上课,我就拿出中午拍的照片,第一张是我当天中午吃的饭和菜,我就问大家:“这些东西从哪里来?”,有人回答:“从餐厅来的”,“那从餐厅哪里来?”,大家回:“从锅里、盘里”,我说不是。于是我拿出第二张照片,照片里有许多饭锅掉出来的饭,盘子里掉出来的菜,我说我全捡到我的碗里盘里,“我就吃这个东西,吃你们不要的东西。” 其实这是一个身教,你从事的工作,背后的哲学都是在服务别人,当你没有办法去面对你服务对象的不足的时候,很难服务到位,那销售就做得很辛苦了。第三张照片就是那个大饭锅,中间一圈饭都没了,剩下一个大洞。然后我就把我父亲教给我的哲学跟大家分享了。 我问:“所以这家公司最大的问题在哪里?”。当时大家都惊住了,因为他们以前请了很多企业管理专家,给他们设定了很多很好的制度,方方面面的课程也上了不少,问题是那颗心没有打开,他们没有建立一个与别人共享,然后随时去关照别人需求的心灵的状态。所以硬要去做那些目标,就会有点拧劲、不自然,只是为了一个业绩强装出来的东西,那骗不了顾客的眼睛。在做这份工作时,我压跟没有把我的同事摆在心里,只有把自己能赚多少钱摆在心里。 老实说这么多年,那家公司也赚了不少钱,但是成本也这么高,效益却没有出来,事实上可以更高,但找不出方法。最后终于找到了“就是人心没改变”。到第三天时,大家握着手,围成一个圆形去说出心里话,竟然有人说出压了三十年的心里话,对同事的一些看法。或许在旁人看来不是什么大事,但心里的东西没有纾解掉,关过不去的时候,就会卡在心里很久。当时大家终于敞开心把话说出来后,互相解开对方的心结,可能当时都不知道伤害了别人,透过引导把事情说出来,把心里的黑色物质拿掉,整个团队的力量就不一样了。就像我们也不知道去问:“你喜欢爸爸,还是妈妈?”这样的问题真的会伤了孩子,是一样的道理。#(待续) 【预约咨询】请登录爸妈必修课官方网站:https://bestparentingclasses.com (视频.国内建议下载翻墙软件进入原文观看)关注我们facebook主页,及时获得更多资讯,请点这里。 本文刊载于旧金山1月16日教育版 责任编辑:李欧 相关新闻: 编辑推荐: 热门新闻: 下载翻墙软件浏览原文:【爸妈必修课】一个问题不要问 十个月大立规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