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读者之前有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那就更好了,没有也没关系,socket编程非常容易上手。但本教程主要偏向实践,不会详细讲述计算机网络协议、网络编程原理等。想快速入门可以看以下博客,讲解比较清楚、错误较少:
要想打好基础,抄近道是不可的,有时间一定要认真学一遍谢希仁的《计算机网络》,要想精通服务器开发,这必不可少。
首先在服务器,我们需要建立一个socket套接字,对外提供一个网络通信接口,在Linux系统中这个套接字竟然仅仅是一个文件描述符,也就是一个int
类型的值!这个对套接字的所有操作(包括创建)都是最底层的系统调用。
在这里读者务必先了解什么是Linux系统调用和文件描述符,《现代操作系统》第四版第一章有详细的讨论。如果你想抄近道看博客,C语言中文网的这篇文章讲了一部分:socket是什么?套接字是什么?
Unix哲学KISS:keep it simple, stupid。在Linux系统里,一切看上去十分复杂的逻辑功能,都用简单到不可思议的方式实现,甚至有些时候看上去很愚蠢。但仔细推敲,人们将会赞叹Linux的精巧设计,或许这就是大智若愚。
#include <sys/socket.h>
int sock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 第一个参数:IP地址类型,AF_INET表示使用IPv4,如果使用IPv6请使用AF_INET6。
- 第二个参数:数据传输方式,SOCK_STREAM表示流格式、面向连接,多用于TCP。SOCK_DGRAM表示数据报格式、无连接,多用于UDP。
- 第三个参数:协议,0表示根据前面的两个参数自动推导协议类型。设置为IPPROTO_TCP和IPPTOTO_UDP,分别表示TCP和UDP。
对于客户端,服务器存在的唯一标识是一个IP地址和端口,这时候我们需要将这个套接字绑定到一个IP地址和端口上。首先创建一个sockaddr_in结构体
#include <arpa/inet.h> //这个头文件包含了<netinet/in.h>,不用再次包含了
struct sockaddr_in serv_addr;
bzero(&serv_addr, sizeof(serv_addr));
然后使用bzero
初始化这个结构体,这个函数在头文件<string.h>
或<cstring>
中。这里用到了两条《Effective C++》的准则:
条款04: 确定对象被使用前已先被初始化。如果不清空,使用gdb调试器查看addr内的变量,会是一些随机值,未来可能会导致意想不到的问题。
条款01: 视C++为一个语言联邦。把C和C++看作两种语言,写代码时需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写C还是C++。如果在写C,请包含头文件
<string.h>
。如果在写C++,请包含<cstring>
。
设置地址族、IP地址和端口:
serv_ad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_addr.sin_addr.s_addr = inet_addr("127.0.0.1");
serv_addr.sin_port = htons(8888);
然后将socket地址与文件描述符绑定:
bind(sockfd, (sockaddr*)&serv_addr, sizeof(serv_addr));
为什么定义的时候使用专用socket地址(sockaddr_in)而绑定的时候要转化为通用socket地址(sockaddr),以及转化IP地址和端口号为网络字节序的
inet_addr
和htons
等函数及其必要性,在游双《Linux高性能服务器编程》第五章第一节:socket地址API中有详细讨论。
最后我们需要使用listen
函数监听这个socket端口,这个函数的第二个参数是listen函数的最大监听队列长度,系统建议的最大值SOMAXCONN
被定义为128。
listen(sockfd, SOMAXCONN);
要接受一个客户端连接,需要使用accept
函数。对于每一个客户端,我们在接受连接时也需要保存客户端的socket地址信息,于是有以下代码:
struct sockaddr_in clnt_addr;
socklen_t clnt_addr_len = sizeof(clnt_addr);
bzero(&clnt_addr, sizeof(clnt_addr));
int clnt_sockfd = accept(sockfd, (sockaddr*)&clnt_addr, &clnt_addr_len);
printf("new client fd %d! IP: %s Port: %d\n", clnt_sockfd, inet_ntoa(clnt_addr.sin_addr), ntohs(clnt_addr.sin_port));
要注意和accept
和bind
的第三个参数有一点区别,对于bind
只需要传入serv_addr的大小即可,而accept
需要写入客户端socket长度,所以需要定义一个类型为socklen_t
的变量,并传入这个变量的地址。另外,accept
函数会阻塞当前程序,直到有一个客户端socket被接受后程序才会往下运行。
到现在,客户端已经可以通过IP地址和端口号连接到这个socket端口了,让我们写一个测试客户端连接试试:
int sock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struct sockaddr_in serv_addr;
bzero(&serv_addr, sizeof(serv_addr));
serv_ad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_addr.sin_addr.s_addr = inet_addr("127.0.0.1");
serv_addr.sin_port = htons(8888);
connect(sockfd, (sockaddr*)&serv_addr, sizeof(serv_addr));
代码和服务器代码几乎一样:创建一个socket文件描述符,与一个IP地址和端口绑定,最后并不是监听这个端口,而是使用connect
函数尝试连接这个服务器。
至此,day01的教程已经结束了,进入code/day01
文件夹,使用make命令编译,将会得到server
和client
。输入命令./server
开始运行,直到accept
函数,程序阻塞、等待客户端连接。然后在一个新终端输入命令./client
运行客户端,可以看到服务器接收到了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并成功连接。
new client fd 3! IP: 127.0.0.1 Port: 53505
但如果我们先运行客户端、后运行服务器,在客户端一侧无任何区别,却并没有连接服务器成功,因为我们day01的程序没有任何的错误处理。
事实上对于如socket
,bind
,listen
,accept
,connect
等函数,通过返回值以及errno
可以确定程序运行的状态、是否发生错误。在day02的教程中,我们会进一步完善整个服务器,处理所有可能的错误,并实现一个echo服务器(客户端发送给服务器一个字符串,服务器收到后返回相同的内容)。
完整源代码:https://github.com/yuesong-feng/30dayMakeCppServer/tree/main/code/day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