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41 lines (27 loc) · 2.67 KB

1-wot.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41 lines (27 loc) · 2.67 KB

14.1 淺談 Web of Things

在 Internet of Things(IoT)的技術發展藍圖裡,描述了 IoT 的 4 個發展階段,其中第 4 個階段就是 WoT。IoT 的第 4 個階段,聚焦在 Advanced Sensor Fusion 與 Physical-World Web 這二個技術層面上。

根據維基百科上的定義,WoT 是 IoT 的 Application Layer,並且是使用 Web 技術來打造 application。也就是說,IoT + Web-enabled technologies 就是 WoT。對 WoT 來說,最重要的觀念,就是以 URL 來表示 IoT 裝置;為 IoT 加入 URL 的觀念,就是 Google 提出的 Physical Web 計畫。

簡單來說,IoT 正在發生三件大事。

  1. Going Web:物聯網正在與 Web 融合(IoT + the web)
  2. Open IoT Cloud Architecture:如上,要與 Web 融合,就要發展一個使用相關開放標準的 IoT Cloud 架構
  3. Physical Object:硬體裝置將與 REST 架構密切結合

這三件大事,其實是一個交互關係:要 Going Web 當然就要以 Web 標準來建立一個 Cloud 架構,要讓硬件與 Cloud 架構結合,就要讓硬件能以 URL 方式表示,或是能推送 Time-Series Data 到 Cloud。

這三件大事,其實說白了就是 HTTP。HTTP 並不是個新技術,也不是什麼困難的技術,與物聯網的交集,不過也就是舊瓶新裝。但難就難在舊瓶新裝,是個哲學思想提昇的過程:這需要一套整體的新思維。

從技術的角度來看,WoT 就是 IoT + the web 的架構,也就是讓物聯網透過 HTTP 來互連(interoperability)。而另一種物聯網的互連方式,就是 Machine-to-Machine(M2M)。這二種互連的做法,有不同的使用情境(Use Scenario),硬體的設計也有所不同。

如圖 14.1,這是 M2M 的使用情境。在這個情境中,裝置與裝置之間,透過 Bluetooth(BLE)與 Zeebig 協定來溝通。例如,溫度感測裝置,透過 BLE 將數據傳送給手機。

圖 14-1 M2M Scenario

圖 14.2 是 WoT 的使用情境。同樣是溫度感測裝置,在 WoT 情境中,裝置透過 HTTP、CoAP 或 WebSocket 協定,將數據傳送給伺服器(IoT Cloud),手機再經由伺服器取得數據。

圖 14-2 WoT Scenario

WoT 延用現有的 Web 技術來建立整體架構,以下是 WoT 使用的 Web 相關技術:

  • HTML5 與 CSS3-用來實作 WoT Appcalition(即 Web Frontend)
  • JavaScript
  • HTTP 1.1 與 HTTP 2.0 協定
  • JSON 與 JSON-LD
  • EXI 與 RDF
  • CoAP 協定
  • WebSocket 協定
  • MQTT 協定
  • OAuth
  • REST 架構

目前,許多大廠與越來越多的新創公司,也開始提供 IoT over Web 的服務。廣義來說,這些服務都是屬於 Web of Things 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