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read every piece of feedback, and take your input very seriously.
To see all available qualifiers, see our documentation.
Have a question about this project? Sign up for a free GitHub account to open an issue and contact its maintainers and the community.
By clicking “Sign up for GitHub”,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and privacy statement. We’ll occasionally send you account related emails.
Already on GitHub?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在平时,我非常喜欢利用 CSS 去构建一些有意思的图形。
我们首先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首先,假设我们实现一个 10x10 的格子:
此时,我们可以利用一些随机效果,优化这个图案。譬如,我们给它随机添加不同的颜色:
虽然利用了随机,随机填充了每一个格子的颜色,看着有那么点意思,但是这只是一幅杂乱无章的图形,并没有什么艺术感。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里的随机属于完全随机,属于一种白噪声。
噪声(Noise)实际上就是一个随机数生成器。
那么,什么是白噪声呢?如果从程序员的角度去理解的话,可以理解为我们在 JavaScript 中使用的 random() 函数,生成的数大致在 0~1 内是完全随机的。
random()
而噪声的基础是随机数,譬如我们给上述的图形每一个格子添加了一个随机颜色,得到的就是一幅杂乱无章的图形块,没有太多美感可言。
白噪声或白杂讯,是一种功率谱密度为常数的随机信号。换句话说,此信号在各个频段上的功率谱密度是一样的,由于白光是由各种频率(颜色)的单色光混合而成,因而此信号的这种具有平坦功率谱的性质被称作是“白色的”,此信号也因此被称作白噪声。
因为,利用白噪声产生的图形,看起不自然,也不太具备美感。
观察现实生活中的自然噪声,它们不会长成上面的样子。例如木头的纹理、山脉的起伏,它们的形状是趋于分形状(fractal)的,即包含了不同程度的细节,这些随机的成分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和显然,白噪声没有做到这一点。
这样,我们就自然而然的引入了柏林噪声。
Perlin 噪声 ( Perlin noise ) 指由 Ken Perlin 发明的自然噪声生成算法。
在介绍它之前,我们先看看,上述的图形,如果我们不使用白噪声(完全随机),而是使用柏林噪声,会是什么样子呢?
它可能是这样:
这里我制作了一张动图,大家可以感受下,每次点击都是一次利用了柏林噪声随机,赋予每个格子不同随机颜色的结果:
可以看到,利用柏林噪声随机效果产生的图形,彼此之间并非毫无关联,它们之间的变化是连续的,彼此之间并没有发生跳变。这种随机效果,类似于自然界中的随机效果,譬如上面说的,木头纹理、山脉起伏的变化。
上面说的,噪声实际上就是一个随机数生成器。而这里:
具体的实现方式在这里 Improved Noise reference implementation,可以看看,源码其实不是很多:
// This code implements the algorithm I describe in a corresponding SIGGRAPH 2002 paper. // JAVA REFERENCE IMPLEMENTATION OF IMPROVED NOISE - COPYRIGHT 2002 KEN PERLIN. public final class ImprovedNoise { static public double noise(double x, double y, double z) { int X = (int)Math.floor(x) & 255, // FIND UNIT CUBE THAT Y = (int)Math.floor(y) & 255, // CONTAINS POINT. Z = (int)Math.floor(z) & 255; x -= Math.floor(x); // FIND RELATIVE X,Y,Z y -= Math.floor(y); // OF POINT IN CUBE. z -= Math.floor(z); double u = fade(x), // COMPUTE FADE CURVES v = fade(y), // FOR EACH OF X,Y,Z. w = fade(z); int A = p[X ]+Y, AA = p[A]+Z, AB = p[A+1]+Z, // HASH COORDINATES OF B = p[X+1]+Y, BA = p[B]+Z, BB = p[B+1]+Z; // THE 8 CUBE CORNERS, return lerp(w, lerp(v, lerp(u, grad(p[AA ], x , y , z ), // AND ADD grad(p[BA ], x-1, y , z )), // BLENDED lerp(u, grad(p[AB ], x , y-1, z ), // RESULTS grad(p[BB ], x-1, y-1, z ))),// FROM 8 lerp(v, lerp(u, grad(p[AA+1], x , y , z-1 ), // CORNERS grad(p[BA+1], x-1, y , z-1 )), // OF CUBE lerp(u, grad(p[AB+1], x , y-1, z-1 ), grad(p[BB+1], x-1, y-1, z-1 )))); } static double fade(double t) { return t * t * t * (t * (t * 6 - 15) + 10); } static double lerp(double t, double a, double b) { return a + t * (b - a); } static double grad(int hash, double x, double y, double z) { int h = hash & 15; // CONVERT LO 4 BITS OF HASH CODE double u = h<8 ? x : y, // INTO 12 GRADIENT DIRECTIONS. v = h<4 ? y : h==12||h==14 ? x : z; return ((h&1) == 0 ? u : -u) + ((h&2) == 0 ? v : -v); } static final int p[] = new int[512], permutation[] = { 151,160,137,91,90,15, 131,13,201,95,96,53,194,233,7,225,140,36,103,30,69,142,8,99,37,240,21,10,23, 190, 6,148,247,120,234,75,0,26,197,62,94,252,219,203,117,35,11,32,57,177,33, 88,237,149,56,87,174,20,125,136,171,168, 68,175,74,165,71,134,139,48,27,166, 77,146,158,231,83,111,229,122,60,211,133,230,220,105,92,41,55,46,245,40,244, 102,143,54, 65,25,63,161, 1,216,80,73,209,76,132,187,208, 89,18,169,200,196, 135,130,116,188,159,86,164,100,109,198,173,186, 3,64,52,217,226,250,124,123, 5,202,38,147,118,126,255,82,85,212,207,206,59,227,47,16,58,17,182,189,28,42, 223,183,170,213,119,248,152, 2,44,154,163, 70,221,153,101,155,167, 43,172,9, 129,22,39,253, 19,98,108,110,79,113,224,232,178,185, 112,104,218,246,97,228, 251,34,242,193,238,210,144,12,191,179,162,241, 81,51,145,235,249,14,239,107, 49,192,214, 31,181,199,106,157,184, 84,204,176,115,121,50,45,127, 4,150,254, 138,236,205,93,222,114,67,29,24,72,243,141,128,195,78,66,215,61,156,180 }; static { for (int i=0; i < 256 ; i++) p[256+i] = p[i] = permutation[i]; } }
当然,本文不是专门来论述柏林噪声如何实现的,上述代码谁看了都头大。我们只需要知道,我们可以借助柏林噪声去构建更有规律的图形效果。让我们的图形更具美感。
那么,在 CSS 中我们如何去使用柏林噪声呢?
一种方式是找一些现成的库,譬如 p5.js 里面的 noise 函数。
noise
当然,这里,我习惯使用 CSS-doodle,这个 CSS 图形构建库我在多篇文章中已经都有介绍过。
简单而言,CSS-doodle 它是一个基于 Web-Component 的库。允许我们快速的创建基于 CSS Grid 布局的页面,并且提供各种便捷的指令及函数(随机、循环等等),让我们能通过一套规则,得到不同 CSS 效果。可以简单看看它的主页 -- Home Page of CSS-doodle,只需要 5min 也许就能快速上手。
譬如上述的图形,它的全部代码:
<css-doodle grid="10x10"> :doodle { @size: 50vmin; gap: 1px; } background: hsl(@rn(255, 1, 2), @rn(10%, 90%), @rn(10%, 90%)); </css-doodle>
没错,只需要这么寥寥几句,就可以勾勒出这样一幅图案:
CSS Pattern -- CSS Doodle
简单解释下:
css-doodle
<css-doodle>
grid="10x10"
@size: 50vmin
50vmin
gap: 1px
background: hsl(@rn(255, 1, 2), @rn(10%, 90%), @rn(10%, 90%))
@rn()
当然,最新的 CSS-doodle 文档上暂时还查不到 @rn() function 的用法。为此我特意请假了下该库的作者袁川老师。
得到的回复是,官网近期会重构,所以目前没有更新最新的语法。同时,@rn() 的实现使用的就是柏林噪声的实现。同时,函数相当于是类似 p5.js 里面的 noise 函数同时做了 map,map 到前面函数参数设定的 from 到 to 范围内。
这里的 @rn() 柏林噪声随机会根据 Grid 网格,Map 到每一个网格上,使之相邻的 Grid item 之间的值,存在一定的关联。
举个栗子,我们有个 10x10 的 Grid 布局,给其每个 Grid item,添加一个伪元素,伪元素的内容,使用 @r(100) 进行填充,注意,@r() 函数是没有规律的完全随机,那么生成的数字大概是这样的:
@r(100)
@r()
可以看到,它们每个各自之间的数字,是完全随机毫无关联的。
如果我们使用有关联的柏林噪声随机呢?使用 @rn(100) 填充每个格子的话,大概是这样:
@rn(100)
观察一下,很容易发现,相邻的盒子之间,或者多个连续的格子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这就使得,我们利用它创造出来的图形,会具备一定的规律。
可以简单看看源码的实现,当前,前提是你需要对 CSS-doodle 的用法有一定的了解:
rn({ x, y, context, position, grid, extra, shuffle }) { let counter = 'noise-2d' + position; let [ni, nx, ny, nm, NX, NY] = last(extra) || []; let isSeqContext = (ni && nm); return (...args) => { let {from = 0, to = from, frequency = 1, amplitude = 1} = get_named_arguments(args, [ 'from', 'to', 'frequency', 'amplitude' ]); if (args.length == 1) { [from, to] = [0, from]; } if (!context[counter]) { context[counter] = new Perlin(shuffle); } frequency = clamp(frequency, 0, Infinity); amplitude = clamp(amplitude, 0, Infinity); let transform = [from, to].every(is_letter) ? by_charcode : by_unit; let t = isSeqContext ? context[counter].noise((nx - 1)/NX * frequency, (ny - 1)/NY * frequency, 0) : context[counter].noise((x - 1)/grid.x * frequency, (y - 1)/grid.y * frequency, 0); let fn = transform((from, to) => map2d(t * amplitude, from, to, amplitude)); let value = fn(from, to); return push_stack(context, 'last_rand', value); }; },
