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墙 | 三退 | 诉江 | 中共卖国 | 贪腐淫乱 | 窜改历史 | 党魁画皮 | 中共间谍 | 破坏传统 | 恶贯满盈 | 人权 | 迫害 | 期刊 | 伪火 社论 | 问答 | 剖析 | 两岸比对 | 各国褒奖 | 民众声援 | 难忘记忆 | 海外弘传 | 万人上访 | 平台首页 | 支持 | 真相 | 圣缘 | 神韵 | |
在大家的印象中,心肌梗塞是属于中老年人的疾病,然而近年来,心肌梗塞的发病愈发年轻化。究竟怎样才能避免心肌梗塞发生呢?首先,你需要知道心肌梗塞究竟是怎么形成的。 我们先来了解一些与心肌梗塞有关的基本知识。 冠状动脉是为心脏供应血液的动脉,而心肌梗塞指的就是冠状动脉的某一部分血流不通,造成心脏肌肉坏死。 造成血流不通的主要原因是血管变窄、阻塞,而血管的硬化与狭窄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心肌梗塞的病患以50岁以上的人居多。 下图中,血管壁上突起的部分是胆固醇累积造成的硬化、纤维化,内部是胆固醇和一些细胞碎片——这会使血管变得狭窄,血流不顺畅,医学上称其为“动脉硬化斑块”,简称“斑块”。 动脉粥状硬化演变过程(健康1+1/大纪元)我们心脏只和拳头差不多大小,而冠状动脉的粗细和手掌背面的静脉差不多,管径只有0.3~0.5公分,因此很小的斑块就会造成堵塞。 经常有新闻报道,一些平时看似健康的人突然心肌梗塞发作、猝死;可是,有些老人家心脏不好,反复地心绞痛,休息一下却又能缓过来。这是怎么回事? 动脉硬化班块有两种不同的类型: 一种是稳定型,另外一种是不稳定型。 ● 稳定的硬化斑块 斑块外层有厚实的纤维化、钙化组织,还有增生的平滑肌细胞,里面的胆固醇核心相对较小。 它会阻塞血管,只留下一个狭窄的血流通路。只要心脏负担加重,例如情绪激动、搬重物、爬楼梯,血液供应相对不足,心肌缺血时,就会表现出心绞痛。而当休息过后,心脏负担减少,氧气需求量和血液的供应量重新达到平衡,就缓过来了。这样的病人长期发展下去,血管会越来越狭窄,但在完全被阻塞之前会有征兆的。这种稳定的硬化斑块,通常在老年人身上出现。 ●?不稳定的动脉硬化斑块 它的外壳就像一层薄薄的盖子,内部积攒着“脂肪池”,却不会像稳定的硬化斑块一样严重地堵塞血管。 被不稳定的动脉硬化斑块堵塞的动脉,其中血流的通道通常还维持在较为充足的状态,管径比较粗。所以,患者平时不会有什么症状,运动表现也还可以。而在某个时间点,硬化斑块会突然破裂,里面的胆固醇流出来,引发冠状动脉突然的完全阻塞——这个就是我们讲的,人好好的,突然就心肌梗塞发作了。 这样的患者可能年龄不大,平时精力充霈,办事节奏很快。因为冠状动脉通道够宽,而且没有严重的钙化、弹性足够,所以患者进行一般的郊游健行,高尔夫球等活动不至于会造成心肌血流不足导致的心绞痛。 稳定VS. 不稳定动脉硬化斑块(健康1+1/大纪元)不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比较复杂。斑块内部有胆固醇,混合著一些免疫细胞的碎片,周围积聚着各种免疫细胞、平滑肌细胞和纤维母细胞。 动脉粥状硬化斑块成分(健康1+1/大纪元)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过程也较为复杂。 在血管中,最靠近血液循环的部分叫做内皮细胞。内皮细胞对于维持血管张力、调节免疫反应以及抑制血管平滑肌增生都很重要,它还可以抑制血小板凝集,预防血栓的形成。随着年龄的增加,血管的弹性会变差,加之如果血压升高,血管内皮就可能会破损。 此时,一些单核细胞会被吸引至内皮受损处,进入动脉壁,转变为巨噬细胞。 而巨噬细胞吞满了胆固醇之后,会变成泡沫细胞,在血管壁中沉积,慢慢就累积成胆固醇斑块。它还会引起发炎反应、纤维化、钙化。 动脉硬化斑块逐渐变大过程(健康1+1/大纪元)当人体的免疫系统协调性较好时,这一情况就不会恶化。 不仅如此,动脉硬化的斑块是可以缩小的——当你体内的“坏胆固醇”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坏胆固醇,就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被称为“美国现代心脏病学之父”的尤金·布劳恩瓦尔德(Eugene Braunwald)曾说,坏胆固醇最好别高于50mg/dL。 2017年发表在《世界心血管疾病杂志》(World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上的研究指出,当坏胆固醇数值下降到55~70mg/dL的时候,动脉硬化给心血管带来的负担就开始下降了。[1] 而2018年《脂质杂志》的研究则进一步指出,低于45mg/dL的坏胆固醇水平,就可以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缩小。 