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翻墙 | 三退 | 诉江 | 中共卖国 | 贪腐淫乱 | 窜改历史 | 党魁画皮 | 中共间谍 | 破坏传统 | 恶贯满盈 | 人权 | 迫害 | 期刊 | 伪火 社论 | 问答 | 剖析 | 两岸比对 | 各国褒奖 | 民众声援 | 难忘记忆 | 海外弘传 | 万人上访 | 平台首页 | 支持 | 真相 | 圣缘 | 神韵 | |
【大纪元2023年11月07日讯】(英文大纪元专栏作家Milton Ezrati撰文/信宇编译)当北京开始对香港采取行动时,其结果是完全可以预料的。事实上,公众已经普遍预料到了,包括本专栏在内的众多媒体也曾多次探讨这个议题。 在紫禁城身居高位的高官们应该很清楚,北京政权在香港采取的高压手段会赶走国际商界,而正是这些商界使香港成为中国的经济和金融发展引擎。中共的领导阶层要么意识不到,要么根本满不在乎。 现在,事实再也清晰不过了。国际商界正在大举撤离香港,而中共政权则成了输家。 1997年,当英国将其前殖民地香港移交给中国时,北京承诺保持香港的原貌。中国领导人承诺在香港实施“一国两制”。这似乎是一个可靠的承诺。香港一直是极具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大都市。然而,十多年后,中国政府对香港采取了强有力的控制行动,打破了对香港市民和全世界的诸多承诺。2019年,中共限制香港居民长期享有的公民自由的举动引发了大规模抗议。而北京强硬地压制了这些抗议。 表面上,香港昔日地位的各种元素依然存在。资金进出香港仍然比进出中国内地更加自由,然而以前不受北京干预的商业和日常生活的安全感已经明显消失。因此,这座城市不仅对外国人,而且对总部设在这里的中国公司而言,都失去了经商的吸引力。 毫无疑问,经济损害的各种证据越来越明显地显现出来。几乎就在北京摊牌之后,驻扎在香港的西方和日本企业就开始撤离香港。根据香港政府统计处的数据,“反送中”抗议活动平息后的第一年,外国公司在香港设立的地区总部数量下降了2.4%。截至2022年(该部门提供数据的最近时期),这个数字比以前下降了近9%。美国公司更是听到风声后率先撤离。到2022年,在香港设立地区总部的美国公司比历史高峰期减少了约30%。高管们表示,难说服有道德民主追求的员工搬到香港。 当然,意识到这个严重危机的不仅仅是美国人。总部位于悉尼的西太平洋银行(Westpac)和总部位于墨尔本的澳洲国民银行(National Australia Bank)这两家澳大利亚标志性银行已经对外宣布计划撤离香港。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家银行在“反送中”抗议活动后曾誓言要留下来,以促进香港与中国其它地区之间的资金流动。现在,它们不再认为这有什么价值了。许多加拿大和欧洲利益集团也表示有意离开。限于篇幅,本文不可能列出这份这份名单,而且令人遗憾的是无法统计确切的总数,然而可以确定的是,金融和技术企业占了相当大的份量。对于美国公司而言,2023年计划退出香港市场的公司总数与前一年相比预计只增不减。 从名单上看,西方企业离开香港的步伐似乎正在加快。当然,建议前往香港的外国商务人士只携带“一次性”电子设备,并清除电子设备中的数据和应用程序,也很能说明问题。 曾经有一段时间,中国内地企业涌入香港抵消了外国企业离开香港的影响,然而现在,就连这个趋势也消失了。由于香港不再是中国与世界互动的渠道,而仅仅成为中国内地的延伸,总部设在中国内地的企业再也看不到在香港设立地区总部或办事处的优势了。它们还不如把总部设在上海、北京或其它中国商业中心。 当然,最能说明香港辉煌不再的就是香港股市的表现。目前,香港股市的总市值约为4万亿美元,比2019年的水平低约40%。新股上市量从2020年的520亿美元降至今年迄今的35亿美元。日成交额目前徘徊在140亿美元左右,比两年前下降了40%。香港股票交易平台的所有者香港交易所(HKEX)的股价自2021年以来一直处在下跌过程之中,仅今年就下跌了约15%。 对于中共而言,失去香港这个世界级金融中心和商业枢纽,只会损害中国本已陷入困境的经济和岌岌可危的财政状况。令人琢磨不透的是,中共政权摧毁这颗东方明珠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获得一定程度公开的政治控制,而此前它只是通过隐蔽的手段进行控制。 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习近平领导下的中共统治阶层的一贯做法,尽管这与中共追求全球影响力和经济霸权的长期目标背道而驰。这是一个“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典型案例,看上去违反常理,然而这似乎是习近平领导下的中共惯常操作模式。 作者简介: 米尔顿·埃兹拉蒂(Milton Ezrati)是纽约州立大学(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简称SUNY)布法罗分校人力资本研究中心主办的《国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杂志的特约编辑,亦是总部位于纽约的知名传播公司Vested的首席经济学家。在入职Vested之前,他曾担任Lord, Abbett & Co.等公司的首席市场策略师和经济学家。他还经常为总部位于纽约的《城市杂志》(City Journal)撰写文章,并定期为《福布斯》(Forbes)撰写博客。他的最新著作是《即将到来的三十年:未来三十年的全球化、人口统计学和我们的生活方式》(Thirty Tomorrows: The Next Three Decades of Globalization, Demographics, and How We Will Live,2014)。 原文:Beijing’s Heavy Hand in Hong Kong Has Added to China’s Economic Woes 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一定反映《大纪元时报》的立场。 责任编辑:李琳# 相关新闻: 编辑推荐: 本文转自大纪元(国内需用翻墙软件才能访问) 下载翻墙软件浏览原文:【名家专栏】北京对香港高压加剧经济困境 手机上长按并复制下面二维码分享本文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