语法大概是 @rn(from, to, frequency, amplitude),其中 from、to 表示随机范围,而 frequency 表示噪声的频率,amplitude 表示噪声的振幅。这两个参数可以理解为控制随机效果的频率和幅度。
@rn(from, to, frequency, amplitude)
from
to
frequency
amplitude
其中 new Perlin(shuffle) 即运用到了柏林噪声算法。
new Perlin(shuffle)
OK,上文介绍了很多与噪声和 CSS-doodle 相关的知识,下面我们回归 CSS,回归本文的主体。
在上述图形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再添加上随机的 scale()、以及 skew()。如果是完全随机的话,代码是这样的:
scale()
skew()
<css-doodle grid="20"> :doodle { grid-gap: 1px; width: 600px; height: 600px; } background: hsl(@r(360), 80%, 80%); transform: scale(@r(1.1, .3, 3)) skew(@r(-45deg, 45deg, 3)); </css-doodle>
html, body { width: 100%; height: 100%; background-color: #000; }
上述代码表示的是一个 20x20 的 Grid 网格,每个 Grid item 都设置了完全随机的背景色、scale() 以及 skew()。当然,这里我们用的是 @r()而不是 @rn(),每个格子的每个属性的随机,没有任何的关联,那么我们会得到这样一幅图案:
好吧,这是什么鬼,毫无美感可言。我们只需要在上述代码的基础上,将普通的完全随机,改为柏林噪声随机 @rn():
<css-doodle grid="20"> :doodle { grid-gap: 1px; width: 600px; height: 600px; } background: hsl(@rn(360), 80%, 80%); transform: scale(@rn(1.1, .3, 3)) skew(@rn(-45deg, 45deg, 3)); </css-doodle>
此时,就能得到完全不一样的效果:
这是由于,每个 Grid item 的随机效果,都基于它们在 Grid 布局中的位置,彼此存在关联,这就是柏林噪声随机的效果。
我可以再添加上 hue-rotate 动画:
hue-rotate
html, body { width: 100%; height: 100%; background-color: #000; animation: change 10s linear infinite; } @keyframes change { 10% { filter: hue-rotate(360deg); } }
看看效果,并且,在 CSS-doodle 中,由于随机效果,每次刷新,都可以得到不一样的图案:
CSS Doodle - CSS Pattern2
当然,这个样式还可以搭配各式各样其他的 idea,像是这样:
CSS Doodle - CSS Pattern 3
又或者是这样:
CSS Doodle - CSS Pattern 4
emmm,又或者这样:
CSS Doodle - CSS Pattern 5
是的,我们可以把柏林噪声随机应用在各种属性上,我们可以放飞想象,去尝试各种不一样的搭配。下面这个, 就是把柏林噪声运用在点阵定位上:
<css-doodle grid="30x30"> :doodle { @size: 90vmin; perspective: 10px; } position: absolute; top: 0; left: 0; width: 2px; height: 2px; border-radius: 50%; top: @rn(1%, 100%, 1.5); left: @rn(1%, 100%, 1.5); transform: scale(@rn(.1, 5, 2)); background: hsl(@rn(1, 255, 3), @rn(10%, 90%), @rn(10%, 90%)); </css-doodle>
CodePen Demo -- CSS Doodle - CSS Pattern6
亦或者配合运用在 transform: rotate() 上:
transform: rotate()
<css-doodle grid="20x5"> @place-cell: center; @size: calc(@i * 1.5%); :doodle { width: 60vmin; height: 60vmin; } z-index: calc(999 - @i); border-radius: 50%; border: 1px @p(dashed, solid, double) hsl(@rn(255), 70%, @rn(60, 90%)); border-bottom-color: transparent; border-left-color: transparent; transform: rotate(@rn(-720deg, 720deg)) scale(@rn(.8, 1.2, 3)); </css-doodle>
效果如下:
当然,每一次随机,都会是不一样的结果:
CodePen Demo -- CSS doodle - CSS Pattern7
好吧,我个人想象力有限,大家可以自行找到任一 DEMO,Fork 后自己去尝试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你有帮助 :)
想 Get 到最有意思的 CSS 资讯,千万不要错过我的公众号 -- iCSS前端趣闻 😄
更多精彩 CSS 技术文章汇总在我的 Github -- iCSS ,持续更新,欢迎点个 star 订阅收藏。
如果还有什么疑问或者建议,可以多多交流,原创文章,文笔有限,才疏学浅,文中若有不正之处,万望告知。
The text was updated successfully, but these errors were encountered:
赞👍
Sorry, something went wrong.
