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 Clan
如何做到极致规律的作息?
某种意义上,人有一个设计、探索和磨合生活方案的过程。
整个过程走完,你会达到一个稳定态,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指标:
- 一个几乎固定的食谱。
- 一组几乎固定的爱好。
- 一个基本稳定的起居布置。
- 一组基本稳定的劳动工具。
- 一组基本固定的妆容、服装风格。
- 一个基本固定的人际关系圈。
- 一个基本固定的处事法则。
在这个基础之上,作为其结果,你会拥有以下几个稳定的指征:
- 一个稳定的体重、肤色、血压、近视程度……
- 一个基本固定的作息规律。
所谓设计,是指在上述的一系列基础事项上作出不同的决定。所谓磨合,是指一些特定的基础方案组合会导致后面的两个结果不断的“漂移”。
例如体重越来越重 / 越来越轻,近视越来越深 / 散光越来越大,血压越来越高。
以及睡得越来越玩、醒得越来越早。
这个漂移一般不是无限的,例如体重,就会和你的全部其他方案相适应,最后停在一个值上,在这个体重指标处,你每天必然会在某个时刻饥饿、必然在某个时刻困得受不了、必然在某个时刻自然醒过来。仿佛在所有的方向上你都摸到了“石墙”,并且被铁钉钉住了手脚。
每一条都止于极限,因为是那个点不能不睡、到那个点不能不醒、于是到了几点一定饿得受不了,到了几点就忍不住要抽烟、喝咖啡……全部钉死了,于是体重也钉在了180斤,眼睛度数也就停在了左眼750、右眼280。
你仿佛失去了控制,因为你几点犯困,几点饥饿、几点尿急,仿佛都是被逼被迫的。你想提前犯困根本做不到,即使硬躺在床上也会翻腾到那个点才会困到睡着。
这还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你的体重在这个锁死状态并没有稳定,而是在稳定的、单向的增高,你的发量没有稳定,而是日复一日的在减少。你事实上越睡越晚。
你在“漂移”,你还没有沉到底。
所以你要问“怎么办”。
这个“办法”的要害,并不在于后面那两条,而在前面那七条。
是前面那七条——你穿了什么、使用什么操作系统、用什么香水、午餐吃了什么菜、如何对待冒犯和辜负、和谁来往、桌子靠墙还是靠窗、业余是玩手办还是钓鱼……在决定那后面的两条。
前七条是输入,后两条是输出。
改变输入,才是真正影响输出的关键,而不是直接去干预输出来改变输出。
当输出作为指标呈现时,足以造成变数的因素早已发挥过作用了。就像铅球早在塔顶释放时就已经被决定了最后的落点,你站在塔底想靠眼疾手快来拦截力有千钧、动能充沛、惯性巨大的铅球,基本是徒劳无用的。
你要在早得多的源头处,在塔顶抓住那只释放铅球的手腕,要把它拉到另一个窗口去投球。
换一种香水、换一个常吃的菜、理一个不同的发型、换一个不同的穿搭风格、交一个不同的朋友、换一个不同的爱好。
尤其是——重中之重的、先于一切的——强化自己的社会化水平,进一步的厘清自己的伦理混乱。
因为这会带给你选择伙伴、朋友、配偶、事业的主动权,而一旦你选定,你也有强大的多的主动能力来保证它们能稳定存在,而不是三天两头出人意料的摩擦、背叛甚至斗争。
社会关系的不稳定,一定会导致爱好、居住条件、工作内容……等等一系列的关键事务的不稳定,从而导致你迅速丧失一切余量,最后因为资源枯竭而被被动锁死——在这种情况下,你最后做了某份工作,不是因为你喜欢某份工作,而是因为你每天四点才睡得着,而这份工作是唯一不会因此而丢掉的工作。
而相应的,你的穿着、言谈、爱好、妆容甚至食谱、选的香水、工具……其实都需要是围绕你的伦理观,价值观而挑选的。
