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墙 | 三退 | 诉江 | 中共卖国 | 贪腐淫乱 | 窜改历史 | 党魁画皮 | 中共间谍 | 破坏传统 | 恶贯满盈 | 人权 | 迫害 | 期刊 | 伪火 社论 | 问答 | 剖析 | 两岸比对 | 各国褒奖 | 民众声援 | 难忘记忆 | 海外弘传 | 万人上访 | 平台首页 | 支持 | 真相 | 圣缘 | 神韵 | |
【大纪元2017年10月30日讯】说到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包青天包拯,老百姓可说是耳熟能详。除了评书、小说、戏剧外,包青天近些年来也成为了电影、电视剧的主角。对于当下的不少中国人而言,喜爱包青天,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因为中共当下的清官屈指可数,人们不得不从历史戏中来寻找清官的影子。可很多中国人不知道的是,就是这样一位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包青天,却在几十年前被中共批判。 ?包拯是北宋时安徽庐州人,他自幼学习经史,有“报国安民”之志。宋仁宗时先后任开封知府、监察御史、枢密副使等职。在任监察御史时,他任人唯贤,对祸国殃民的贪官及庸碌无能的昏官大加弹劾。史载,他曾七次弹劾贪官王逵,最终使宋仁宗罢免了其职务。 更能说明包拯刚直不阿的是他还三次弹劾外戚张尧佐。张尧佐是张贵妃的伯父,在张贵妃的请求下,宋仁宗把张尧佐提升为三司使。包拯指出宋仁宗任人唯亲,不合大宋法度,而背景是后宫干政、个别大臣曲意奉迎,宋仁宗只好收回成命。 后来在张贵妃的一再请求下,宋仁宗又先后两次下旨擢升张尧佐。包拯坚持直谏,指出张尧佐平庸不称职,请皇帝另选贤能,大臣们也纷纷支持包拯。朝会时,宋仁宗不得不叹息道:“朕既贵为天子,难道擢任一个人就这么不容易?”包拯闻言直趋御座前说道:“难道陛下愿意不顾民心向背?臣既为谏官,岂能自顾安危而不以国家为重!”最后宋仁宗终于作罢。 直言犯君的包拯,为了规谏君主,还特意将唐朝魏徵的三篇奏疏抄录给宋仁宗,希望宋仁宗能像唐太宗那样,成为“英明好谏之主”,能“明听纳、辨朋党、惜人才”,一方面兴利除弊,一方面选贤任能。他在奏疏《乞不用赃吏》中指出清廉是人民的表率,贪污则是危害人民的盗贼。 主张用人要用忠直廉明的君子,他为因触怒权贵被贬的范仲淹等人鸣不平,并建议重新起用他们。对于贪赃枉法者,则严惩不贷,并且永不录用。 有包拯这样的御史,加之宋仁宗十分器重他,贵戚宦官不得不有所收敛,且对包拯十分忌惮。 包拯还多次上疏推行善政,提出“宽民利国”,具体措施是“薄赋敛、宽力役、救荒馑”。仁宗在位42年,国泰民安,人称“仁宗盛治”。而从其谥号“仁宗”亦可看出生前的他施政宽仁。 ?在个人生活方面,包拯生活俭朴,清正廉洁。他的“不持一砚归”的故事广为流传。《宋纪》记载:枢密副使包拯,性格耿介正直,他的吃穿等日常生活,喜欢节俭朴素,即使是当官尊贵了,也还像平常百姓一样。 其府衙中央大厅墙壁上的一首明志诗,可以说是他一生人格精神的写照:“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做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悲。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他的遗训是“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脏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莹中。不从吾志,非我子孙也。” 而为防止权贵们找他“走后门”,包拯干脆完全断绝了与他们的私交。不过,他对百姓们却是截然相反的态度。