No branches or pull requests
在平时,我非常喜欢利用 CSS 去构建一些有意思的图形。
我们首先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首先,假设我们实现一个 10x10 的格子:
此时,我们可以利用一些随机效果,优化这个图案。譬如,我们给它随机添加不同的颜色:
虽然利用了随机,随机填充了每一个格子的颜色,看着有那么点意思,但是这只是一幅杂乱无章的图形,并没有什么艺术感。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里的随机属于完全随机,属于一种白噪声。
什么是白噪声?
噪声(Noise)实际上就是一个随机数生成器。
那么,什么是白噪声呢?如果从程序员的角度去理解的话,可以理解为我们在 JavaScript 中使用的
random()
函数,生成的数大致在 0~1 内是完全随机的。而噪声的基础是随机数,譬如我们给上述的图形每一个格子添加了一个随机颜色,得到的就是一幅杂乱无章的图形块,没有太多美感可言。
因为,利用白噪声产生的图形,看起不自然,也不太具备美感。
观察现实生活中的自然噪声,它们不会长成上面的样子。例如木头的纹理、山脉的起伏,它们的形状是趋于分形状(fractal)的,即包含了不同程度的细节,这些随机的成分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和显然,白噪声没有做到这一点。
柏林噪声
这样,我们就自然而然的引入了柏林噪声。
Perlin 噪声 ( Perlin noise ) 指由 Ken Perlin 发明的自然噪声生成算法。
在介绍它之前,我们先看看,上述的图形,如果我们不使用白噪声(完全随机),而是使用柏林噪声,会是什么样子呢?
它可能是这样:
这里我制作了一张动图,大家可以感受下,每次点击都是一次利用了柏林噪声随机,赋予每个格子不同随机颜色的结果:
可以看到,利用柏林噪声随机效果产生的图形,彼此之间并非毫无关联,它们之间的变化是连续的,彼此之间并没有发生跳变。这种随机效果,类似于自然界中的随机效果,譬如上面说的,木头纹理、山脉起伏的变化。
上面说的,噪声实际上就是一个随机数生成器。而这里:
具体的实现方式在这里 Improved Noise reference implementation,可以看看,源码其实不是很多:
当然,本文不是专门来论述柏林噪声如何实现的,上述代码谁看了都头大。我们只需要知道,我们可以借助柏林噪声去构建更有规律的图形效果。让我们的图形更具美感。
利用 CSS-doodle,在 CSS 中利用柏林噪声
那么,在 CSS 中我们如何去使用柏林噪声呢?