你主张朴素、主张勇敢,主张谦卑,或者你主张及时行乐、引人注目、默默无闻不如即时毁灭……这会全面的影响你的衣食住行的选择,进而影响到你能交的朋友、能选的伙伴,进而决定你的作息、你的体重和你的近视度数。
作息是最后被确定的东西,决定它的东西远在云端之上。
你的价值观要千锤百炼,要排除一切与自然法不适应的脆弱和乡愿,才能避免隔三差五的被无法抗拒的自然法则颠覆,你才能有一个稳定的视觉风格、嗅觉风格、饮食风格、言谈风格,才会获得和这些相适应的朋友,伙伴、团队、客户、事业、爱好,而这些方面的稳定,会给你一个作息、生理指标的稳态作为结论。
这就是所谓“相由心生”。
几点睡,几斤重,即是心生之相。
这也是为什么这整个历程,都始终围绕着“正确的社会化”这个伦理中心的原因。
因为这是首位的,中心的,先于一切的。
这意味着两件事——
1)睡不着,换个发型试试。
换个发型、换个菜、换一个上班或者下班路线,看似“与此无关”,但却会经过整个混沌系统对最后的结果产生复杂的蝴蝶效应,常常比“早点上床”往往更效。
2)在一切都被锁死的状态下,你看了某篇东西,自认为“努力实践”了,那么经过一定时间,你应该观察到自己在作息上、生理上的改变——改善,以及某种主动权的提高、窒息性的消退。
如果没有,那么无论你的自我感觉有多好,你都需要再进一步的考察自己的实践、贯彻的方式。
一般而言,你在伦理上有所精进,你就需要在这个新的认知下全面的考虑你的发型、服饰、家具摆放、食谱、对某些日常事务的反馈方案……要如何作出相适应的更改。
如果你看了某篇东西,自认为深受感动,但你的服装、发型、工具、家居、待人接物……等等所有的生活细节都没有任何改变,你的这些所谓“领悟”就仅仅只是想象和扮演而已。
作为最后的结果,你的作息、体征也就不会有什么变化。
最后回到本题——绝对规律的作息,实际上是建立在高度自洽而与自然法则相适应的伦理观、基于这种伦理观的偏好选择之上。
后者稳如泰山,前者自然坚如磐石。
后者如果是稳如泰山的好,前者自然也坚如磐石的佳。
前者如果是稳如泰山的坏,前者自然也是难以救药的坏。
打通你的伦理观和自然法的关联,再通过你的偏好选择贯彻到你的生活方式,最后就会决定你的一切法相。
这其实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
合得好,拈花微笑,神采奕奕,兴致勃勃。
合得不好,咬牙切齿,形容枯槁,苦不欲生。
这就是为什么这几千篇要大量的看——它们都是这种贯穿合一的示范。
你不必和这一样,但你要知道这大概是一个什么规模的问题,什么样才像是靠谱的样子。
你自己的答案、方案,可以不同,但那同样要达到这样的规模,做到这样的强度。
补充一点实证:
军队和寺院的作息就出了名的高度规律。
这是因为军队和寺院都有完整的、经过长期打磨的完整而健壮的价值观,并在这个价值观之上建立了贯彻度极好的衣食住行、行走坐卧的制度规范,并为这些规范建立了周密的训练体系来加以实施。
到了何时该做何事,该怎么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些组织有深厚完整的积累。
实际上,正统犹太教、佛教律宗、原教旨主义基督徒、穆斯林也会因为复杂的礼仪、节期、朝拜系统,呈现出超常稳定的作息时间。
其实你仔细想想,管理严格的监狱管教系统也有同样的效能。
这背后真正的要素不是所谓的“严格”——很多体系纯靠个人自觉——而是靠“完整而经得起生活、事业挑战的价值观”。
这是“作息规律”这个综合性的结果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