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26 lines (15 loc) · 3.03 KB

shan-dao-da-shi-wei-fang-lu-shan.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26 lines (15 loc) · 3.03 KB

問:一般《善導大師傳》,都曾提到善導大師曾經前往廬山瞻仰慧遠大師的遺風,而慧淨法師所撰述的《善導大師略傳》,卻未予提及,何故?

**答:**被南宋時代天台宗之僧人推舉為中國淨土宗初祖的慧遠大師,生於西元334年,乃魏晉時代高僧,受到後世淨土行者高度的崇敬是在中唐以後。特別是宋代的淨土行者比較追慕慧遠大師之高風。與這相反的,對於從曇鸞大師到道綽、善導等,一貫相承、次第開展的淨土教理與修習方法,可謂與慧遠大師毫無淵源。

當然,善導大師曾深入禪定的念佛三昧,也曾撰述一部《般舟讚》,不無共通點;然而對慧遠大師的關注,在善導大師五部九卷的著作中,未曾出現。

若論慧遠大師並未有關淨土教理的系統著作,至於其淨土修行方法,猶如《觀經》要門,係以息慮凝心的觀想為中心的般舟三昧。然而,這種方法是難行道而非易行道,姑不論後代,即當代修持的行者亦不多見,成就者更少。故慧遠大師往生(西元416年)之後,無人繼承其法,直到唐初二百多年間,他的淨土思想與修行方法對當時淨土行者並沒有多大影響,也沒有廣泛傳開,亦即在淨土一系中,至唐初時仍然沒沒無聞。因此,唐初迦才大師在《淨土論·序》中說:「上古之先匠,遠法師、謝靈運等,雖以僉期西境,終是獨善一身;後之學者,無所承習。」

有關善導大師尋訪廬山的記載,只有宋代的王古居士所寫的《新修往生傳》下卷之〈善道傳〉,其文說:「欣慧遠法師勝躅,遂往廬山,觀其遺範,乃豁然增思。」在這之前的任何有關傳記全無記載。因此所謂善導大師尋訪廬山一事,在史實上可信性很薄弱,這或許是在中唐以後,淨土行者對慧遠大師的崇拜逐漸擴大,因而善意地拉近慧遠流與善導流的接觸所產生。

善導大師傳記最為可靠的是與善導大師同時代的道宣大師所寫《續高僧傳·善導傳》與時代相近的少康《瑞應刪傳》。

前者記載說:

  近有山僧善導者,周遊寰寓,求訪道津,行至西河,遇道綽禪師,唯行念佛,彌陀淨業。既入京師廣行此化,寫《彌陀經》數萬卷,士女奉者,其數無量。

後者記載說:

  唐朝善導禪師,姓朱,泗州人也。少出家,時見西方變相,歎曰:「何當託質蓮臺,棲神淨土。」及受具戒,妙開律師,共看《觀經》,悲喜交歎,乃曰:「修餘行業,迂僻難成;唯此觀門,定超生死。」遂至綽禪師所。

善導大師傳記雖多,但以前二傳最為信實可靠,宋朝以後之傳記,則大多搨襲宋人所寫的《淨土往生傳》與《新修往生傳》,此二傳離大師已有四百年之久,其可靠性總不如與善導大師同時代或時代相近之作者所撰的《續高僧傳》與《瑞應刪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