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63 lines (63 loc) · 22.3 KB

n13873765.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63 lines (63 loc) · 22.3 KB

大纪元首页国际新闻大陆新闻大纪元评论传统文化生活消费娱乐休闲健康独家头条要闻
翻墙 | 三退 | 诉江 | 中共卖国 | 贪腐淫乱 | 窜改历史 | 党魁画皮 | 中共间谍 | 破坏传统 | 恶贯满盈 | 人权 | 迫害 | 期刊 | 伪火

社论 | 问答 | 剖析 | 两岸比对 | 各国褒奖 | 民众声援 | 难忘记忆 | 海外弘传 | 万人上访 | 平台首页 | 支持 | 真相 | 圣缘 | 神韵

散文:拾斤地瓜——冬之记忆

(pixabay)

地瓜是再普通不过的食物,而在1960年,地瓜却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

那年秋天开始,农村的饥荒蔓延到城市,粮食定量一减再减,细粮越来越少,副食品减得更多,每人每月2两猪肉,2两花生油。按票证供应的东西根本不够吃。饥饿逼得人们到处找吃的,海里的海菜,山上的野菜,凡能想到的都吃光了,甚至人行道旁的槐树叶都被撸光了。(槐树叶用水焯过,可以做菜蛋或是掺上面粉做粘粥喝,不过槐树叶有毒,吃了肿脸。)

那个时代同现在对比全都颠倒来看:割肉要肥的;吃粮要细的;用不着计划生育,妇女大都不生孩子;减肥?笑话,人人符合三围标准,只少不多,“胖子”也有,不过那是缺乏营养造成的浮肿。

当时普通工人的月工资三十来块钱,黑市卖的粮票要五六块钱一斤。我兄妹五人,我是老大,正在上高中。父亲虽然没给党提意见,却也被划成不说话的右派,工资减到21元,他下放到潍坊种猪场劳动,捎回来的工资寥寥无几。母亲没有工作,家里的生活可想而知,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家里能卖的全卖了,但是也换不来多少吃的。

我当时在青岛九中上学,每天饿肚子,体育课停了,课间操没人去做。包括我在内有一半多同学得了浮肿,腿上一按一个大窝子。

教三角的安老师瘦瘦的,有些弱不禁风的样子,他从来都是很敬业的,这天讲了半节课,有气无力地说:“同学们自己看书吧!”然后一屁股坐到椅子上等着下课。教化学的刘老师在课堂上伸着鸡皮样瘦长的脖子说:“同学们,记住羰基,倒过来就是鸡汤!”许多年过去了,羰基的分子式早忘光了,刘老师也做古,但是这鸡汤真正是难忘。

那时已经有了自由市场,虽然时不时还要被取缔,或许法不治众,市场还是蓬勃发展了。我每天上学都要路过市场三路自由市场:市场上有人手拿着雪白大馒头叫卖:“1块钱一个!”;还有人卖杠子头火烧:“一块五,便宜了!”;有人卖花生米:1块钱8粒;有人卖晒干了的地瓜叶:4块钱一斤;还有人卖农村人吃剩的地瓜皮,好像是5块钱一斤。

路头一个穿着干净的老太太,她端坐在小板凳上,面前摆着一个老式的食盒,透过食盒玻璃盖,可以看到里面有酱好的兔子腿和兔子头,似乎肉的香气会透过玻璃散发出来,让我垂涎欲滴。每每走到这里总是多看几眼,在这个食盒前面几乎“流连忘返”。

有一次我鼓起勇气,怯怯地问老太太:“兔子头多少钱?”兔子腿肯定很贵,我连问的奢望都没有。

老太太没有嫌弃我这个孩子买不起,她操上海口音的青岛话,和颜悦色地回答我:“1块钱1只,我自己酱的,很好吃呀!”

“嗷,我回家问问!”我知道买不起,红着脸赶快走开了!

自由市场还有一个残酷血腥的景象,那就是乞丐。不清楚这些乞丐从哪里来,不但瘦弱,衣不遮体,而总是鲜血淋漓,满脸满身伤痕累累,污秽不堪,已经是人鬼难分的模样了!那时人人都饿肚子,没人去救济乞丐。这些乞丐只能抽空在别人不防备时去抢吃的,尤其是市场上卖熟食的,常常受到乞丐的袭击。乞丐抢到吃的,立即受到凶狠的拳打脚踢,被打到满是灰尘的地面,只是把抢到的食物拚命往嘴里填,很快就把抢到的“消灭”了,那些打人凶汉无可奈何,骂骂咧咧只能再踹上几脚。那时我年小,只是感觉这些乞丐既可怜又令人恐怖,而对那些打人的商贩很不以为然:“抢就抢了吧,他也是饿得没办法,打这些死亡线边缘上的人是非常残酷的事!”现在想起来,这些可怜的乞丐已经被饥饿折磨到了只剩下生物本能的地步了!

