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105 lines (96 loc) · 30.7 KB

n10023278.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105 lines (96 loc) · 30.7 KB

大纪元首页国际新闻大陆新闻大纪元评论传统文化生活消费娱乐休闲健康独家头条要闻
翻墙 | 三退 | 诉江 | 中共卖国 | 贪腐淫乱 | 窜改历史 | 党魁画皮 | 中共间谍 | 破坏传统 | 恶贯满盈 | 人权 | 迫害 | 期刊 | 伪火

社论 | 问答 | 剖析 | 两岸比对 | 各国褒奖 | 民众声援 | 难忘记忆 | 海外弘传 | 万人上访 | 平台首页 | 支持 | 真相 | 圣缘 | 神韵

天下收藏第一人张伯驹的悲喜人生(上)


【大纪元2018年01月04日讯】编者按:近些年,回购流失海外文物成为中国收藏界的热潮,很多文物被卖家炒成了天价,民间与相关部门为此投入巨额资金。据2011年3月24日国家文物局数据中心数据,国家海外重点珍贵文物回流工程,2002-2007年,仅中央财政拨款就达2.5亿元。

可是,除了人所周知的文物流失海外的两个原因:海外劫掠和文物走私,还有一个至今被中共掩盖的真相:廉价出口文物换取外汇。从1949年至1988年,外贸、商业、文物部门一直在有计划的组织“一般文物”批量出口,作为重要的出口创汇商品换取外汇,支援经济建设。这个举动被行业人士私下称为盗卖祖宗家业。

据《参考消息》报导,保守估计,至少有1700万件文物流失海外,远超中国本土博物馆藏品总量。

张伯驹,启功评价天下民间收藏第一人,耗尽亿万家产收藏国宝,只为“永存吾土”,世人称其比国宝还要珍贵。1956年,张伯驹将所藏珍品悉数捐予故宫、吉林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顶级书画,近一半出自张伯驹。第二年,张伯驹被打成右派。1969年,张伯驹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年逾70,生活无着,靠亲朋接济度日。

*****

有一个名字,要么,不知道,要么,知道了就难以忘记。

民国四公子,他占一席;民间收藏家,他数第一;天赋超群,享有“神童”之誉;七岁入私塾,九岁能赋诗,一部《古文观止》滥熟于心。

他面若旦角,眉如柳叶;待人温和,处世淡定,极重情义。他身为富二代,却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不穿丝绸,长年一袭长衫,丝毫不讲派头,堪称富贵子弟中的清流。

他挂靴封剑,由军旅功名华丽转身,一头扎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翰海,游得酣畅淋漓,游得感天佩地!他呕心于书画鉴藏,醉心于诗词曲赋,般般拿得起放得下,成就一代名流大家。

他性情秉直,抱朴守真,有功于国,却被扣上“右派”帽子,余生凄惶,黯然谢世,令人哀婉不已。今有五言绝句《咏张公子伯驹》赞之曰:

“逸如天岸马,奇似人中龙。
公子百年后,阎罗不忍收。”

他,就是张伯驹。

豪门身世 京城公子

张伯驹,原名张家骐,别号丛碧馆主,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生于河南,生父张锦芳,是光绪三十年进士张镇芳的弟弟。

张镇芳是谁呀?他是袁世凯哥哥的内弟。袁世凯当上直隶总督后,张镇芳主掌盐政;他还在袁世凯支持下,创办北方第一家商业银行:盐业银行。他官财两运亨通,美中不足的,是两个子女先后夭折。故而伯驹6岁时,就被过继给张镇芳作儿子。

及至学龄,伯驹被送入英国人办的书院读书,与袁世凯的几个儿子同是校友。毕业后,父亲把伯驹送进军阀曹锟、吴佩孚军中,先后任过提调参议等职。

人各有志。张伯驹此生注定不是功名圈子里的人,他不顾双亲反对,退出军界。从此,古玩鉴藏、读书写字、弹曲唱戏,耽美于名士圈,做了名副其实一个京城大公子。

金风玉露 情定三生

1933年,张镇芳病逝。谨尊父亲遗命,张伯驹就任盐业银行董事长兼总稽核。1935年,盐业银行从北京迁到金融中心上海。一段天造地设的姻缘大戏就此开板。

(大纪元合成)

