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墙 | 三退 | 诉江 | 中共卖国 | 贪腐淫乱 | 窜改历史 | 党魁画皮 | 中共间谍 | 破坏传统 | 恶贯满盈 | 人权 | 迫害 | 期刊 | 伪火 社论 | 问答 | 剖析 | 两岸比对 | 各国褒奖 | 民众声援 | 难忘记忆 | 海外弘传 | 万人上访 | 平台首页 | 支持 | 真相 | 圣缘 | 神韵 | |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4年06月21日讯】6月21日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夏至是一年中“白日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自古有夏至吃面的习俗,俗语说:“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 古人云:“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达到一年中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正午时分,北回归线及附近地区会出现“立竿无影”的奇景。 夏至在中夏之位,即午位,午属阳;夏至虽然阳气较盛,且白昼最长,但却不是一年中最热的一天。因为此时接近地表的热量仍在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 夏至在中夏之位,代表夏天已经过去一半了。(视频截图)《孝经纎》中说:“夏至阴气始动”。又有“今日一阴生”的说法,是指夏至是天地阴阳循环的转捩点,从冬至以后直到夏至这半年之间,阳气处于上升阶段;从夏至起直到冬至为止,则是处于阳气下降而阴气上升的循环阶段。 自周朝起,就有夏至祭地的仪礼。《通典?礼三?郊天下》记载:“夏至祀皇地祇(神)”,祭典在皇城外北郊举行,天子率领群臣在夏至到皇城外北郊祭祀大地之神,并祀五帝,虔诚祈祷风调雨顺、民安物阜。 夏至有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蜩始鸣;三候半夏生。古人认为,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开始脱落;夏至后,树上的夏蝉开始鼓翼而鸣;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生长于沼泽地或水田中。进入炎热的盛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开始衰退了。 夏至之后,气温高、湿度大,中医认为,这一时节的养生重点在于顺应自然,保持身体的阴阳平衡,注意防暑降温,防止湿气侵袭,保持心神安宁。人们通常会食用清补凉汤、凉茶、酸梅汤等来避暑。 古时在夏至日,民间有女子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物的习俗,用来扇风、散去体热所生浊气,以消夏避伏。 《酉阳杂俎.礼异》里说:“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子用来扇风纳凉,香囊可除汗臭,粉脂涂抹身体,可防生痱子。 俗话说“冬至饺子夏至面”,“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按照民间习俗,夏至这天中国大部分地区都要吃面。 此时,新麦已经登场,吃面既表示夏至这天最长,也有庆丰收之意。面条种类多,口味也多,南方有阳春面、干汤面、麻油凉拌面等,北方有打卤面、炸酱面、冷面等。 据记载,旧时北京在夏至时“家家具食冷淘面”,也就是“过水面”,人们将下锅煮熟的面条过一下凉水,再加上各种配菜和调味料,正所谓“一碗面下肚,暑气消大半”。 中医认为,小麦味甘性凉,入心、脾、肾经,由它制成的面有补虚、厚肠胃、强力气、祛湿气、消暑气等功效。 面条清爽、素净,在酷热的夏天食用热面可发汗祛湿,食用凉面可降温泻火,面条容易消化,既能补充营养,又不会额外增加脾胃负担。 (责任编辑:唐颖) 相关新闻: 编辑推荐: 本文转自新唐人(国内需用翻墙软件才能访问) 下载翻墙软件浏览原文:夏至吃面消暑 “吃过夏至面 一天短一线” 手机上长按并复制下面二维码分享本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