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 2 月 26 日,福布斯公布“30 岁以下青年领袖榜单”。这位从互联网创业大潮中脱颖而出的中国科技“男神”,在 28 岁时凭“刷脸”一举刷进了福布斯,他就是旷视科技的创始人兼 CEO 印奇。
印奇究竟有多 Niubolity 呢?容小编为你一一道来:
- 23 岁他创办旷视科技,6 年估值超过 20 亿美元,还曾拿下郭台铭旗下的鸿海集团、建银国际超过 1 亿美元的 C 轮融资。
此外,他还开发出了世界上最顶尖的人脸识别技术,人脸识别概率为 97.27%,比 Facebook 的 97.25% 还高!就连 Facebook 董事局主席扎克伯格都对他甘拜下风……
如此牛逼的人物,小编百度百科了下,发现简介居然只有短短几行字! 真心太低调了!不怕别人厉害,就怕厉害的人还比你低调!今天小编就来扒一扒既牛逼又低调的印奇的人生。
--------------------- 正事分割线 ---------------------
1988 年,印奇出生于安徽芜湖 。他 3 岁学习书法,4 岁学乒乓球,6 岁开始踢足球。8 岁那年,印奇看到一本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从此,无可救药地迷上了数学。
2000 年,印奇拿着一叠稿纸找到数学老师,“任一大于 2 的偶数可以写成两个质数之和,这是论证过程。”数学老师大吃一惊,要知道,当时印奇只有 12 岁,刚刚上小学六年级。
数学好,物理就好。初中,印奇已经开始自学高中物理,并对光电效应方程、狭义相对论有了浓厚的兴趣。
从中学时代开始,印奇的人生一路开挂,“学霸人设”展露无遗。
2003 年,他以芜湖市中考“裸分状元,考入芜湖市一中省理科实验班;高一时,他曾作为全国首届百名“航空少年”,到北京参加航空百年系列庆祝活动;高二时参加全国物理竞赛,拿下了省二等奖,与第一名仅差 1 分。
此外,印奇在班级担任物理课代表,在物理方面尤其突出。曾经获过芜湖市航天模型大赛的一等奖、芜湖市科技活动一等奖、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三等奖。
除了智商高,他也是一位高情商的大男孩,担任班级篮球队队长、校辩论赛策划兼主力队员。书法、篮球、足球、乒乓球样样玩得转。
2006 年,印奇高中还没毕业便被清华大学相中,成为清华自主招生名额中的一员。印奇不仅通过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考试,还以 680 多分的高分顺利进入清华自动化专业学习,并入选该校计算机科学实验班。该实验班是由美国图灵奖得主、享誉世界的姚期智院士于 2005 年创办,“25 门专业核心课程全部采用英文授课。”
在多年前走进清华大学的那一刻,印奇绝对想不到自己会成为一名创业者。那时,成为一名顶尖的计算机专家才是他最大的梦想。
正是在“姚班”,印奇结识了在他创业历程中的最重要的两位小伙伴——唐文斌和杨沐。恰恰就是当年的这三位少年极客,造就了如今人脸识别技术的翘楚——旷视科技。
与印奇一样,唐文斌与杨沐都是疯狂的计算机极客,“可以不吃饭,不睡觉,但是一天不编程就难受。”两人也是信息学的霸主,从初中到高中,一路获得无数的编程比赛一等奖,更是斩获过国际信息编程奥林匹克竞赛的金牌。而且,唐文斌一入清华,就成为清华信息学奥林匹克的总教练,一担任就是 7 年。
年龄相仿,性格相投,三人很快就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不久之后,印奇在艾海舟教授的支持下,得到了一个去微软亚洲研究院实习的机会。
要知道,微软亚洲研究院在第一任院长李开复博士的带领下,5 年就成长为世界上最权威的计算机研究机构,“仅仅 2004 年前 10 个月,就在国际顶级刊物《计算机联合杂志》、《世界科学》等发表论文 28 篇,提出了 49 项专利申请。”
所以,一听说是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实习机会,印奇立马屁颠屁颠就去了。
前前后后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待了 4 年多,印奇深度参与到微软的人脸识别项目中。这四年的经历让印奇逐步认识到,一旦人脸识别的图像搜索技术有了关键的突破,消费级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及智能家居等将马上成为现实,“那将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所以,印奇决定创业。
“我要在这个领域做出点成就”。印奇将自己的想法告知好友唐文斌与杨沐,两人一听也是激动不已。就这样,2011 年 10 月,三人成立了旷视科技。
“创业者,就是要做别人想但不敢去做的事情。”当时的人脸识别可是最前沿的研究领域,具有极高的门槛,除了微软、谷歌,Facebook 等大公司外,没有几个公司敢进入。但印奇最终还是选择了孤注一掷。
创立之初,印奇他们设下了这样的目标:致力于从人工智能技术出发研制“机器之眼”,用它来读懂世界。
2012 年,印奇三人走上“创造”之旅。当时为了参加学校的挑战杯创业比赛,印奇他们研制出了一款体感互动游戏《乌鸦来了》,玩家可以通过摇晃头部控制游戏里的稻草人,拦截从天而降偷食的乌鸦。技术上是通过手机的前置摄像头拍摄玩家的身体运动,通过人脸识别和人脸追踪等视觉识别算法判断人物的运动姿势,从而操控游戏中的角色。
靠着这款游戏,印奇他们拿到了比赛冠军。而且让印奇他们意外的是,《乌鸦来了》游戏竟然冲到了中国区苹果 App Store 游戏排行榜的前五名。
然而,几个创业路上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并未从光鲜的成绩中获得满足。尽管下载量表现不俗,但这款游戏仅仅给他们带来了几千元的盈利收入,他们很快意识到,其实以技术起家、对游戏市场无甚了解而又并非游戏热衷者的他们,并不适合做一家游戏公司。
就在此时,一个爆炸性消息传来,Facebook 以高达 1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以色列一家成立不满一年的人脸识别公司。印奇惊呆了,“人脸识别竟然这么值钱,我们不是捧着金饭碗要饭吗?”他迅速冲回办公室,大声呐喊,“马上停止游戏开发,杀回老本行,把人脸识别技术搞上去!”
