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墙 | 三退 | 诉江 | 中共卖国 | 贪腐淫乱 | 窜改历史 | 党魁画皮 | 中共间谍 | 破坏传统 | 恶贯满盈 | 人权 | 迫害 | 期刊 | 伪火 社论 | 问答 | 剖析 | 两岸比对 | 各国褒奖 | 民众声援 | 难忘记忆 | 海外弘传 | 万人上访 | 平台首页 | 支持 | 真相 | 圣缘 | 神韵 | |
编者按:情感忽视会演变成情感虐待,但忽视与虐待之间的关系如何界定?父母与孩子之间亲子关系是人生中的一门重要课题,这一篇章,让我们与《欠缺母爱的孩子,你的伤好了吗?》一书的作者来探讨,情感忽视与情感虐待会对孩子造成了什么样的重大伤害与影响。 童年情感遭父母忽视的15大影响 让我们先看看情感忽视的长期影响。欠缺母爱的人会碰到的问题并不令人意外,它们显然跟欠缺好母亲功能有关。以下是十五个常见的问题: 自我价值与自尊心出现缺口 欠缺母爱的人感受不到自己是有价值的,“没有被看见”的感觉尤其强烈。他们没有获得镜像同理,也几乎没有得到支持与鼓励,而且几乎每一个人都没有被爱的感觉(即使他们可能在理智上相信母亲是爱着自己的)。 孩子最常用来解释这种情况的想法是“我不重要”或“我一定有问题”。通常来说,他们欠缺发展健康自我意识的核心基础。 觉得自己没有足够的支持 欠缺母爱的孩子所得到的支持不多,这导致他们的自信心较低,内在支持也比较少,因为他们没有好母亲可以内化。 感受不到支持通常会表现为缺乏安全感和前进的动力:碰到困难时,你可能会直接崩溃;才刚进入正常的学习曲线(个体学习、实作表现的曲线图)就承受不住,心中涌起不愿面对挑战的感觉。 特别“自给自足”的人可能感受不到这种支持的欠缺,因为他们早就学会了孤军奋战,但若是适当施压,这层防卫就会瓦解,对支持的需求也会显现出来。 难以接受和主张自己的需求 欠缺母爱的人通常会把需求当成禁语,因为这与他们的需求未曾被满足,或是母亲因为他们的需求而转身离开的痛苦记忆有关。对这样的孩子来说,需求通常是羞耻感的来源,是必须藏起来的东西,但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一直抱持着需求是一种负担的想法。 如果你不觉得满足需求是你的权利,也不期待别人会回应你的需求,你就没有办法主张自己的需求。事实上,若母亲没有在情感上回应孩子的需求,有些人长大后几乎完全无法在有需要时向人求助。 情感养分不足,充满渴求 许多欠缺母爱的人都觉得,自己仍在努力填补小时候没得到的爱。成年之后你或许会偏向痴迷型,仍在寻求情感依附,而不像有些成年人试着否认自己对爱的需求,切断拥有亲密情感的希望。有时候,他们会左右摇摆,一端是几乎或完全不需要亲近感,另一端则是极度渴求爱;就依附类型来说,这种情况属于混乱型依附,说不定这正是你此刻的感受。 难以接受爱和维持亲密关系 欠缺母爱的人经常对爱充满渴求,但是这并不等于他们可以轻易接受爱,因为高度紧张与防卫心态会形成阻碍。亲近另一个人意味着展现脆弱、需求与感受;偏向自给自足型、逃避型依附的人尤其难以做到。 欠缺母爱的人也欠缺亲密关系的参考点,他们对于需求获得满足的期待比较低,如果在最初奠定基础的人际关系中没有获得支持,长大后便很难相信别人真的会支持自己。 还有很多人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有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认为,如果自己值得被爱,母亲肯定会爱他们。 在这当中,个性比较依赖的人或许会因为太黏人而吓跑别人,还会因为另一半没有提供他们渴求的完美爱情而生气,他们的愤怒会把人推开,不断复制这种得不到爱的模式。 寂寞和欠缺归属感 感受不到家庭的重视,会产生一种局外人情结,这会使你渴望成为团体或社群的一分子,却又因为陷入相同的情境而感到矛盾不安。很多人会怀疑这世上究竟有没有一个能接纳他们的所在,这种长期孤独源自童年没有感受到被爱。 