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序集合的编码可以是ziplist或者skiplist
- ziplist编码的压缩列表对象使用压缩列表作为底层实现,每个集合元素使用两个紧挨在一起的压缩列表点来保存,第一个节点保存元素的成员(member), 而第二个元素则保存元素的分值(score)
- 压缩列表的集合元素按分值从小到大进行排序,分值较小的元素被放置在靠近表头的方向
- 而分值较大的元素则被放置在靠近表尾的方向
- skiplist 编码的有序集合对象使用zset结构作为底层实现,一个zset结构同时包含一个字典和一个跳跃表
typedef struct zset { zskiplist *zsl; dict *dict; } zset;
- zset结构中的zsl跳跃表分值从小到大保存来所有元素,每个跳跃表都保存一个集合元素
- 跳跃表节点的object属性保存了元素的成员,而跳跃表节点的score属性则保存了元素的分值
- 通过这个跳跃表,程序可以对有序集合进行范围操作,比如ZRANK,ZRANGE等命令
- zset结构中的dict字典为有序集合创建了一个从成员到分值的映射,字典中的每个键值都保存了一个集合元素
- 字典的键保存了元素的成员,而字典的值保存了元素的分值
- 通过这个字典,程序可以用O(1)复杂度查找给定成员的分值, ZSCORE命令就是根据这特性实现的
- zset结构中的zsl跳跃表分值从小到大保存来所有元素,每个跳跃表都保存一个集合元素
- 为什么有序集合需要同时使用跳跃表和字典来实现?
- 如果只使用字典来实现有序集合,虽然以O(1)复杂度查找成员分值
- 但是,字典是以无序的方式保存集合元素,所以每次执行范围操作 - ZRANK, ZRANGE等命令时
- 程序都需要对字典保存的所有元素操作进行排序,完成这种排序需要至少O(NlogN)时间复杂度和额外O(N)内存空间
- 如果,只使用跳跃表来实现有序集合,那么跳跃表执行范围型操作的优点被保留,但是因为没有字典,根据用户查询分值这一操作的复杂度将从O(1)上升到(logN)
- 当有序集合对象可以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候,对象使用ziplist编码
- 有序集合保存的元素数量小于128个
- 有序集合保存的所有元素成员的长度都小于64字节
- 不能满足以上两个条件的有序集合对象将使用skiplist编码
命令 | ziplist编码的实现方法 | zset编码实现方式 |
---|---|---|
ZADD | 调用ziplistInsert函数,将成员和分值为两个节点插入到压缩列表 | 先调用zslInsert函数,将新元素添加到跳跃表,然后调用dictAdd函数,将新元素关联到字典 |
ZCARD | 调用ziplistLen函数,获得压缩列表包含节点数量,将这个数量除以2得到集合元素的数值 | 访问跳跃表数据结构的length属性,直接返回集合元素的数量 |
ZCOUNT | 遍历压缩列表,统计分值在给定范围内的节点的数量 | 遍历跳跃表,统计分值在给定范围的节点数量 |
ZRANGE | 从表头向表尾遍历压缩列表,返回索引范围内的所有元素 | 从表头向表尾遍历跳跃表,返回给定索引范围内的所有元素 |
ZREVRANGE | 从表尾向表头遍历压缩列表,返回给定索引范围内的所有元素 | 从表尾向表头遍历跳跃表,返回给定索引范围内的所有元素 |
ZRANK | 从表头向表尾遍历压缩列表,查找给定的成员,沿途记录经过节点的数量,当找到给定成员之后,沿途节点的数量就是该成员所对应的元素的排名 | 从表尾向表头遍历跳跃表,查找给定的成员,沿途记录经过节点的数量,当找到给定成员之后,沿途节点的数量就是该成员所对应的元素的排名 |
ZREVRANK | 从表尾向表头遍历压缩列表, 查找给定的成员,沿途记录经过节点的数量,当找到给定成员之后,沿途节点的数量就是该成员所对应的元素的排名 | 表尾向表头遍历跳跃表,查找给定的成员,沿途记录经过节点的数量,当找到给定成员之后,沿途节点的数量就是该成员所对应的元素的排名 |
ZREM | 遍历压缩列表,删除所有包含给定成员的节点,以及被删除成员节点旁边的分值节点 | 遍历跳跃表,删除所有包含了给定成员的跳跃表节点,并在字典中删除元素的成员和分值函数 |
ZSCORE | 遍历压缩列表,查找包含了给定成员的节点,然后取出成员节点旁边的分值节点保存的元素分值 | 直接从字典中取出给定成员的分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