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read every piece of feedback, and take your input very seriously.
To see all available qualifiers, see our documentation.
Have a question about this project? Sign up for a free GitHub account to open an issue and contact its maintainers and the community.
By clicking “Sign up for GitHub”,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and privacy statement. We’ll occasionally send you account related emails.
Already on GitHub?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最近我发起了「冴羽答读者问」活动,如果你也有想要提问的问题,欢迎留言,我会按照顺序依此回答。
简单的 6 个字,却流露出杠铃般的快乐,所以虽然不知道你想说什么,但是能肯定,你是一个很快乐的人。那这个回答,我们就聊聊,我对于快乐的一些看法好了。
根据一项研究,人类最常见的情绪是快乐、其次是爱和焦虑。但这并不是说,快乐是大部分时候的状态,对于正常人来说,大部分的状态还是不悲不喜,亦或者,不悲不喜偏快乐那么一点点,而在剩下的状态中,快乐的情绪虽然是很常见,但是又那么捉摸不透。
举个例子,这篇回答写于清明假期之前,知道假期快要到了,群里快乐的气息都要溢出来了,但真到了假期里的时候,相信大家发现也没有那么快乐,最后我们会发现,假期的快乐一半来自于想象和计划……那么,问题来了,你快乐的来源到底是什么呢?由哪些部分组成?这些组成一定要在假期这个情境下产生吗?如果快乐来自于想象,做白日梦不也是很快乐吗?每天都做白日梦,这是你想追求的快乐吗?你怎么确定在这份快乐之后,你不会后悔呢?你觉得快乐分低级和高级吗?……
这些问题你可以觉得脑子一乱,然后粗暴的得出一个结论:“想那么多干嘛,想做就去做,哪管这么多!”将一个复杂的问题找一个简单的回答,确实能有效的减少人的心智负担,但这却无益于你的成长,只能凸显你思维的狭隘,你没有思考过那么多,自然想不到那么多。
当然了,可能在你思考绕了一大圈后发现,可能还真是这个结论,但从看山是山,到再一次的看山是山,你是要经历很长的路要走的,虽然结论可能还是那个结论,但因为你对其理解的深刻程度的改变,在面对相同的问题、相同的情景时,理解深刻的人可以做出更符合底层逻辑的判断和抉择,这往往就是我们常说的“成长”。
当然我写这篇回答,并不是要回答前面这些问题,我只是想表达,哪怕是快乐这看似很简单的情绪,其实背后也有着非常复杂的机制需要思考,不过我今天倒不是要聊这个机制,我想聊点其他的。
我们先从痛苦说起,毕竟我们追求快乐的目的,本质上还是希望我们的人生幸福一点,如果我们的痛苦能减少或者化解一点,亦或者自己的承受力更强一点,人生也是幸福了很多。
谈到痛苦,对我影响最深远的是艾克哈克托尔写的《当下的力量 2》,在大学的时候,我还将其完整的抄写了一遍,但和大家展开讲书中的内容,不免让这篇回答篇幅过长,所以我简要讲讲其中的内容。
作者开悟的起源在于持久性的焦虑状态之后,作者涌现的一个念头:“我活不下去了,我再也承受不了自己了”。正是这句话,让作者开始思考。因为在这句话里,“我再也承受不了我自己”中有两个“我”的存在,如果主体的“我”能感受到作为客体的思想、情感,那么两者不应该同为一物,所以在“我”和我受不了的那个“自己”中,哪一个是真我呢?由此作者展开了关于自我的思考。
我们将第一个“我”表达为“观察者”,第二个“我”表达为小我,正是来自于对虚幻自我以及外在形相世界的认同,再加上小我不停的对外界索取身份认同,形成了人类痛苦的根源,很多人如此认同于他们脑袋中的声音,和伴随那个不间断思想而来的情绪,以至于他们被小我的心智完全掌控着。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会在群里如此提倡“冥想”这个活动,冥想并不是神学,入门冥想也只用花费几个小时看本书比如《十分钟冥想》,或者在 B 站跟着视频教程学习实践,就比如只有 8 集的 Headspace 正念冥想指南。
我认为练习冥想有三个非常大的作用,第一个是能让你观察自己。
因为冥想中的正念可以让你觉察到:我正在直接地与真实世界发生着互动,我知道我正在做某事,在思考某事。是我在想这件事,所以它出现在了我的脑子里。是我在观察,而不是我深陷其中。正念让我们有能力不被自己的情绪和想法劫持。一旦你能养成这种观察自我的习惯,就比如在你生气的时候,你能很快意识到,你正在生气,反而你能很快的调整好情绪,而不是一旦生气起来,就完全刹不住,直到自己把情绪完全发泄掉,伤害了别人后,才会开始回头反思。
**练习冥想第二个作用,就是养成顺其自然的心态。**冥想不是努力把阴云赶走,而是搬把椅子到花园里,坐看云卷云舒,面对脑海中的那些思绪,无论是否讨厌,无论是否喜欢,不强求、不抗拒、不挣扎,坦然的接受自己。
你说这有什么好处吗?其实细想我们的生活,我们往往会对很多事情,加入自我情感,就比如约会迟到了,有的人就会暴躁,你为什么要迟到?是不是不尊重我?你就是因为不重视我,所以才会迟到,你不重视我,就是不爱我了,不爱我了,又何必在一起呢?我们分手吧!
