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tifications
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change notification settings - Fork 0
/
文章2_UTF8.txt
81 lines (81 loc) · 6.71 KB
/
文章2_UTF8.txt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茶在臺灣與許多國家是習以為常的飲料,不但日常生活隨處可見,也
有規模龐大的國際貿易,涉及複雜的生產、運輸、消費網絡。茶葉相關產
業的發展,不但改變地貌,也影響人際與社會,甚至是國家、民族之間的
關係。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洪伯邑藉由探索東南亞的茶與臺
灣之間的千絲萬縷,追尋超乎地圖界線之外的各種互動。
洪伯邑在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就讀人文地理學博士時,到中
國西南部尋訪研究題材,意外得知雲南聞名的普洱茶,其實和臺灣關係密
切,便朝此一領域鑽研。回臺灣任教後,仍然延續「茶」這個主題,陸續
探討泰國、越南茶產業與臺灣的關係。
金三角地區位於泰國北部邊境一帶,與緬甸、寮國交界,曾經是鴉片
毒品的生產基地;如今不再有罌粟種植,地景轉變為果園、茶園、農田,
呈現健康清新的風貌。關鍵在於1968年開始的「泰王山地計畫」,泰
國官方引進外來的農作物與技術,協助當地居民栽種高經濟價值的作物,
不再依賴罌粟,而臺灣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泰國官方之所以信任臺灣,是因為臺灣已經有類似狀況下的成功經驗
。中華民國政府來臺以後,有計畫地深入山林獲取資源,又為了安置退伍
軍人,嘗試在高海拔地區開發農業——化軍人為農夫,建立梨山的福壽山
農場等據點。
臺灣地處熱帶與副熱帶,卻能順利在高海拔地區種植多種溫帶蔬果作
物。山地開發雖導致環境破壞等後遺症,卻也改善了當地居民的生計。如
蘋果的成功種植,讓1970年代梨山的環山部落,一度比臺中市區更加
富裕。
前任泰王蒲美蓬的堂兄畢沙迪親王,是當時負責泰王山地計畫的代表
,他觀察到泰國北部的氣候條件與臺灣山地類似,決定與臺灣展開農業合
作,即使雙方1975年斷交後仍持續執行。事後也成為前泰王蒲美蓬的
一大政績。
臺灣與泰國牽上線以後,也間接幫助到泰國北部的中華民國遺民,身
處「異域」的泰北孤軍。
國共戰爭結束後,中國西南部仍存在國民黨的軍隊,不少人不願意前
往臺灣,最後輾轉抵達泰國北部落腳,被稱作泰北孤軍。此後相當一段歲
月,泰國政府無力掌握其北部疆域,任由共產黨游擊隊、毒販流竄;而孤
軍在缺乏中華民國支援下,必需自力更生,涉入毒品等貿易,在夾縫中求
生存。
1981年的考科考牙戰役,孤軍協助泰國政府肅清共產黨游擊隊,
之後取得泰國公民身份,名義上正式解編。此刻泰國政府表面上排除了國
境內干擾統治的不安定因素,實際上還需要新的經濟因子,才能確切統治
難以掌握的北部領土。前述的泰王山地計畫,便能達到編戶齊民的作用。
茶、咖啡、蘋果、梅、桃等作物,擺在不同時空環境下,能帶來不一
樣的影響。泰國北部原本各方勢力盤根錯節,難以統治,引進新的農作物
與技術、丈量土地、建立新的人際與產業網絡並和外界市場接軌後,地貌
改變了,許多本來曖昧不明的關係隨之清楚,國家機器得以深入原本難以
企及的層面,充分利用自然與人力資源。
洪伯邑的研究指出,農作物與技術的移植,同時具有經濟與政治的效
果。此一模式先由中華民國在臺灣的高山地區實施,類似的過程也發生於
泰國北部。中華民國對泰國的協助,也維繫了雙方斷交後的外交關係。
戰爭與毒品的時代過去後,孤軍後裔仍需要營生。隨著泰北孤軍的情
況為臺灣國內知悉,中華救助總會(改名數次,簡稱「救總」)也投入支
援,又在1990年代將臺灣培育的茶種引進泰北。儘管茶與其他農作物
皆來自臺灣,臺灣農技專家也兩邊支援,茶一開始卻限於華人種植,沒有
交給泰國原住民。農作物與技術的轉移,使泰北華人由軍人轉型為農夫,
還有些成為資本家。
臺灣人眼中的泰北異域,接受源自臺灣的農技資源後,發展為新的茶
鄉,呈現他鄉變故鄉的轉換。不過邊界不是靜態的,現在呈現的領域,是
過去累積的結果。隨著大環境變化及位置、規模都更優越的越南茶競爭,
與臺灣淵源很深的泰國茶業,逐漸退出臺灣市場,轉以泰國國內和歐美、
中國市場為主。
洪伯邑在泰國之後,將目光轉向茶產業與臺灣淵源極深的另一個國家
:越南。越南茶與臺灣的關係比泰國更加緊密,不只因為臺灣當初出口茶
樹、技術與資本,投資越南建立茶的產業;也由於如今有大量茶葉,由越
南進口到臺灣。
越南曾經是採行計畫經濟的共產國家,1980年代後期才「革新」
開放,引進外國資本與技術。1980年代中期有臺灣茶商率先進入越南
,接著前總統李登輝任內支持南進政策,臺灣大舉向越南出口資本、技術
、樹種等資源,使越南南部的林同省,發展為規模龐大的茶葉產地。
臺灣茶在移植越南初期,水土不服之外,也面臨嚴重的蟲害威脅,一
直到1994年引進金萱才成功克服蟲害。有了能保證產量的金萱作基礎
,使茶廠經營更有彈性,可以搭配生產青心烏龍、翠玉、四季春等不同茶
種,靈活面對市場。
越南茶大量出口到不同國家,需要避免農藥殘留。為了應付多變的農
藥標準,越南茶商發展出一大一小兩套模式:大型茶廠由數百人運作,幾
乎全年無休,因為家大業大,有資源聘請專任的文書人員管理農藥,確保
不論各國標準如何改變,都有能力調整跟上。
至於相對小型的茶廠,本身資源短缺,自家茶園外也與當地茶農簽約
契作(通常仍有一百甲左右,規模超過臺灣同業)。他們為了確保品質,
發展出另一種管理農藥的方案,就是和農藥經銷商合作,讓專業的農藥業
者直接參與管理。
儘管原產地有自我要求,進口時也經過檢驗,臺灣人看待越南茶,心
中仍常存對農藥殘留的疑慮,還普遍認為越南茶的品質不如本土茶。並非
說越南來的茶就百分之百沒有農藥殘留問題,但就洪伯邑看來,這超越食
品安全的層次,牽涉到心理上的認同與焦慮,甚至還有國族建構的因素,
是探討邊界、移動、何謂本土的絕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