不过,人脸识别包括软件、硬件两部分。虽然团队的核心算法堪称天下一绝,不过,对于硬件技术,没有几个人明白,而不能处理好前端的图像采集,即使核心算法再好,最终的效果也要大打折扣。
于是, 2013 年,印奇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深造,攻读 3D 相机方向博士学位。那段时间,他一个人在曼哈顿连轴转。白天上课,晚上与唐文斌、杨沐召开电话会议,“研发重点、人才招聘、策划方案。”由于与国内存在时间差,经常一搞就到凌晨两三点,第二天还得精神抖擞去上课。
在IT圈内,苹果走的是封闭生态,“所有的 APP,都在苹果商店的生态圈子存活。”而谷歌走的是开放生态,“通过开源技术吸引更多的加盟者。”印奇选择了第二种,“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为此,他搭建了一个“技术—产品—数据”的生态循环链,即通过搭建 Face++ 云平台,展示公司的技术和品牌,同时,借助于平台上用户的人脸数据,,进一步提升识别技术。
最难的是搭建云平台,因为都是前沿的东西,能够借鉴的案例不多,只能边做边看。好在三人之前积累了一套完整的算法以及七、八项专利,剩下的就是各司其职,“印奇主攻视觉识别,唐文斌搞定图像搜索,而杨沐则负责系统架构与数据挖掘。”
经过不断努力,Face++ 云平台终于搞定。
不过,还未毕业,印奇便中断博士学业,回国继续创业。
“我出去就是为了弥补欠缺的技术,更好地创业,所以学到后就回国了。我不太喜欢在美国工作。西方人习惯线性思维,把很多东西变得标准化,包括对于优秀的定义。我很多朋友在顶级投行,从着装到生活方式都非常相似。我更想自由一些。而且中国更热闹,西方的生活有时候也挺无聊的。”
如今,Face++ 平台涉及了 1 亿人的刷脸,图库数量超越 10 亿张,总调用量超过 60 亿次,合作的 APP 有 1.5 万,活跃的开发者超过 2.4 万人。
2016 年 11 月,富士康、建银国际参与了 1 亿美元的 C 轮融资,旷视科技的估值已经达到了惊人的 20 亿美元。
仅用6年时间,印奇就跻身于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独角兽”公司。
尽管印奇本人的大名尚且没有广为人知,但旷视研发的人脸识别系统,却早已在祖国大江南北,乃至全球得以生根发芽。
2015 年 3 月 16 日的德国汉诺威IT博览会上,在发表完主旨演讲后,马云特意为德国总理默克尔与中国副总理马凯这两位贵宾,演示了蚂蚁金服的 Smile to Pay 扫脸技术,并当场刷自己的脸给嘉宾买礼物!
马云通过“刷脸”支付在淘宝购买了一枚 1948 年的汉诺威纪念邮票。这其中支付宝所用的人脸识别模块,正是作为阿里巴巴战略合作伙伴的旷视科技(Face++)所开发。
2015 年 12 月举办的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旷视科技更是为大会安保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极高的识别率,是旷视真正能够引领潮流的法宝。
“Facebook 的人脸识别率是 97.25%,我们的识别率是……97.27%!比 Facebook 还要略高一点!”当时,在看到电脑屏幕上显示的这一结果后,唐文斌、印奇和杨沐几个小伙子忍不住击掌相庆。
全球领先的识别精准度背后,有旷视科技的真正杀手锏,一种被印奇描述为“类人脑神经元算法”的深度学习算法。通过这种技术框架,他们可以用大规模的数据对算法进行“训练”,分析的数据对象越多,系统的计算、识别结果就会越来越精确。
“刷脸”完成的那一瞬间,背后其实是非常复杂的整套技术:
-
第一步进行人脸检测,从镜头中找到人脸;
-
第二步为关键点检测,在已经确定的人脸位置处,找准眉眼、耳鼻等脸部轮廓的关键点,为进一步的分析作准备;
-
第三步,则是基于大规模数据的人脸识别,弄清“这是谁”。
对识别技术的未来,印奇和小伙伴们还有着更为远大的规划。从识别人脸出发,进而识别万物,再进而实现真实物理场景的数据化,正是 26 岁的印奇和他的小伙伴在 2011 年创立旷视科技(Megvii)的初衷。
作为一家极客公司,旷视未来的“三步走”战略十分清晰:第一步搭建 Face++ 的人脸识别云服务平台,目标是识人;第二步则是 Image++,识别万物;最后则是实现所见即所得的“机器之眼”。
“历史可能有很多个分岔点,我们希望我们所做出的一点点小的努力,可以把整个人类的命运,往更美好的方向去引导一下。”作为这场大潮中的冲浪者,在这个时代徐徐展开之际,印奇希望,旷视(Face++)能有机会成为一家被尊重的智能公司,也能让人们感受到人工智能创造的所有美好。
带着如此美好的愿望前行,印奇定能成就更好的自己。祝福印奇,也祝福每一位在创业路上砥砺前行的创业者!