一种方式是找一些现成的库,譬如 p5.js 里面的
noise
函数。当然,这里,我习惯使用 CSS-doodle,这个 CSS 图形构建库我在多篇文章中已经都有介绍过。
简单而言,CSS-doodle 它是一个基于 Web-Component 的库。允许我们快速的创建基于 CSS Grid 布局的页面,并且提供各种便捷的指令及函数(随机、循环等等),让我们能通过一套规则,得到不同 CSS 效果。可以简单看看它的主页 -- Home Page of CSS-doodle,只需要 5min 也许就能快速上手。
譬如上述的图形,它的全部代码:
没错,只需要这么寥寥几句,就可以勾勒出这样一幅图案:
CSS Pattern -- CSS Doodle
简单解释下:
css-doodle
是基于 Web-Component 封装的,基本所有的代码都写在<css-doodle>
标签内,当然也可以写一些原生 CSS/JavaScript 辅助grid="10x10"
即可生成一个 10x10 的 Grid 网格,再配合@size: 50vmin
,表示生成一个宽高大小为50vmin
的 10x10 Grid 网格布局,其中gap: 1px
表示 Gird 网格布局的 gapbackground: hsl(@rn(255, 1, 2), @rn(10%, 90%), @rn(10%, 90%))
,这里即表示对每个 grid item 赋予背景色,其中@rn()
,就是最核心的部分,利用了柏林噪声算法,有规律的将背景色 map 到每一个 grid 上当然,最新的 CSS-doodle 文档上暂时还查不到
@rn()
function 的用法。为此我特意请假了下该库的作者袁川老师。得到的回复是,官网近期会重构,所以目前没有更新最新的语法。同时,
@rn()
的实现使用的就是柏林噪声的实现。同时,函数相当于是类似 p5.js 里面的 noise 函数同时做了 map,map 到前面函数参数设定的 from 到 to 范围内。这里的
@rn()
柏林噪声随机会根据 Grid 网格,Map 到每一个网格上,使之相邻的 Grid item 之间的值,存在一定的关联。举个栗子,我们有个 10x10 的 Grid 布局,给其每个 Grid item,添加一个伪元素,伪元素的内容,使用
@r(100)
进行填充,注意,@r()
函数是没有规律的完全随机,那么生成的数字大概是这样的:可以看到,它们每个各自之间的数字,是完全随机毫无关联的。
如果我们使用有关联的柏林噪声随机呢?使用
@rn(100)
填充每个格子的话,大概是这样:观察一下,很容易发现,相邻的盒子之间,或者多个连续的格子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这就使得,我们利用它创造出来的图形,会具备一定的规律。
可以简单看看源码的实现,当前,前提是你需要对 CSS-doodle 的用法有一定的了解:
语法大概是
@rn(from, to, frequency, amplitude)
,其中from
、to
表示随机范围,而frequency
表示噪声的频率,amplitude
表示噪声的振幅。这两个参数可以理解为控制随机效果的频率和幅度。其中
new Perlin(shuffle)
即运用到了柏林噪声算法。Show Time
OK,上文介绍了很多与噪声和 CSS-doodle 相关的知识,下面我们回归 CSS,回归本文的主体。
在上述图形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再添加上随机的
scale()
、以及skew()
。如果是完全随机的话,代码是这样的:上述代码表示的是一个 20x20 的 Grid 网格,每个 Grid item 都设置了完全随机的背景色、
scale()
以及skew()
。当然,这里我们用的是@r()
而不是@rn()
,每个格子的每个属性的随机,没有任何的关联,那么我们会得到这样一幅图案:好吧,这是什么鬼,毫无美感可言。我们只需要在上述代码的基础上,将普通的完全随机,改为柏林噪声随机
@rn()
:此时,就能得到完全不一样的效果:
这是由于,每个 Grid item 的随机效果,都基于它们在 Grid 布局中的位置,彼此存在关联,这就是柏林噪声随机的效果。
我可以再添加上
hue-rotate
动画:看看效果,并且,在 CSS-doodle 中,由于随机效果,每次刷新,都可以得到不一样的图案:
CSS Doodle - CSS Pattern2
当然,这个样式还可以搭配各式各样其他的 idea,像是这样:
CSS Doodle - CSS Pattern 3
又或者是这样:
CSS Doodle - CSS Pattern 4
emmm,又或者这样:
CSS Doodle - CSS Pattern 5
是的,我们可以把柏林噪声随机应用在各种属性上,我们可以放飞想象,去尝试各种不一样的搭配。下面这个, 就是把柏林噪声运用在点阵定位上:
CodePen Demo -- CSS Doodle - CSS Pattern6
亦或者配合运用在
transform: rotate()
上:效果如下:
当然,每一次随机,都会是不一样的结果:
CodePen Demo -- CSS doodle - CSS Pattern7
好吧,我个人想象力有限,大家可以自行找到任一 DEMO,Fork 后自己去尝试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最后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你有帮助 :)
想 Get 到最有意思的 CSS 资讯,千万不要错过我的公众号 -- iCSS前端趣闻 😄
更多精彩 CSS 技术文章汇总在我的 Github -- iCSS ,持续更新,欢迎点个 star 订阅收藏。
如果还有什么疑问或者建议,可以多多交流,原创文章,文笔有限,才疏学浅,文中若有不正之处,万望告知。
The text was updated successfully, but these errors were encount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