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87 lines (86 loc) · 29 KB

n11293536.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87 lines (86 loc) · 29 KB

大纪元首页国际新闻大陆新闻大纪元评论传统文化生活消费娱乐休闲健康独家头条要闻
翻墙 | 三退 | 诉江 | 中共卖国 | 贪腐淫乱 | 窜改历史 | 党魁画皮 | 中共间谍 | 破坏传统 | 恶贯满盈 | 人权 | 迫害 | 期刊 | 伪火

社论 | 问答 | 剖析 | 两岸比对 | 各国褒奖 | 民众声援 | 难忘记忆 | 海外弘传 | 万人上访 | 平台首页 | 支持 | 真相 | 圣缘 | 神韵

【征文】元正戊:弦高退秦军救郑国后为何拒受重赏


【大纪元2019年06月06日讯】弦高用十二条牛犒师智退秦军是一个很有名的故事。

在先秦古籍《左传》中就可以见到这个故事,具体可见《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后来司马迁在编写《史记》时吸收了《左传》中很多内容,也包括弦高的故事。由于这同一个事件牵涉到当时好几个诸候国,《史记》中可在三处找到这同一个故事。即《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第九》和《史记卷四十二·郑世家第十二》。

到了近代,这个故事更作为一篇爱国主义的教材在青少年中广为流传。

近来在西汉古籍《淮南子》中也读到了这个故事。令人惊奇的是那里比《史记》和《左传》多了一段。即弦高回到郑国后,郑穆公准备重赏弦高,但却遭到弦高的拒绝, 并且还发表了一通拒赏的言论。

反复阅读这一段,令人觉得弦高此番言行正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随,很值得深入领会。现将《淮南子·人间训》中这段故事完整复述如下。

一、《淮南子·人间训》中的弦高

秦穆公曾派遣孟盟领兵去偷袭郑国,当孟盟通过周朝东部边境时巧遇郑国商人弦高。 弦高对他的伙伴蹇他说到:“秦兵行军几千里,穿越了好几个诸侯的领地,其目的必定是偷袭郑国。凡是偷袭别人国家的,总以为人家没有任何防备。如果我们今天告诉他们郑国早有防备,他们必定不敢再往前走了。”

于是他们便假装奉郑国之命,前来用十二条牛犒劳秦军 。秦军孟盟等三位领兵元帅商量:“凡偷袭别人的,总以为人家蒙在鼓里,什么都不知道。现在郑国居然派人来慰劳我们,说明他们什么都知道了,早已有了坚固的防备。我们的偷袭无法成功。”于是不得不领兵撤回秦国。而在归国途中,在殽山附近又遭遇晋国的伏击,被打的大败。

郑穆公认为弦高保全了郑国,立了大功,决定给与重赏。弦高却拒不受赏。他说:“秦军是受了我的欺骗才退兵的。如果我因为欺诈了别人而得到国家重赏,那郑国的信誉就被完全败坏了。治国而不讲信用,那就是败坏风气。因为赏一人而败坏国家风气,仁德之士是不会这样干的,用欺诈的手段换取重赏,道义之士也不会这样干的。”

弦高说完后就带领他的属下搬到东夷地区落户,从此再未返回郑国。

所以说,仁德之士不为私欲而伤害天性。聪明之士不为贪利而伤害道义。圣人深谋远虑,愚者目光短浅。

弦高此处强调,对一个国家而言,诚信极为重要。其实,中国从有记载历史以来,就把道德规范提高到极高的程度。从孔子孟子到朱熹,形成了一整套道德规范体系,那就是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字。其中的信指的就是诚信,这五个字已成为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价値所在。

弦高以为,自己虽然为郑国做了一件好事,但所使用的欺诈手法并不可取,不可提倡,更不能予以奖励。否则长期这样下去就会导致社会的腐败,国家的消亡。

《淮南子》中弦高的故事后来又被晋代皇甫谧完整地收入到他所编著的《高士传》中。在那里弦高不是做为一位爱国主义英雄被颂扬,而是作为一位坚守传统文化道德价值的高士被载入史册。

这个故事为我们提出了两个问题:弦高把“信”视为如此重要,究竟它在传统文化中处于怎样的位置?“爱国”传统文化价値观中又是怎样被阐述的?