其实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句话,叫“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刚才胡郁也提到,我们人类每天 80 %以上的信息都来自我们眼睛的感知。当我们稍微留意,会发现我们身边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相机、越来越多的摄像头,这就是机器的眼睛。
这些机器的眼睛记录着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对于这些机器来说它们只是记录,却从不理解。所以从六年前创业至今,我们的目标其实就是想打造这样一个机器之眼,让机器真正能看懂世界。
可以给大家畅想一下,在未来我们出门的时候,不用带钱包、身份证、银行卡,甚至都不用带你的手机,所有你需要带的就是你的脸。你可以“刷脸”进到你的家庭、“刷脸”去搭乘你的火车、你的飞机,“刷脸”来完成线上的支付。
同时可能我们身边会布满了各种各样可爱的机器人,当你吃饭的时候,你点了一个超大的牛肉汉堡,这时候你的机器人会走上来说:“诶,这个汉堡可有 500 卡路里哦,”那这个时候你会不会想:“好吧我在减肥,我就不吃了。”
所以在这样越来越多的场景下,机器会变得不再那么冷冰冰,而变得真的可以给你做交互、懂得你的需求。所以其实机器之眼在我们看来,是人工智能里面最重要的里程碑,也是我和我的团队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其实我想给大家讲一讲我为什么想做人工智能。我小时候看过一部电影叫《终结者》,里面有一个画面一直萦绕在我心中,就是一个叫 Skynet 的人工智能控制着全球的核武器,并且想毁灭地球,所以它把这些武器通通升空。但那一刻其实我很迷惑,当大家觉得科技都特别美好阳光的时候,难道科技最终的结果是对我们自己的毁灭吗?
所以从那天起,我在心中埋了一个小小的种子,我的这一生,我希望是跟人工智能相关。无论作为一个科学家,一个工程师,我希望是因为我,人工智能会变得更加美好一些。
所以也就在 2011 年,我和我的两位清华同学创办了我现在的公司,三个从什么都不懂只懂技术的大学生,变成了现在需要跟客户去侃侃而谈、需要去了解什么叫做商业策略。所有的这些其实对我们三个(学)技术同学来说,有很多不是我们最享受或最喜欢的。但是为什么我们能坚持做到现在,我觉得是源自内心的一点点的英雄主义。
有一次爱因斯坦跟他的一个好朋友吹牛,说我这辈子最牛的两项发明一个叫狭义相对论,一个叫广义相对论,但其实我自己真正自豪的是广义相对论,因为我觉得狭义相对论是一个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即使没有我,可能再过一两年某位其他的科学家也会发现它。而广义相对论,如果没有我爱因斯坦,可能人类真的还需要很多很多年才能弄出这个东东。其实那一刻我会觉得,哇哦,一个真正用自己的力量推动人类进步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所以我希望有一天,我和我的团队会说,“机器之眼”如果没有我们,人类一时半会儿搞不出这个东西哦。
有些大的愿望其实就是来自于一个小小的儿时的梦想,而我很幸运,我一直沿着梦想这条路在往前进。我们正在一个很好的时代,我们有很多机会,如果往前推十年,像胡郁当年创业的那样,其实我可能真的很难做到现在的样子。但因为现在我在这样一个好的时间,我真的有信心,甚至有野心,要做中国人创办的世界级的最伟大的人工智能公司。
大家一直在给 80 后、90 后打各种各样的标签,其实我特别鼓励大家做一个未来的野心家。当你有这个野心、有这个梦想,不断地去实现,有朝一日也许真的能成功。另一方面,我想跟同龄人说,一定要在当下、在今天、在这一秒钟真正做一个踏踏实实的实干家,做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最后我想说,我非常高兴选择人工智能作为我这一生的事业。为了人工智能终将创造的所有美好,我和我的团队会一步一步慢慢前行。无论这个行业是热还是不热,我会希望是我们的努力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谢谢大家!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机械鸡」,靠“刷脸”折腾出120亿的大生意,这位29岁的清华理工男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