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84 lines (42 loc) · 1.97 KB

CHANGES.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84 lines (42 loc) · 1.97 KB

V4版本(v4分支)

版本特性

  • 将逻辑层与传输层之间的部分抽象为Processor

  • 添加UDP/HTTP协议支持

  • Peer及Session使用接口查询方式使用模块接口

  • 鼓励直接使用回调+Golang的类型分支高效处理消息

  • 新增proc.SyncReceiver,让Peer可以同步接收消息

变化及修改

  • 现在使用NewPeer统一按类型创建Peer

  • msglog现在不再是一个Processor,而只是函数库

  • Codec接口的对象参数变为interface{},以前是[]byte

  • Codec接口现在需要实现MimeType

  • RegisterMessage现在由proc包的MessageDispatcher对象提供,可选支持

V3版本(v3分支)

版本特性

  • 全面使用Handler处理封包接收,发送, 解析, 日志, RPC等结构

  • 新增编码器扩展, 支持混合编码器

  • 新增socket的各种属性设置, 超时处理等

  • 新的计时器api

  • 新增WebSocket支持

  • 底层采用性能更高的纯二进制协议进行错误及rpc消息传输

变化及修改

  • 底层去除Protobuf协议依赖(依然支持Protobuf)

  • 大幅降低底层内存分配, GC降低后, benchmark IOPS提升

  • 现在使用cellnet.RegisterMessage注册消息, 回调参数统一为*Event

  • 去除RPC包装, 解包封包的重复代码. 封包变小

  • 编码解码过程放到线程中处理, 提升性能

V2版本(v2分支)

版本特性

  • 实现单线程逻辑时, 全局只有1个EventQueue. 而不是一个Peer一个Queue

  • EventDispatcher处理回调

  • 处理DB, Timer等不依赖Dispatcher(Peer)逻辑时, 在Post时, Dispatcher可以指定nil, 通过data的函数得到异步返回

  • 去掉MongoDB支持

变化及修改

  • 去掉V1中的EventPipe

  • V1中的EventQueue被拆成EventDispatcher及新的EventQueue

  • 新的EventQueue实现了EventPipe的一部分功能

  • 调整EventQueue的Post命名及DelayPost的参数

  • 去掉PeerEvent支持

  • socket.RegisterEventMessage改为socket.RegisterMessage

  • 例子/测试用例使用sample文件夹命名

V1版本(v1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