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read every piece of feedback, and take your input very seriously.
To see all available qualifiers, see our documentation.
Have a question about this project? Sign up for a free GitHub account to open an issue and contact its maintainers and the community.
By clicking “Sign up for GitHub”,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and privacy statement. We’ll occasionally send you account related emails.
Already on GitHub?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审视产品、团队、市场 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坑 关于带团队的理解
寻找早中期公司机会时,一般是从产品、团队、市场三个方面来考察这个公司、项目是否可靠可行。三个方面的情况都需要自己亲自勘察。
比如初创团队和创始人。除了单独和他面谈,通过他对这个市场的分析,对产品的规划等了解1、公司业务的情况;2、了解这个人对整个行业的理解;3、分析人物性格,做事风格。同时也需要多从行业人士或者其他人的角度来了解这些初创团队,特别是创始人。因为创始人在初创公司太重要,如果多人做决定,出现妥协的情况就会容易导致没有人来负责;所以一般是必须有一个一锤定音的人,一般就是创始人。如果创始人(或者ceo)对行业了解不深(很多互联网从业者有很好的背景,打着互联网+的名号杀入其他行业),请做好碰多次壁的准备。同时从面谈来分析一个人毕竟有限且容易被误导,从事偏运营的人说话易满,很容易被鼓舞;从事偏技术的人说话很实在,很多人有货说不出来。所以听运营讲话要听一半信一半,听技术出身的人讲可以适当放大一下。
不太清楚其他公司的情况,反正我们当时公司的情况到中后期,产品负责人调去负责供应链,然后又调去负责各地城市站, 运营。技术负责人负责产品线。下面的人的工作职责也变化很快。当然创业公司业务线不断调整变化我没什么意见,但是人员职责变动太快导致了一个问题:员工没有负责任的心态,同时成就感不强,渐渐的就会失去工作积极性。
从2015年3月成立时候15个人左右,到A轮9月份融完资80多人,到2016年1月最高140多人。团队扩张速度不可谓不快,但是相应的业务其实没有跟上,我理解天使轮应该是提出方向,组建团队,开始业务模式的时期;A轮应该是模式验证时期;B轮是模式验证清晰,开始业务复制时期;C、D轮开始业务扩展盈利时期。但是我们在A轮的时候就把自己定位成B轮之后了,业务模式还处在验证时期,最多的时候开了北上广深、武汉、西安、成都、重庆八个城市站。每个城市的具体情况不同,自身产品流程有待验证,各城市沟通麻烦。最终的结果就是产品方向还在不断的调整,各城市也跟不上,一个一个裁掉城市站,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成本。
核心团队人员不可谓不豪华,核心团队都是BAT等各大互联网巨头背景出身的人,大数据,亿万流量,行业分析都是得心应手。但是落到具体执行上面,经常开会结论没有具体方案,结论是大家好好干,技术做好技术,运营用心服务用户。其实创业公司很多底层员工经验不够丰富,这样的结论让大家很懵逼。作为老大,leader不仅需要定好方向,同时需要定好执行的步骤,要下面的员工按照分解的工作,定好deadline一步一步的做。 那我们公司之前的例子: 市场总监招过4个,两个贪污,一个无所事事,一个异地办公,沟通麻烦。 hr总监之前和公司闹掰了,赔了不少钱。
天使轮500万,A轮3000万,一年半全部用完,主要花在了市场推广方面。一次市场补贴几百万,朋友圈广告100万,mp广告100万,各种地推,各种营销补贴。 这个还是我上面说的,应该是在B轮后,产品模式验证清晰了之后才应该有的动作,没验证清晰之前盲目扩张,补贴的时候看着数据噌噌噌的往上涨,很开心呀, 结果一没补贴,数据全掉了。因为没有达到用户痛点,用户是来领补贴的,没有补贴当然就流失了。 其实创业过程中,现金流真的很重要,有钱可以让你撑到最后,即使到那个时候还没有盈利,谁撑到了最后谁就是赢家。例子太多了,我们楼上有一家公司,A轮的钱到账了一分钱没用存到银行,我们天使轮、A轮的前都快花完的时候,楼上融了B轮,A轮的钱还没动。至少说明了,真正找到用户的痛点得产品是不需要花那么多冤枉钱的。通过广告的方式烧钱只能得到一时的繁荣,后面都是在裸泳。
我理解的带团队,一是把自己高效的工作方式流程化、标准化,让团队的工作效率都要得到提成,让团队的战斗力大大增强;二是解决团队中每个人员的难处,包括工作难题、生活问题、待遇,只有你真正关心大家,大家才会死心塌地的干活,团队才有凝聚力;三事信息的传递上,作为一个中间干部,需要对上下级做合适的信息传递。上面传达的压力需要分解成有计划有步骤的工作安排,下面的功劳需要向上面及时反应,让团队都知道;有一点非常重要,如果团队中有人出了问题,leader一定不要让他站出来,二是首先自己扛下来。
The text was updated successfully, but these errors were encountered:
貌似LZ还没写完,不过现在写的这一些很实在。 已订阅,持续关注学习中....
Sorry, something went wrong.