其实我比那些乞丐也好不了多少,每天24小时无时无刻不被饥饿缠绕。当时最大的梦想就是有个“宝葫芦”或是“阿拉丁”神灯之类的宝物,第一愿望就是要吃一顿饱饭。

父亲的朋友高大爷在潍坊,听说那里可以捯(方言)地瓜,所谓捯地瓜,是在收完地瓜的地里挖农民漏刨的地瓜。我旷了一周课和弟弟去潍坊捯地瓜。我们每天清晨扛着铁锨,让房东的孩子带领我们去捯地瓜。捯地瓜的人很多,有农民也有城里人。地开始上冻,挖起来很费劲,其实真正漏刨的地瓜并不多,大部分挖到是小姆指粗的地瓜根,偶尔有也是小地瓜。中午饿了找大一点的地瓜往身上蹭一蹭,也不管脏不脏、有没有土,生啃了就是午饭。晚上我和弟弟回去,高大爷帮着把地瓜根切成片煮熟,这是我和弟弟的晚饭。然后在人家放东西的小仓库睡一夜,第二天再去捯地瓜。一周下来成绩不小,给家里省了饭,又刨了一面布袋小地瓜带回青岛。当时父亲在潍坊种猪场下放劳动,临走我俩去看父亲。父亲从食堂打了拾斤熟地瓜,我们俩风卷残云,直吃得弯不下腰。拾斤地瓜全部吃光了,这真正是现实生活中的宝葫芦、阿拉丁神灯。父亲看我们吃这么多吃了一惊,其实父亲也吃不饱,这是从他肚子里省出来的。

事隔半个多世纪,父亲也已做古,直到今天每次吃地瓜就想起那拾斤地瓜,这是我一生中地瓜吃得最多的一次,也是永志不忘的一次,我想这些经历是现在的年轻人难以理解的,听说大陆又要大办供销社了,惟愿当年这些残酷的现实不要重演!愿老父的在天之灵安息吧!@#◇

责任编辑:林芳宇

相关新闻:
  • 散文:执鞭归来春又至
  • 槐花舞月光
  • 时闻一叶落 人生为几何
  • 祭父母文
  • 热情天真的童稚情怀——《号手的假日》
  • 慈母失心的故事 河南农村真人实事改编
  • 隽永动人的台湾歌谣 凤飞飞《三步珠泪》
  • 我的朋友林建兴
  • 略谈英文四联体诗
  • 松街的故事之二十:从“追韩信”的故事讲到“伯乐”

  • 编辑推荐:
  • 解体中共复兴中华
  • 杨宁:中共大年期间洗脑国人始于延安时期
  • 法轮功中南海事件真相揭秘
  • 热门新闻:
  • 【未解之谜】美国日全食开启灾难之门 比格斯预言盘点
  • 历史上那些“退”的智慧
  • “别人”做的饭菜
  • 【未解之谜】灵异阿拉斯加 黑暗金字塔的秘密
  • 【古道人生】康熙年间关帝显灵 大败贼寇的真实记载
  • 【全球新闻】乌克兰跨境攻入俄罗斯 数千人撤离
  • 老花 近视 飞蚊症 干眼症 中医7招应对眼疾
  • 【时事军事】F-22抵达中东 以色列要先发制人?
  • 华人餐桌的美味 蓝蟹为何令意大利政府头疼
  • 【更新】2024年巴黎奥运奖牌榜 8月6日
  • 奥运挺美惹祸 国家体育总局官员袁昊然遭调查
  • 《死侍与金钢狼》票房惊人 席琳·狄翁逗趣恭喜
  • 陈思诚新片《解密》票房遇冷 估计至少亏3亿
  • 周星驰拍片曾资金不足 富豪出手只为演个角色
  • 章子怡带儿女出游 炎炎夏日陪玩全身包裹严实
  • 徐峥新片《逆行人生》遭一影院抵制 引热议
  • 飞机快起飞了还在排安检怎么办?旅游达人提2方法
  • 营养师推荐一传统小吃 钙含量高豆浆25倍
  • 补充水分小心喝下细菌毒素 这4种水不要喝
  • 肾功能不及格的10大征兆 多注意可预防洗肾
  • 知名医院主治医师:五种癌症可早期预防

  • 本文转自大纪元(国内需用翻墙软件才能访问)

    下载翻墙软件浏览原文:散文:拾斤地瓜——冬之记忆


    手机上长按并复制下面二维码分享本文章:

    中共的伪火骗局
    永恒的见证
    善良女子被中共投男牢
    警卫目击活摘器官
    证人描述活摘恐怖
    揭开活摘器官黑幕
    马克思的成魔之路
    藏字石 蕴天机
    关注三亿人三退
    解体中共复兴中华
    中共迫害良心律师
    三百多万人举报江泽民
    这些官员为何起诉江泽民
    海峡两岸的强烈对比
    加拿大总理的贺信
    探寻真相兼听则明
    印度媒体报道东方
    不一样的海外校园
    从大师到徒弟的传奇
    亿万人与东方一本奇书
    大陆见不到的震撼场面
    人心向善 大陆当初盛况
    追寻真理 这书讲什么
    下载免费翻墙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