话说当年,上海风月场有一位色艺俱佳的奇女子,本名潘素,艺名潘妃。她是前清宰相潘世恩的后人。母亲是大家闺秀,从小教她音律、女红和绘画。母亲病亡,父亲败光了祖产,继母就把她甩手卖到了上海妓院。潘素人如其名,外秀慧中,能写善画,弹得一手好琵琶,占尽无量风光。

伯驹一见潘素,惊为天女下凡。而他身为“民国四公子”之一,潘素也早有耳闻。“老生捻胡子,必有好故事。”这么一对奇男异女,瞬间来电,一见钟情。张伯驹挥笔而就一副嵌字联:

潘步掌中轻,十步香尘生罗袜;
妃弹塞上曲,千秋胡语入琵琶。

寥寥两行字,把潘素的芳名、姿容与伎艺,描摹得淋漓尽致,博得佳人倾心。真可谓词组解风韵,一联订终身。

然而,好事多磨。潘素当时已名花有主,国民党中将臧卓,已与潘素婚约在先。当他得知半路杀出个张公子,赶紧把潘素软禁起来。

毕竟对方是国民党中将,张伯驹不能横刀夺爱,而是来了个曲径通幽。张伯驹托朋友买通臧卓的卫兵,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孤身涉险,救出潘素。然后迅速回京,二人牵手走入洞房花烛夜。那是1935年,潘素20岁,张伯驹37岁。

张伯驹自比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他要把潘素培养成董小宛式的人物。为艺之妙,取法自然。张伯驹偕潘素游历名山大川,从自然的雄浑奇绝中寻觅艺术灵感。又师从朱德甫、汪孟舒、陶心如等人。潘素得天独厚,张伯驹家藏的顶级名家真迹,便成了她临摹的绝好范本。潘素又有那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慧根,于是画艺日进,山水、人物、花鸟,无所不精。张大千评价她的画曰:“神韵高古,直逼唐人。”

冰雪肝胆,怜香惜玉,救红颜知己出风尘的好男人,天底下不乏其人,但能把上海红倌美妓,培养成山水画家的,却是凤毛麟角,张伯驹算一个。

伯驹乘金风而来,潘妃噙玉露以待。其后大半生,伯驹与潘素,一对神仙眷侣,一诗一画,琴瑟合鸣;亦为护持文物国宝及经历文革劫难,而饱受惊惧与辱诟。令世人深以为憾!

舍命为国宝 丹心可问天

古玩不好玩,越古越砸钱。说白了,古玩鉴藏是一个有多少钱都不算钱的大买卖。痴情于收藏的张伯驹不论这个,他起步就奔孤品、极品,只要他看入眼的宝贝,不惜卖房子卖地,花钱不是如流水,而是如决堤。再不行就卖掉爱妻的首饰;有时债台高筑,甚至舍命而不足惜。

(大纪元合成)

1928年,张伯驹30岁,在北京琉璃厂偶遇一幅匾额,上书“丛碧山房”四个字,仔细一看,居然是康熙御笔!他喜极了“丛碧”二字,买到手,抱回家,藏了这幅匾额,缘此他自号“丛碧”,走上古字画收藏之路,遂成为“天下第一收藏家”。

《平复帖》,是西晋文人陆机真迹,距今已1700年,是国内现存最古老的纸本书法墨迹,在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流传有序,被收藏界尊为“中华第一帖”。张伯驹闻说溥儒要出手《平复帖》,担心国宝再一次出流海外,便多方托人从中斡旋。因在此前,溥儒曾将唐代韩干《照夜白图》卖出,致使国宝不慎流失国外。如果《平复帖》成为《照夜白图》第二,那将是民族之痛、千古之恨。

溥儒开价20万大洋,张伯驹拿不出,为此焦心,彻夜难眠。说来也巧,后来赶上溥儒母亲去世,急着用钱,张伯驹请教育总长溥增湘出面,以4万大洋购得。此后,历经跋涉离乱,张伯驹以命相护《平复帖》。

《游春图》,出自隋代著名画家展子虔之手,距今1400多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山水画作。古玩商马霁川觅得后,一心想卖给外国人赚大钱。张伯驹听了,心急如焚,可马霁川狮子大开口,要800两黄金。张伯驹刚筹资110两黄金购得范仲淹的《道服赞》,哪还来800两。

情急无奈之下,张伯驹四处呼吁:《游春图》有关中华民族历史,谁为多赚金子转手洋人,谁就是民族败类,千古罪人!张伯驹这么一闹,马霁川就无法出手了,只好让价到200两。张伯驹一咬牙,忍痛把住了十多年、最喜爱的的似园给卖了。那可是大清朝慈禧太后总管太监李莲英的旧宅,张伯驹在《多丽》一词中说它“仿官家,飞廊架宇”。豪宅换回古画,张伯驹从此自号“游春先生”。