@datochan 不着急,慢慢来
楼主的内容确实比较实在,两点想法: 1.团队不一定要特别豪华,关键要团结,想做事。一群牛逼的人在一起不好好合作还不如一堆团结的穷兄弟。 2.企业如果没有持续造血能力,再多的融资也不够烧的。想要做大做强的企业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如何打造护城河,让对手难以进入。但现实是,如果没有特别的商业模式和核心技术,BAT很容易培植出一个竞争对手。所以总归很难啊
No branches or pull requests
创业一年半总结
寻找早中期公司机会时,一般是从产品、团队、市场三个方面来考察这个公司、项目是否可靠可行。三个方面的情况都需要自己亲自勘察。
比如初创团队和创始人。除了单独和他面谈,通过他对这个市场的分析,对产品的规划等了解1、公司业务的情况;2、了解这个人对整个行业的理解;3、分析人物性格,做事风格。同时也需要多从行业人士或者其他人的角度来了解这些初创团队,特别是创始人。因为创始人在初创公司太重要,如果多人做决定,出现妥协的情况就会容易导致没有人来负责;所以一般是必须有一个一锤定音的人,一般就是创始人。如果创始人(或者ceo)对行业了解不深(很多互联网从业者有很好的背景,打着互联网+的名号杀入其他行业),请做好碰多次壁的准备。同时从面谈来分析一个人毕竟有限且容易被误导,从事偏运营的人说话易满,很容易被鼓舞;从事偏技术的人说话很实在,很多人有货说不出来。所以听运营讲话要听一半信一半,听技术出身的人讲可以适当放大一下。
不太清楚其他公司的情况,反正我们当时公司的情况到中后期,产品负责人调去负责供应链,然后又调去负责各地城市站, 运营。技术负责人负责产品线。下面的人的工作职责也变化很快。当然创业公司业务线不断调整变化我没什么意见,但是人员职责变动太快导致了一个问题:员工没有负责任的心态,同时成就感不强,渐渐的就会失去工作积极性。
从2015年3月成立时候15个人左右,到A轮9月份融完资80多人,到2016年1月最高140多人。团队扩张速度不可谓不快,但是相应的业务其实没有跟上,我理解天使轮应该是提出方向,组建团队,开始业务模式的时期;A轮应该是模式验证时期;B轮是模式验证清晰,开始业务复制时期;C、D轮开始业务扩展盈利时期。但是我们在A轮的时候就把自己定位成B轮之后了,业务模式还处在验证时期,最多的时候开了北上广深、武汉、西安、成都、重庆八个城市站。每个城市的具体情况不同,自身产品流程有待验证,各城市沟通麻烦。最终的结果就是产品方向还在不断的调整,各城市也跟不上,一个一个裁掉城市站,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成本。
核心团队人员不可谓不豪华,核心团队都是BAT等各大互联网巨头背景出身的人,大数据,亿万流量,行业分析都是得心应手。但是落到具体执行上面,经常开会结论没有具体方案,结论是大家好好干,技术做好技术,运营用心服务用户。其实创业公司很多底层员工经验不够丰富,这样的结论让大家很懵逼。作为老大,leader不仅需要定好方向,同时需要定好执行的步骤,要下面的员工按照分解的工作,定好deadline一步一步的做。
那我们公司之前的例子:
市场总监招过4个,两个贪污,一个无所事事,一个异地办公,沟通麻烦。
hr总监之前和公司闹掰了,赔了不少钱。
天使轮500万,A轮3000万,一年半全部用完,主要花在了市场推广方面。一次市场补贴几百万,朋友圈广告100万,mp广告100万,各种地推,各种营销补贴。
这个还是我上面说的,应该是在B轮后,产品模式验证清晰了之后才应该有的动作,没验证清晰之前盲目扩张,补贴的时候看着数据噌噌噌的往上涨,很开心呀, 结果一没补贴,数据全掉了。因为没有达到用户痛点,用户是来领补贴的,没有补贴当然就流失了。
其实创业过程中,现金流真的很重要,有钱可以让你撑到最后,即使到那个时候还没有盈利,谁撑到了最后谁就是赢家。例子太多了,我们楼上有一家公司,A轮的钱到账了一分钱没用存到银行,我们天使轮、A轮的前都快花完的时候,楼上融了B轮,A轮的钱还没动。至少说明了,真正找到用户的痛点得产品是不需要花那么多冤枉钱的。通过广告的方式烧钱只能得到一时的繁荣,后面都是在裸泳。
我理解的带团队,一是把自己高效的工作方式流程化、标准化,让团队的工作效率都要得到提成,让团队的战斗力大大增强;二是解决团队中每个人员的难处,包括工作难题、生活问题、待遇,只有你真正关心大家,大家才会死心塌地的干活,团队才有凝聚力;三事信息的传递上,作为一个中间干部,需要对上下级做合适的信息传递。上面传达的压力需要分解成有计划有步骤的工作安排,下面的功劳需要向上面及时反应,让团队都知道;有一点非常重要,如果团队中有人出了问题,leader一定不要让他站出来,二是首先自己扛下来。
The text was updated successfully, but these errors were encount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