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合实际地不断思考未来的人成功概率更高
第十二课里,Aaron Levie 给那些想要打造伟大公司的人提供了一些他总结的、认为现实可行的建议:
- ... So the first one is spot technology disruptions.
- in enterprise, you want to start intentionally small.
- Then next you really want to find asymmetries.
- The next is you want to find the mostly crazy, but still reasonable outliers within the customer ecosystem.
而后也推荐了三本好书:Corssing the Chasm, the Innovators Delemma, and Behind the Cloud.
在这些建议里,最基础的解释是这段话:
You have to look for new 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major trends, like fundamental trends, that create a wide gap between how things are done and how they can be done.
“enabling technologies”果然不好翻译,指有些技术能把过去不可能的事情当下就变为可能。比如,移动设备上的地理位置识别就是这样的技术。从这个意义上来看,2014年上市的陌陌,就是利用“enabling technology”使得“一些过去不可能的事情在他们做那个应用的时候直接变成了可能”……
接着他又说:
What does it do to change from a business standpoint? What was impossible, because of either economic feasibility or technical feasibility that 10-15 years ago is now possible. A fun thing to do every now and then, if you find a newspaper article from the 1990’s or 1980’s, business articles about technology, all we are really doing is repeating all the technologies we tried 10, 20, 30 years ago. It was too expensive, too unusable, and we didn't have the enabling technologies to make it possible. You can see this concept emerge, something that was impossible 5, 10 years ago is now very practical.
这里有很多启示。
首先,思考未来其实并没有那么难。**很多的时候,只要回头去看五年前、十年前、甚至三十年前人们是怎样“畅想未来”的就可以了。**这世界从来都不缺对美好未来充满想象的人——只不过他们总是不由自主地不切实际。不切实际的人的特征很明显:他们常常是只看到了一个重点就开始兴奋,而又因此干脆忽略了其他所有的局限。
其次,解决一个问题常常需要各方面条件全部成熟,而不是只要某一个突破点就完事儿了。各方面时机全部成熟,是需要很长很长时间的,几年,甚至几十年——总之,要比那些兴奋点低的人想象得要久远很多很多。
如果说,成功的企业家常常是那些最终真正解决了问题、提高了效率的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在恰当的时机做了恰当的事情。
我个人并不喜欢、甚至极端讨厌这样的总结:“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因为这样的总结没有任何可传递的知识、经验和积累。
我喜欢、并认同这样的总结:
有一小部分人,在不断切合实际地考虑未来,甚至没那么远,他们能考虑的只不过是今天的现实如何再明天变化。于是,他们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的时候,考虑得更周全。他们知道除了某个“breaking technology”(某个有突破性进展的技术)之外,还需要很多其他方面的配套成熟。他们耐心等待,全面衡量,一旦发现明天真的就有可能变化了,就迅猛出击。
绝大多数人并非如此,他们看不到一个问题的方方面面,只关注某个局部,于是会得出“更令人兴奋”的结论。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因为上面提到了陌陌,那就顺着再想象一下之前的几年里,有多少个基于 LBS 的用应和服务惨烈阵亡就明白了。
(所谓的“活在当下”在我眼里也是个莫名其妙的人生建议,谁不是活在当下呢?这明显是实际上无法选择的事情么!)
说点题外话,我的体会是,绝大多数中国人好像都是刻意回避思考未来的。
我最初的理解是,在一个从小被灌输假大空理想的文化里,大家自然而然地多少抵触,副作用就是,一谈未来,一谈理想,就觉得太 low 了……(这真是诡异的结果!)
再后来觉得更深层面来看,在一个动荡不息的大环境里,“长远思考”的基因是不利于生存的——这是一个没有“百年老店”的国家(只有声称没有实际的百年老店)……
在投资圈里生活的这两年是我最开心的时光,因为在这个圈子里,即便是那些明显的笨蛋都在认真地思考未来,最终又因此不可能太笨——比如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