下面我们分别讨论一下这两个问题。

二、“信”乃是传统文化中核心价値一个重要部分

在传统文化中,云“五常”者,仁、义、礼、智、信也。在很多经典著作中被反复阐明。我们就举《论语》中两个例子如下。

《论语·为政第二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古代大车指的是牛车,小车指的是马车。??(音ni2,泥),??(音yue4,月)指的是车辕前与横木联结处的关键,当牛或马驾在辕里后,必须将??或??关好,否则牲口套不牢,车子根本无法行走。

这里孔子说的大意是:“人不讲信用怎么可以呢?就像大车没有??,小车没有??,车子怎么走呢?”《论语·颜渊第十二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这一段的大意是:子贡问如何治理好国家,孔子答曰:“要做到三条,充足的粮食,完备的武器,和老百姓的信任。“子贡又问道:“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答道:“去掉武器装备。”子贡再问道:“如果不得巳再去掉一项,去掉哪一个呢?”孔子答道:“去掉粮食一项。人总是免不掉一死吧,自古如此。可是如果失去了老百姓的信任,国家就站不住脚了。”

我们看到,不论作为个人的修养,还是立国的原则,“信“都是第一等的重要。

我们再举一个较近的例子,即宋代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中的一段。

臣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

司马光的这段话大意是:

民众的信任是国君一笔巨大的财富。保国要依靠民众,同时必须以诚信保民。没有民众的信任,就没有办法动员民众 。 也就谈不上驱使民众守国。所以自古以来为王者不会欺骗四海之内的民众,为霸者也不会欺骗四周的邻国。善于治国者不欺骗其民众,善于治家者不会欺骗其家人。不善事治国治家者则反其道而行之:外欺邻国,内欺百姓,甚至于欺骗其兄弟父子。结果是上层不信任下层,下层不信任上面,上下离心离德,最终导至完全失败。所获得的暂时利益抵不过所受到的伤害,所得到的一切也挽救不了灭亡的命运,岂不哀哉。

三、传统文化的价值覌中找不到“爱国”的字眼

中国古藉向来被分为四大类,即经,史,子,集。“经”就是经过孔子增删,整理过的六种古书,即诗,书,礼,乐,春秋,易。后来又把一些重要的古藉加进去,成了九经,十二经,十三经。到了宋代,十三经的说法就逐渐被固定下来了。由于这些古书都是用古文字写的,认读起来很困难,从汉朝起就有人为它们作注解。后来连这些注解也不容易读懂,又有人为这些注解作注解,叫做疏,或正义。全部十三经注疏就是:《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周礼注疏》、《仪礼注疏》、《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春秋榖梁传注疏》、《孝经注疏》、《论语注疏》、《孟子注疏》、《尔雅注疏》。把注疏部分去掉,就是十三经的原文。我们在十三经中进行搜检,结果根本就没有发现“爱国“的字眼。在十三经注疏中进行搜检,结果发现,在《周易正义》中仅有三处提到了几乎同一句“爱国愈甚,益为它灾”。在《毛诗正义》中,仅在四处发现“爱国“的字眼。在其它十一经注疏中完全没有这个字眼。

史,就是指的历代所出现的历史书。其中最可靠,最权威的是《二十四史》。我们在这篇幅浩瀚的《二十四史》进行了搜检。结果只在其中的《晋书》,《新唐书》,《宋史》和《明史》中极少数的地方找到这个字眼,都是在叙事之处。

子,指的是诸子百家的书籍,它们都有自己的主题思想和独到的见解。比较重要的有《老子(道德经) 》、《庄子》、《荀子》、《淮南子》、《管子》、《韩非子》、《白虎通义》、《列子》、《墨子》、《孙子兵法》、《文子》、《孔子家语》、《刘子》、《扬子法言》等。

在这些重要的子书中同样没有搜检到“爱国”的字眼。

集,文学作品的集合,有全集,选集,别集。例如,《文选 》、《楚辞 》、《乐府诗集》、《李太白集注》、《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等。这类著作数量巨大,而且“爱国”的字眼大量出现。

这些事实说明,在传统文化的价值覌中没有“爱国”的位置,在中国众多古典文献中极少遇到爱国这个名词。它也不属于自我道德修养的内容。

“爱国”实际上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各个地方,各个国家,各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含义。我们没有兴趣具体讨论这些问题。其实这种复杂性也正好说明它不是道德,传统这方面的基本问题。

“爱国”实际上是人类自发一种感情的流露,一种自发的对家乡故土和自然环境的热爱,对乡亲家人朋友的热爱,对那里传统文化的热爱。在上个世纪前期日本大举侵略中国时,在中国人民中自发地掀起了空前的爱国热潮。

四,中共为何如此热衷于宣扬爱国、爱国主义

一个问题令人十分疑惑:共产党长期欺骗人民,残害人民,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由于他们的罪行饿死了几千万人口,已经超过几千年中国被饿死人口的总和;和平时期,他们出卖了大量中国国土;他们彻底毁坏了大量的中国文化古迹,彻底摧毁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这样一个完全与爱国背道而驰的害国,毁国,卖国的政党居然如此厚着脸皮大喊‘爱国’,是怎么回事哪?