聚宝如攀岩,越高人越险。张伯驹身边顶级国宝越聚越多,有人红眼了。1941年6月5日,张伯驹在上海法租界被绑架。绑匪索要伪币300万,否则撕票!张伯驹为了只出不进的收藏,一掷万金,此时的张家,根本拿不出这笔钱。潘素想来想去,只有卖画一条路了。张伯驹悄悄对设法来看望的潘素说,家里那些字画千万不能动,尤其是那幅《平复帖》,“那是我的命。我死了不要紧,那字画要留下来。如果卖掉字画换钱来赎我,这样的话我不出去”。潘素见伯驹心铁意决,只得向亲友筹措,把能卖的东西都卖干净了,凑足了20根金条,经过8个多月讨价还价,张伯驹才得以生还。

那时,北京已经沦陷,张伯驹和潘素把视为重于性命的字画缝入衣被里,一次次往返于北京西安,一路担惊受怕寝食不安,带出北京。在那动荡的战乱年代,为使这些珍宝不受损毁,张伯驹真的是为之付出了身家性命。

1956年,张伯驹决然将8件珍品捐献给了故宫,件件价值连城——陆机《平复帖》、展子虔《游春图》、蔡襄《自书诗》卷、黄庭坚《诸上座》、赵孟頫《草书千字文》、杜牧《张好好诗》、范仲淹《道服卷》、吴琚《诗帖》。政府奖励其20万元,但张伯驹分文不取,只收下一张褒奖令。很多人不解:稀世珍品换来一纸褒奖状!耗尽家业收藏,说捐就捐了?

您猜人家张伯驹怎么说:“不知情者,谓我搜罗唐宋精品,不惜一掷千金,魄力过人,其实,我是历尽辛苦,也不能尽如人意。因为黄金易得,国宝无二,我买它们不是卖钱,是怕它们流入国外。”好一番家国情怀,赤子之心。他在《丛碧书画录序》中写道:“予所收藏,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绪,则是予所愿也!”

紫禁城出版社社长章宏伟感慨,“张伯驹先生捐献的任何一件东西,用什么样的形容词来形容它的价值都不为过。”这些古代书画极品,成为故宫博物院的镇院之宝。

“为人不识张伯驹,踏遍故宫也枉然。”据说,现今故宫里面的顶级书画,有一半都是张伯驹捐献的。如今,《游春图》和《平复帖》静静躺在故宫里,似在等待着旧主人轮回归来。

京城名票因戏获罪

捐完书画第二年,张伯驹就被打成了右派。另一个大右派章伯钧的女儿章饴和曾问她父亲:“把家产都拿去共产了,共产党也给他扣上个右派。他把李白的字拱手送给毛主席,毛主席怎就不对他高抬贵手?”是啊,为什么呢?

1957年4月24日,第二次全国戏曲剧目工作会议闭幕。在毛泽东“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号召下,中共意识形态部门发出了“终止戏曲改革、维护文化遗产”的指令,骨子里深植传统文化基因的张伯驹高兴坏了。戏曲是他另一大爱好,他时常引以为快的,就是名伶傍他唱戏的事了。当时的京剧名伶梅兰芳、余叔岩、杨小楼、王凤卿、陈香云、钱宝森等,都曾与他联袂同台。他成了一个极有影响的京城名票。而这个雅好,却给他被打成“戏曲界头号保守派”和“右派”埋下了伏笔。

在“发扬国粹、保护遗产”的大旗下,为了发掘传统剧目,张伯驹把老艺人组织起来,成立了“老艺人演出委员会”和“北京京剧基本艺术研究会。”推出老戏《宁武关》、《祥梅寺》,重新搬演《马思远》。

可是,就在演出《马思远》前两天,北京市文化局来电说这出戏是文化部明令禁止的,暂时还不准公开演出。谦谦君子的张伯驹怒了,他要跟当官的理论理论。5月12日,张伯驹等人在和平宾馆举行记者招待会,以求获得舆论支持。记者会上,一心沉溺艺术从不过问政治的张伯驹问道:“在大鸣大放期间,出现了鸣放与法令的矛盾。是鸣放服从法令?还是法令服从鸣放?”

