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 Clan
觉得自己特别虚荣怎么办?
告诉你们一个很重要的自查指标,可以用作检查你的成熟度和焦虑程度的重要参考。
那就是使用“我”字的密度。
越焦虑的人,所说的话里“我”字越多。焦虑正是一种青春期的普遍症状。
喜欢或者不喜欢,我们的社会现在总体上就是一个极其功利主义的社会。它把世俗意义上的功成名就直接视作人生价值的绝对主流标准。这在一开始就给所有人定了基调——你要成功,不然你毫无价值,等于白活。
这其实从一开始就是个错误,不过这不是这里要讨论的重点,先略过不谈。
问题是它的直接后果,就是在每个人心中都装上了滴答作响的定时炸弹——你还剩这么几年争取出线,做不到,你的价值炸弹就会爆炸,就要炸得你粉身碎骨、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青少年连因式分解都还没学会,出师表都还没背下来,就已经对这个炸弹的滴答声刻骨铭心了。
每天这东西都在无形的折磨,让自己看到某种希望、收获某种安慰,可以告诉自己“我不会有事”、“我能做到”、“我总比别人强”,日复一日的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精神症状。
它是如此普遍,以至于被认为是“正常”的了。
心病既成,心药何求?
这就是问题的第二环——因为我们人类整个教育机制的安排,青少年没有直接面对市场、没有直接面对自然,没有直接面对“客观的审视”。
所以人在小时候要处理这种焦虑,只能依靠各种各样的来自他人的鉴定性意见作为依据来安抚自己,这其中最根本的就是其他人的认可——老师的认可、长辈的认可、同侪的认可、异性的认可、上司的认可……
这样一个庞大的评审团在给你“你很优秀”或者“你可能不太容易成功”这样的评价。它使得青少年们几乎不可避免的将对“我是否会成功”这个问题的探索在实践上做成“我是否可以争取到足够多的人赞同我会成功”。
仿佛“我是不是会成功”,是通过一种“普遍投票机制”票选出来的。
这里,就是真相所在了——你们实际上是在不自知的参加一场选举。
参加竞选的人,用“我”极多。
“我”是标准的选举关键词,不停的说“我”。当你在不停的说“我”的时候,你要停下来想一想——这是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个可以指向你想要的结果?可以让你心安?可以让你相信你会成功?
然后所有人对你赞不绝口、纷纷点赞,真的意味着你面对客观的审视时必获首肯吗?
而什么叫“客观的审视”?
你做个产品,市场是否欢迎?
你造一架飞机,最后有没有飞上蓝天?
你种棵树,有没有结果?
你造座桥,有没有垮?
你奔跑,你有没有打破世界纪录?
这从根本上都几乎不取决于个别人对你的观感,而更多的是在和客观规律对话,在受客观规律检验。客观规律支持你,具体个别的问题就总能靠你总体上的成功来补救或者赎买。你慢慢会明白——具体的个人对你的观感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从某种“大数据”的角度,某个high point of view而言你是不是走在正确的路上。
而和客观规律打交道的经验,只能从和客观规律打交道中来。
你不能用“据说很有经验的人”和“我觉得很有经验的人”的“首肯”来代替客观规律直接给你的回答。
因为人——无论什么样的人——都不够资格做客观规律的代言人。人有误判、人有傲慢、人有软弱、而且人有自己的欲求。你几乎无法判断这个人称赞你、认可你,到底是因为你确实走在正确的路上,还是因为你和ta很像,还是因为ta对你(或者你父母)有所求,或者别有所图。
赢得那样的“点赞选举”又怎样?
在客观规律面前只是个可悲的笑话。
而在与客观规律打交道多的人——这几乎肯定是某种广义上的“手艺人”——总是会发现“我”字是多余的。
实验报告里有几个“我”字?
老鞋匠打孔穿线、又割又磨,ta一天用几个“我”字?
运动员每天挥汗如雨,跌倒再来,ta们用得了几个“我”字?
用到,是出于业务实践的需要,而不是为了参加那种“好感选举”。如果你奉行这样的原则,你会很直观的观察到“我”字会自然而然的少下去。
“我”退下了,“他她它祂”才会多起来。
简单来说,建议你们养成对使用“我”字的敏感性,时不时停下来想一想这是不是有必要使用“我”字。
没有“我”,虚荣自散。
奥卡姆剃刀 pro Max——“如无必要,勿增我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