那麽,硬化斑块在什么情况下会突然破裂,造成急性心肌梗塞呢? 血液流动的力量平行于血管的内壁,叫做剪力;我们平时测量的血压,则是垂直作用于血管壁的压力。压力和剪力都有可能触发斑块破裂,所以突然的使劲,猛烈的运动,温度冷热变化,情绪激动等引起流速突然增快、压力突然上升的情形,都可能使斑块破裂。 当斑块的外层破裂的时候,里面包藏的胆固醇、细胞碎片和发炎细胞就会跑出来,和流动的血液中的红血球和血小板发生凝集反应,把破裂的斑块凝固成一大块,完全阻塞住血管,就会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心肌细胞死亡。 硬化斑块破裂导致急性心肌梗塞(健康1+1/大纪元)此外,由于有很多免疫细胞都参与了斑块的生成,因此发炎、蛋白酶从内部降解斑块外壳等因素,都与斑块的破裂有关联。 不同的因素会把斑块导向坚固的稳定型或脆弱的不稳定型。而身体免疫系统的谐调性变差也会使斑块变得脆弱、不稳定。除了抽烟、糖尿病等原因,精神心理的压力,情绪的变化与年轻人心肌梗塞突然发作都是有关连的。 所以说,造成动脉硬化斑块累积,和让它不稳定、破裂的因素,都是心肌梗塞的危险因子。只要从这里开始改变,就能防范心肌梗塞发生。 总结起来,影响的因素有以下这些: ● 无法改变的危险因子:年龄、性别(男性风险较高)、家族病史。 ● 可以控制的危险因子:血压、胆固醇、体重、烟、精神压力、运动、饮食、肾功能等。 为了避免这些高风险因子,我们可以适当调整饮食和运动的习惯,平衡身心。保护冠状动脉的生活习惯也可以保护全身的血管,尤其是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和新陈代谢的能力,在避免心肌梗塞的同时也远离脑血管疾病、肾脏病、糖尿病甚至是癌症。 可是有些高龄病患已经很难改变生活习惯——他们的运动功能已经很差了,同时体重的问题也使病患的腰和膝盖退化,进一步抑制了他的运动能力。长年以来养成的饮食习惯难以改变,虽然以白米饭为主要热量来源的饮食习惯并非不可行,但同时需要搭配各种食材。 像这样的病人就需要吃降血压,控制血糖、胆固醇的药物,以及阿斯匹灵,每天要吃一大把药才能在眼下降低心肌梗塞、中风的风险。 很多人在四五十岁时各类健康问题都比较轻微,或许没有很强的动机来改变生活习惯;而到了五六十岁时,有些人就会开始思考保养身体的问题了,如果能在体力和精神力都还较强的阶段把握机会,还是有机会将身体调养好的。当然,如果能更早开始保养的话,改善习惯的难度会更低,也能得到更多的长期益处。 那么,对于年轻人而言,心肌梗塞的风险因子是否有不同呢? 年轻人是心肌梗塞病患中的少数,然而现在比例却有有愈来愈高的趋势。动脉硬化斑块开始累积的时间提早——甚至在8~9岁儿童中就开始出现了,而且累积的速度也在增快,这或许与反式脂肪酸加工的饮食和愈发紧张高压的生活形态有关。 《美国医学会期刊》近日发表的研究表明,18岁到55岁之间的青壮年,患心肌梗塞的7大危险因素是:糖尿病、忧郁症、高血压、吸烟、早发性心肌梗塞家族史、家庭收入低和高胆固醇。[3] 这些风险因子涵盖了85%左右的病患,与其他年龄层的人相似。 从统计上看,忧郁症与家庭收入低这二种风险因子对年轻心肌梗塞病人的影响更大——这表示心理和社会压力对冠状动脉的健康有重大影响。 比较奇怪的是家庭收入低与男性急性心肌梗塞无关,只与女性有关。此外,对女性而言最显着的风险因子是糖尿病和吸烟;对男性而言则是吸烟和家族有早发性心肌梗塞病史——这是属于先天不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更加注意保重身体。 而正确的保健方式也是很重要的。 在1970年代,美国兴起长跑运动。在当时有一位知名的长跑运动推广者吉姆·菲克斯(Jim Fixx),他曾写了一本畅销书推广长跑的好处,也经常上电视节目,却在52岁的时候突然死于心肌梗塞,这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调查发现,菲克斯曾经有一段时间每天抽两包烟,工作压力也很大;他的父亲则是年仅35岁就因心脏病猝死,而菲克斯本人的心脏就有先天性的异常扩大。当时人们认为,长跑对菲克斯的健康是有帮助的,否则他可能会更早死于心脏病。然而,我们现在有许多医学研究证明,过度的运动反而会伤害心脏的细胞——也有许多运动员英年早逝的案例。 正所谓过犹不及,我们要取得一个平衡点才能更好地保护身体健康。 身处纷乱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责任编辑:李清风◇ 相关新闻: 编辑推荐: 热门新闻: 下载翻墙软件浏览原文:心肌梗塞发生时体内的变化!这种情况可逆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