不知道如何处理感受 在度过童年的家里,孩子若无法自由表达各种感受(或是只有失控的父母才能自由表达感受),以及母亲没有帮助孩子学会如何调节或传递感受,都有可能在生活的重要面向制造缺口。 对许多人来说,学会辨识感受而不是藉由上瘾行为发泄感受,一直是他们主要的治疗课题;这些一直在压抑感受的人,必须学会如何允许感受出现,并把感受的周期走完。 无所不在的匮乏感 欠缺母爱的人不一定会有匮乏感,但是这样的人并不少,剥夺感可能深刻烙印在意识里,致使它成为你的人生视角。你或许会觉得拥有再多的钱、再多的爱、再多的喜悦都不够,而不习惯接收爱还会使这种匮乏感更加复杂。 若你的母亲在心理十分吝于给予情感,通常你也会变得跟她一样,无法慷慨地给予和自在地接受,于是,你遗传了她在这方面的吝啬(同时也继承了她的匮乏感)。 挣扎感 对许多欠缺母爱的人来说,人生很难,维持生计、恋爱或只是单纯地感觉正常,都要苦苦挣扎。前文提过孤儿院的宝宝有生长迟缓症候群,这里的挣扎感是另一种版本的生长迟缓症候群。 忧郁 忧郁是许多人寻求心理治疗的起点。忧郁与失去、剥夺、需求未获满足、缺爱、自尊心遭受打击、未消化的痛苦与失望、悲伤、欠缺支持等因素息息相关。忧郁也是重大育儿缺陷的线索之一,尤其是当它从童年时期就开始,或是家里有多个孩子曾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感到忧郁或有自杀倾向。 成瘾行为 成瘾,是人在面对尚未被消解的痛苦时经常会出现的反应,与没有能力自我抚慰和调节情绪,或是身体因为内在的某个提示而躁动并产生反应有关。如果你处理不了这些情绪和感受,你会慢慢借助成瘾行为(通常是一种能提供某种抚慰或麻醉的行为)把它们推开。 情感匮乏的人尤其容易出现与食物有关的成瘾症。食物也经常跟母爱联想在一起,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人会用吃东西来自我抚慰、遮盖欠缺母爱所造成的缺口,当然了,用这种方式来满足未获满足的情感需求,很容易演变成暴饮暴食与肥胖症。 力量被削弱 在这十五个问题之中,有许多都会带来无力感,尤其是头三个。 如果没有正面的自尊心、强力的内在支持、无法健康地主张自己的需求,我们很难感觉到自己充满力量。除此之外,如果母亲没有积极支持学龄前的孩子,没有引导和赞美你逐渐提升的能力,你的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能否利用自身技能完成某项工作的自信程度)可能会严重受损。 不过,这个问题可能在更早之前就已萌生──宝宝的第一项任务是呼唤母亲,如果母亲不回应你的哭声,便会使你产生一种非常深刻的无力感,因此,不常回应宝宝的母亲,可能会严重妨害孩子相信自己拥有影响环境的能力。 没有安全感 碰到对孩子来说并不安全的情况时,欠缺母爱的孩子常常得保护自己。如果小时候没有母亲的保护,你的神经系统可能会用超高警戒模式来弥补这种欠缺;要关闭这种超高警戒模式并不容易。 依附是年幼的孩子获得安全感的主要媒介,所以非安全型依附也会削弱他的安全感。当孩子未能将好母亲温暖、抚慰的存在内化,就会缺少安心或安全感的来源。 完美主义与自我批判 假使母亲不常给予爱或赞美,孩子会竭尽全力迎合他们认知中母亲的想法。他们仔细检视自己,为自己建立很高的标准,他们认为:“只要我表现够好,妈妈就会爱我。”他们紧抓着这个希望直至长大成人。 然而,为了赢得爱与尊重而努力,可能会使我们做得比预期的更好,但也可能更差。事事都必须做到最好的人既不允许自己失败,也不愿尝试得花长时间学习的事,因此经常还没开始就先放弃。 找不到自己真实的声音,因而无法追求热爱的事 少了拥护者或啦啦队、镜像同理和无条件的接纳,要找到真实的自我表达会困难许多──忽视可能会导致孩子失去自我与人生。⊙◇ 责任编辑:曾臻 相关新闻: 编辑推荐: 本文转自大纪元(国内需用翻墙软件才能访问) 下载翻墙软件浏览原文:童年情感遭父母忽视导致的15大心理影响 手机上长按并复制下面二维码分享本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