《马思远》事件成为张伯驹被划为右派分子的罪证。

一般人可能很难理解,为什么张伯驹肯把价值连城的珍宝捐给政府,却要为一出旧戏跟官方叫板呢?殊不知,中共当政后,对传统艺术的批判、斗争,使京剧艺术日趋衰落,令张伯驹尤感痛切。1949年前,他不惜散尽家产保护国宝不流失海外,如今,他同样不能坐视国剧至于消亡。这其实正是一个中国传统文人,对社会日益丧失文化品格的深刻焦虑与椎心的痛苦。他要尽其所能,挽回传统的文化品质和文化意境。

8月30日、31日,戏曲界、国画界联合,连续两天举行张伯驹批判会,批判他站在封建王朝的立场上,歪曲伟大的农民起义。《宁武关》、《祥梅寺》里的反面角色是李自成、黄巢。张伯驹可能压根儿没想过:毛泽东是怎样打下的江山?

潘素眼看着伯驹蒙受冤屈,却爱莫能助,她跟章诒和说:“他这个人就是那么简单。自己喜欢老戏,便到处去讲,一些艺人也怂恿他讲。结果,非说张伯伯是在主张禁戏开放,提倡鬼戏和色情。那些领导反右的人也坏,还专门把唱老生的演员找来批判你张伯伯。艺人哪懂什么政治批判,只会挖苦和嘲讽……”待续)#

责任编辑:张宪义


相关新闻:

  • 【名人密档】张伯驹的悲惨人生(1)
  • 【名人密档】张伯驹的悲惨人生(2)
  • 杨宁:捐赠国宝的张伯驹文革被罚爬着示众
  • 中共罪行录之一百:140万涪陵人饿死

  • 编辑推荐:

  • 美国务卿:中共迫害法轮功21年 必须停止
  • 林辉:诬陷美国发动细菌战 毛周被打脸
  • 美国会CECC吁川习会关注法轮功受迫害

  • 热门新闻:

  • 《推背图》预言江泽民死亡和其后瘟疫惨象
  • 【百年真相】十万人命当儿戏 中共大规模杀人
  • 【未解之谜】预言家珍妮之一 肯尼迪家族的“诅咒”
  • 沁园春?贺神韵2023全球巡演
  • 出生七年才说话 轮回转生为一人
  • 【财商天下】病人一盒难求 Paxlovid 却成权贵礼品
  • 【财商天下】盘点2022十大事件 中国经济大倒退
  • 【远见快评】外交部曝染疫惨况 赵立坚不妙?
  • 中共多名退役军官接连死亡 包括毛泽东警卫员
  • 网易视频“2022年的集体记忆”火爆网络
  • 传中共导弹专家李君龙染疫亡 知情者:震惊
  • 黄安曝中国殡仪馆火化大排长龙 网民诉惨状
  • 徐娇自嘲感染“炫饭株” 晒病照喊“被饿醒”
  • 杨幂参股公司被爆欠债亿元 公司官方微博回应
  • 站在路边突然倒下 台湾知名音乐人李惠群骤逝
  • 陆知名声乐家潘乃宪病逝 儿子潘孟鸿证实死讯
  • 美国73岁男子以喷射客机为家 实现年少梦想
  • 小狗能活多久? 哪个品种的寿命最长?
  • 尿频影响睡眠 3种常见夜尿症及治疗方法
  • 含维生素K1的绿叶蔬菜可降低晚年骨折风险
  • 不再让酒精伤肝 养肝护肝全攻略

  • 本文转自大纪元(国内需用翻墙软件才能访问)

    下载翻墙软件浏览原文:天下收藏第一人张伯驹的悲喜人生(上)


    手机上长按并复制下面二维码分享本文章:

    中共的伪火骗局
    永恒的见证
    善良女子被中共投男牢
    警卫目击活摘器官
    证人描述活摘恐怖
    揭开活摘器官黑幕
    马克思的成魔之路
    藏字石 蕴天机
    关注三亿人三退
    解体中共复兴中华
    中共迫害良心律师
    三百多万人举报江泽民
    这些官员为何起诉江泽民
    海峡两岸的强烈对比
    加拿大总理的贺信
    探寻真相兼听则明
    印度媒体报道东方
    不一样的海外校园
    从大师到徒弟的传奇
    亿万人与东方一本奇书
    大陆见不到的震撼场面
    人心向善 大陆当初盛况
    追寻真理 这书讲什么
    下载免费翻墙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