包拯在任开封府尹时破除旧制,规定大开官府正门,凡告状的都可以进去直接见官,面陈案情,任何人不得阻拦刁难,呈现了“前陈曲直,吏不敢欺,是非明辨”的局面。 《宋史》记载:“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 也就是说,包拯有两次为了“尽孝”辞官不做。第二次为父母守孝后,还是在乡亲们的多次劝说下才重新做官。这说明,在包拯看来,孝亲比做官更为重要。 关于包拯断案如神的故事,评书、小说、戏剧、电视剧已多有描述。史载,包拯足智多谋,断事如神,一生审理断明了无数桩冤案、错案、大案、要案、怪案。加之其清如水,明如镜,因此老百姓把他称作为民请命的“包青天”。 不妨说说历史上记载的最有名的一个案子“巧断牛舌案”。包拯在任天长县县令的时候,发生了一个农民家里的耕牛被人割了牛舌头的案子。这个农民跑到县衙,请求县太爷为他查究捉拿割牛舌的人。 包拯沉思良久,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让农民回家把那头耕牛宰杀掉。那个农民虽然不知为什么,但还是回家将耕牛杀掉。按北宋时期的法律,私自屠宰耕牛是犯法的行为。就在那农民杀牛的两天以后,天长县衙门外又有人击鼓告状。包拯看那人獐眉鼠眼,满脸横肉,便知其非良善之辈,而这个人状告的正是某某私自宰杀耕牛之事。 包拯闻听,剑眉倒竖,厉声喝道:“好歹毒的刁民,割了人家的牛舌头,反倒来告人家私宰耕牛,真是胆大包天,其坏无比!”那家伙一听,先是呆若木鸡,其后立马便浑身瘫软地趴在地上,老老实实的供认了割人牛舌的罪行。原来,这家伙和那个农民因家庭纠纷结下了怨恨,于是便干了这桩蠢事。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在老百姓心目中颇有口碑的清官,却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批林批孔”运动中,也遭到了中共的批判。在安徽师范大学阜阳分校评论者写的《包拯铡美是为哪个阶级服务的》文章中,除了批判河北梆子《秦香莲》中的孔孟之道是多方面的外,还分析了包拯到底是为哪个阶级服务的问题。 关于秦香莲的故事,很多人都不陌生。故事说的是乡村穷妇带着儿女进京寻夫。此时她的丈夫陈世美已经考中了状元,做了驸马。为了不让公主知道实情,陈世美派人去杀死秦香莲母子。秦香莲走脱后告到了官府,包拯审理了此案,并最终不顾皇亲讲清,以“欺瞒朝廷”、“忤逆不孝灭人伦”和“杀妻灭子无情无义”铡了陈世美。这也是现在的中国人一提到“陈世美”马上想到的就是“忘恩负义”的原因。 这个再清楚不过的故事,在中共文人的笔下却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得出了另外的结论,那就是“这是一个虚伪的形象”。因为按照马克思的理论,包拯的所为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是为了儒家的“忠义仁孝”不被动摇,所以包拯铡了陈世美的根本目地是为了“伸张儒家的道德”。也就是说,在中共批判儒家的大背景下,任何遵循儒家思想的历史人物都是需要批判的,包拯在劫难逃也就没有什么意外了。 文章还借此批判了“清官现象”,称宋、元社会炮制出的清官戏是为了“避免王朝的灭亡”,迷惑老百姓。当代“反动”的刘少奇、林彪也曾在清官戏上大做文章,因此要认清清官戏的“反动作用”。 小结 这样一位刚正不阿、清正廉洁、断案如神、被老百姓爱戴的清官包拯,在破坏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共手中,被如此糟蹋,丝毫不令人奇怪。但令中共没想到的是,包青天的形象虽然被抹黑,但在民间的口碑却依然没有改变,这让遍地贪官的中共着实尴尬。 责任编辑:莆山
相关新闻: 编辑推荐: 热门新闻: 下载翻墙软件浏览原文:林辉:刚正不阿包青天 中共歪批其虚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