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翻墙 | 三退 | 诉江 | 中共卖国 | 贪腐淫乱 | 窜改历史 | 党魁画皮 | 中共间谍 | 破坏传统 | 恶贯满盈 | 人权 | 迫害 | 期刊 | 伪火 社论 | 问答 | 剖析 | 两岸比对 | 各国褒奖 | 民众声援 | 难忘记忆 | 海外弘传 | 万人上访 | 平台首页 | 支持 | 真相 | 圣缘 | 神韵 | |
曹彬为一代名将,北宋的开国功臣。曹家一门出了不少贤能之辈。比如贤德的曹皇后,出家修道的曹国舅等。 根据《玉壶野史》卷一记载,曹彬满周岁时,曹家举行了庆生宴会。曹彬父母把上百的玩具和器物全都摆在宴席上。众人也都好奇,小曹彬能抓到什么呢? 小曹彬在宴席上转来转去的,他左手捉住了干戈,右手抓到了俎豆(注:俎和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用来盛放祭品的两种礼器),然后又抓取了一只大印。除此之外,对其它的器件小曹彬都是视若无睹,连看都不看一眼。小孩儿的表现,令众人啧啧称奇。那么,后来曹彬的命运是否如同他抓周所示呢? 曹彬本就是出身于武将之家。五代后汉时期,他成为成德军牙将。到了后周时,由于他是周太祖的外甥,所以颇受重用。 后来曹彬辅佐赵匡胤开国,升为左神武将军,又兼枢密承旨。北宋开国后,曹彬主要参加了四次大战。其中一场是曹彬率领大军征讨江南,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一页,因其约束部下不杀不掠而享有盛誉,被称为“宋良将第一”。 曹彬为一统江南立下赫赫战功,有功于社稷,行事却非常低调,毫无嚣张跋扈之心,也从不以爵禄自大。 凡是有到访者,他都谦逊地走下台阶行礼相迎,一点功臣的架子也没有,而且也不随意指使下面的小吏。 凡是官员要来禀报事务,即使是酷暑,也都必会穿戴好衣冠,才敢去见曹彬。他们都知道,曹彬虽然不拘小节,谦逊待人,但同时也很注重礼节。 曹彬讨伐江南时,其他的将领收缴了不少财物,都是满载而归。惟独曹彬只是搜集了大量的图书带了回来。 他担任藩帅,行路途中遇到朝绅(朝廷大臣或曾任朝官而退居乡间的绅士),他必会主动让出车道,予以回避。每当经过街市时,他都戒导差吏减少车马随从,以免堵塞街市,妨碍交通,给百姓造成不便。 曹彬虽是武将,但是禀性宽厚心怀仁恕,行事谨慎为人清正,而且他很博学,记忆力特强,很有才学,也很善于谈论。 作为开国功臣,他虽然功勋赫赫,居官显赫,但是家境清白犹如寒儒,并没有储存多少家财。作为一员大将,他坐在军营的大帐,也只是穿着粗糙的衣物,坐素简的胡床而已。 曹彬担任将领握有兵权,后来又出任枢密院,宰相。他去世之后,朝廷追封他为济阳王,配享祭祀皇帝的祭品。他幼年抓周,抓到了干戈、大印和俎豆,他的命运果真应了抓周的预示。真可谓奇矣。 出自《玉壶野史》卷一 责任编辑:李梅@#◇ 相关新闻:编辑推荐: 本文转自大纪元(国内需用翻墙软件才能访问) 下载翻墙软件浏览原文:抓周真能预测命运?北宋大将曹彬小时候抓到了什么 手机上长按并复制下面二维码分享本文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