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墙 | 三退 | 诉江 | 中共卖国 | 贪腐淫乱 | 窜改历史 | 党魁画皮 | 中共间谍 | 破坏传统 | 恶贯满盈 | 人权 | 迫害 | 期刊 | 伪火 社论 | 问答 | 剖析 | 两岸比对 | 各国褒奖 | 民众声援 | 难忘记忆 | 海外弘传 | 万人上访 | 平台首页 | 支持 | 真相 | 圣缘 | 神韵 | |
【大纪元2018年06月19日讯】前文,讲的是孔子回答弟子的两句话──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两句的第一句,涩泽荣一没有给出解读,但是第二句,却解读得十分详尽。让人见识到何为真正的“识时务者为俊杰”。 涩泽荣一在他的讲义中,针对“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是这样论述的: “孔子的教育思想,其全部内容,绝对不会流于空谈,重视实践的同时,把重点放在仁德的精神上,因为这是行动的根本动机。让弟子以实践为先,学到君子以仁为本的本质后,然后再进行进一步地修饰,让这个本质的外表显得更加文雅美观(更容易彰显,更容易让人接受,更好地为民造福),那么,有了闲暇的时间,就需要学习文学等各种技艺了。 “所有身为人子者,在家的时候,对于父母和年长者,要尽孝,离开家,出到社会的时候,对于亲戚先辈,要有尊敬的态度,面对大众,也要尽心尽力地亲切友好地待人,不要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损害他人,要亲近有仁德的君子、贤人,不断培养自己的德性。如此一来,才能真正地学到为人之道,才会成为实际的学问。但是,在不断的实践当中,如果没有进一步地、反复地读习圣贤的著作,进一步研习学问,并进行不断修正不足的思考,很容易固步自封,流于自我狭隘的观念。所以,有余力的时候,不要忘记读各种书,除了修养的升华,还要增加各种知识和技艺。 “这句话的教导,适合于处理所有的人际关系。 “我从青年时代开始,就注重实际学问(实际去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实践的学问),非常讨厌架空的豪言壮语。从明治六年,我投身实业界至今,一直坚守这个宗旨来行事。我相信经济和道德,完全可以结合在一起。绝不是矛盾的关系。遗憾的是,现在的人没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气来实际地践行,实在是令人感到惋惜。只因自己无法实际践行,就随意地排斥孔子的教导,不能给以接触和理解,这样的做法,正如同一个人对于某种食物,还未亲自品尝过,就已经主观地厌弃了。” 我们说过,孔子的两句话,第一句是孔子对曾子关于忠信方面的回答,第二句则是对有子和曾子这两位弟子的领悟的总结。有子看重家中的孝悌,而曾子侧重对外的忠信。孔子在第二句进行了总结和进一步的指导。希望这两位弟子能够相互学习,相互补充,这样才是完整地学到了君子的修养。将来能更好地处理所有的关系,把心放大到整个人类,而非仅仅限于君王和家族亲友。目的是做到拥有无私的仁爱,以德教化天下,使得整个社会太平兴盛。目的绝非为了自己的私利。 可见涩泽荣一的解读,是非常正确的,他认为孔子的教育,没有一个会流于空谈,都是要弟子实际在生活中进行实践,这样才是君子的本质,所以,他完全看懂了孔子的教导,强调实际践行,要不辞辛劳地对内对外孝悌忠信,指的是实际自己要做到,而非拿着标准空谈理论,自恃清高地去要求别人,指责别人。可见,他讲的实学,绝非今天的技能和专门领域的专业知识的实际运用,而是仁德修养的具体实践,做人的实践。对孔子的教导,理解得不仅深刻,而且自己也是在经济领域中实际这样做的。 他提到的经济与道德并不矛盾,可以想见当年他所处的时代,商人的道德观念薄弱,他自己也说过,能够学习儒家经典的,大多为武士中上阶层,商人基本流于技能方面的读写算,只要能与人沟通,会写信件,懂得交易和财会,能进行账务管理,就行了,对于道德的圣贤书,基本不太接触。而幕府末年,武士阶层又极端理解孔子的教导,认为既然要重视道德,就不能染上金钱的味道,以治国为要务,所以武士视经商为下贱的行为。这才造成道德与经济的脱离。人们于是把这个误解归罪于孔子的道德教育。为了纠正人们的误解,涩泽荣一不仅从新解读《论语》,并实际运用于经济领域。获得成功。 所以他在解读中,不仅强调“行有余力”的“行”,行孝悌,行忠信,还增加了一句“不要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损害他人”,直接提及经济利益方面的具体领悟。 说白了,孔子较少论述经济,道理很简单,孔子并未生活在商品经济的时代,而是处于诸侯国混战,百姓急需太平的时代,大家为了各自的私利不顾百姓的死活,这才是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人心不正,道义不再,只见私利,就会人人为敌,所以孔子希望弟子们以德为本,以无私的心态辅佐君王,匡正国家和社会。因此重点讲了孝悌与治国。并非看不起商人。否则,哪来的泛爱众之说呢。 如果,孔子生活在商品经济的时代,他一样会教导弟子们经商要讲信用,要有敬业精神。也许其重点论述的对曾子的关于忠信的回答,就不是如何治国了,如何管理千乘之国了,而是如何经营讲诚信了,如何不能欺诈他人、看重私利了。所以,涩泽补充的那句话“不要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损害他人”正是其实际将仁德运用于具体所处时代的最好的心得之一。 涩泽荣一不会读死书,懂得变通,但变通的是具体工作内容,也就是资本经济管理方式,经营方式的不同,但是驾驭这些不同经营方式和工作的,永远不变的,还是仁德。这才是真正的“识时务者为俊杰”的真义。他不愧为两千多年后,孔子在经济领域悟性最好、懂得灵活实践的得意门生。只可惜,孔子不能像对待曾子那样,亲自为他进行回答和指导了。 在经济领域践行君子的仁德,与在治国中,政事中,或者家庭中,践行仁德,并无本质的区别,不过是具体事情不同罢了。不同领域,需要不同技能和知识,当然也需要学习掌握,但是仁德在任何领域,任何时代,都是技能和各种知识得以善用而非恶用的主导和关键。当然不存在任何矛盾。经济与道德当然不矛盾,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古今中外,各种时代的衰败,都在于道德下滑,如果因日本幕府末年的败落,因中国古代各朝末年的败落而把罪过归到孔子身上,批判孔子,那就太过荒谬了。 相反,谁能按照孔子教导来从事任何一种职业,谁就能出智慧,获得巨大的成就,涩泽荣一就是在资本经济时代懂得识时务,勇于实践仁德的俊杰。 责任编辑:南风 相关新闻: 编辑推荐: 本文转自大纪元(国内需用翻墙软件才能访问) 下载翻墙软件浏览原文:刘如:看日本商界巨人如何解读《论语》(六) 手机上长按并复制下面二维码分享本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