实际上中共头目自己就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当代中国,爱国最根本的就是要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制度。”

‘爱国’和‘爱党’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爱国”是人们自发的感情的流露,而‘爱党“指的则是人民大众和某个政党之间的实际关系。从中共党魁这句话我们看出,中共口里的‘爱国’完全是一种假爱国,与真正的爱国没有什么关系。

当然,政府也是国家的一部分,谈到爱国也就必须正确对待这个问题。当这个政府真正为人民做好事,真正推动国家的发展时,一个爱国者就要维护政府的权威,服从政府的领导。但是,当皇帝,政府残酷镇压老百姓,当他们只知道盘剥人民,彻底腐烂的时候,改朝换代将是落在真正爱国者们肩上的重担。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不就是这么个历史吗。

————————————————————

附录:

《淮南子·卷十八·人间训》

秦穆公使孟盟举兵袭郑。过周以东。郑之贾人弦高、蹇他相与谋曰:“师行数千里,数绝诸侯之地,其势必袭郑。凡袭国者,以为无备也。今示以知其情,必不敢进。”乃矫郑伯之命,以十二牛劳之。三率相与谋曰:“凡袭人者,以为弗知。今已知之矣。守备必固,进必无功。”乃还师而反。晋先轸举兵击之,大破之殽。郑伯乃以存国之功赏弦高,弦高辞之曰:“诞而得赏,则郑国之信废矣。为国而无信,是俗败也,赏一人而败国俗,仁者弗为也。以不信得厚赏,义者弗为也。”遂以其属徙东夷,终身不反。故仁者不以欲伤生,知者不以利害义。圣人之思修,愚人之思叕。

责任编辑:古言

(点阅“弘扬传统文化”征文)

相关新闻:

  • 【改变中国历史的战役】崤之战
  • 中国第一通史:史记(24)
  • 《九评》帮人识别中共 并展示传统价值观
  • 历史故事:弦高献牛退敌

  • 编辑推荐:
  • 加拿大20市镇升旗亮灯 祝贺法轮大法传世30年
  • 林辉:寿则多辱 鲁迅之弟周作人凄惨中死去
  • 美国麻州众议院颁发褒奖状 祝贺法轮大法日
  • 热门新闻:
  • “天变”不是偶然的 有历史事验
  • 【未解之谜】宇宙只是幻象?!
  • 【未解之谜】朵洛莉丝催眠故事(2) 诺查丹玛斯的“魔镜”
  • 【历史的瞬间】林语堂 信仰和传统的启蒙与回归
  • 【古道人生】继母欲夺长子钱财唯天理不容
  • 【人物真相】邓小平长子与习家恩怨
  • 【环球直击】卢浮宫凡尔赛宫接炸弹威胁 万人急撤
  • 【新闻大破解】哈以战争各国动向 防中伊朝放火
  • 【菁英论坛】房地产第2爆 碧桂园风险远高恒大
  • “十一”前后20天 17名中共高官密集病亡
  • 【翻墙必看】李强考察浙江 官方报导异常
  • 迪士尼电脑合成人像低劣 影迷吓坏心生抵触
  • 被星爷邀请演《少林女足》 宋康昊回应网笑翻
  • “5566”台北安可开唱 孙协志夏宇童同台放闪
  • 58届广播金钟奖揭晓 教育电台风光拿5奖
  • 拍动作片亲自上阵表演 汤姆克鲁斯保险费曝光
  • 房颤带来中风失智风险!症状、诊断、治疗一次看
  • 购买电动汽车 加州人如何获得上万元返利?
  • 应该允许手机app追踪你的行踪吗?
  • 无情的房贷利率 如何冲击美国秋季房市?
  • 厨房海绵、砧板藏霉菌 微生物专家教你清理妙招

  • 本文转自大纪元(国内需用翻墙软件才能访问)

    下载翻墙软件浏览原文:【征文】元正戊:弦高退秦军救郑国后为何拒受重赏


    手机上长按并复制下面二维码分享本文章:

    中共的伪火骗局
    永恒的见证
    善良女子被中共投男牢
    警卫目击活摘器官
    证人描述活摘恐怖
    揭开活摘器官黑幕
    马克思的成魔之路
    藏字石 蕴天机
    关注三亿人三退
    解体中共复兴中华
    中共迫害良心律师
    三百多万人举报江泽民
    这些官员为何起诉江泽民
    海峡两岸的强烈对比
    加拿大总理的贺信
    探寻真相兼听则明
    印度媒体报道东方
    不一样的海外校园
    从大师到徒弟的传奇
    亿万人与东方一本奇书
    大陆见不到的震撼场面
    人心向善 大陆当初盛况
    追寻真理 这书讲什么
    下载免费翻墙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