但是在这个例子里,我只是讲述了一个约会迟到的事实,仅此而已,为什么一定要加入那么多也许不是事实的想法呢?你都没有去核验那些想法是否真实,这样产生的想法又有什么意义呢?不过是徒增自己的烦恼和他人的伤害而已。也许事实是,因为路上帮助了别人所以迟到了。练习冥想,可以让我们学着接受事实,就仅仅是这个事实而,迟到了,花谢了,有人踩到你的脚了,失败了,放弃了……不延伸,不强求,不投入自我,不产生多余的情感,顺其自然,坦然接受事实,生活会轻松很多。
冥想的第三个作用,那就是与自己对话。经常有同学问我不知道要做什么的时候怎么办,我都会建议尝试这个方法,新建一个文档,或者拿出一页纸,写下自己的想法,不需要讲究逻辑性,不要做什么思考,想到什么就立刻写什么,就这样一直写,写到你不愿意写为止,写完后,不想整理就不整理,但在写完后,你往往会发现自己已经平和淡然了很多。
之所以会有效果,对其的解释有很多,比如在写的过程中专注在“写”这件事情,内心获得了平静,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将内心担心的、害怕的、痛苦的东西写了出来,事情一旦明确的写出来了,就不会那么焦虑害怕了,很多时候,就是那种隐隐藏在心中的模糊的东西让你恐惧、害怕、焦虑。
很多时候,我们知道答案,它总会时不时的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中,但我们却总是不停的向外寻找答案,找大佬、搜问答、看好书,再或者就是,看动漫打游戏刷视频,不断的找东西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却对我们内心真正的答案视而不见。而冥想提供给了我们一个与自己的内心,与自己的潜意识接触的机会,可以让你内心真正的想法浮现出来。要记住,逃避永远是最差的决定,即使很痛苦,即便很麻烦,忽视内心的想法只会让这些痛苦和麻烦在不断的增长。
说完痛苦,我们聊聊追求快乐的路上,一定会遇到的问题:自律与放纵。在《冴羽答读者问:冴羽哥哥 额爱你》这篇回答里,我讲到了对于“自由”的一点理解: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拒绝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是自由。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中,根据自己的欲望去做是自由吗? 这会让我们沦为欲望、生物本能的奴隶,不是真正的自由。所以真正的自由是根据我们的意志、理性,遵循自己制定的原则去做。
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说法:“自律是反人性的,你越反人性,你能取得的人生成就越大”。而我对于这样的说法一直抗拒,在《冴羽答读者问:30 岁了, 现在开始努力,晚吗?》这篇回答里,我提到了:
在这个物质富足的年代,我们更多的是凸显自我,我们认为,人的一生只有一次,最重要的是这场旅途本身
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尊重自我,并依此为基础来找寻人生的价值,但现在却告诉我要违背人性,这不就是让我们违背自我,去获得世俗的成就吗?所以我对于这个说法一直不能接受,直到我看到这样一个回答:
刷一宿抖音是我的人性,但刷完抖音的空虚感和对浪费时间的悔恨也是我的人性。 胡吃海喝是我的人性,但身材走形看着镜子里发胖的自己心里犯恶心也是我的人性。 躺平不争是我的人性,但看到同龄人功成名就甩出自己一条街满心嫉妒也是我的人性。 纵欲淫乱是我的人性,但当真爱来临时自己却没有以最好的人生状态去抓住而产生深深的遗憾也是我的人性。 延迟满足,重点不在延迟,而在于满足。压抑当下的小欲望,是为了满足未来的大欲望,违反当下的小人性, 是为了成就未来的大人性,这才是自律真正的意义。自律的人,只不过比放纵的人看得远了一点而已。 自律并不高尚,相反它非常的功利。如果压抑自己的人性没能带来更大的收益,那不叫自律,那叫自虐。 自律不是表演给自己或者其他人看的,它需要强大的内心动力。紧盯着未来那个宏大的目标,眼下这点小约束就会变得微不足道。
刷一宿抖音是我的人性,但刷完抖音的空虚感和对浪费时间的悔恨也是我的人性。
胡吃海喝是我的人性,但身材走形看着镜子里发胖的自己心里犯恶心也是我的人性。
躺平不争是我的人性,但看到同龄人功成名就甩出自己一条街满心嫉妒也是我的人性。
纵欲淫乱是我的人性,但当真爱来临时自己却没有以最好的人生状态去抓住而产生深深的遗憾也是我的人性。
延迟满足,重点不在延迟,而在于满足。压抑当下的小欲望,是为了满足未来的大欲望,违反当下的小人性, 是为了成就未来的大人性,这才是自律真正的意义。自律的人,只不过比放纵的人看得远了一点而已。
自律并不高尚,相反它非常的功利。如果压抑自己的人性没能带来更大的收益,那不叫自律,那叫自虐。
自律不是表演给自己或者其他人看的,它需要强大的内心动力。紧盯着未来那个宏大的目标,眼下这点小约束就会变得微不足道。
而我想说的是,在我们的人性里,是有努力进取、变得独特、获得他人肯定这样的人性的,我们要做的并不是满足一时的放纵,享受放纵带来的快乐,更多的是,我们需要激发人性中正向的一面,按照同样是基于我们的人性制定的原则去做,这才会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快乐。
最后关于如何获取快乐,我想说下我的四个建议:
第一个,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你看到那些在努力和艰难的环境中,眼中有光的人了吗?你以为他们痛苦吗?不,他们是快乐的。**因为痛苦无关“具体的事情”,只关乎“是不是你当下最高意愿要做的事”。**所有的“不好”的事情从来没有不好,只要是你当下唯一最高意愿要做的事,无论它是什么,你做的时候都一定是最幸福的,最活在当下的,觉得自己最有意义的。
第二个,克服困难。
快乐有一个特征,那就是适应性,当你刚拥有一个梦寐以求的事物的时候,你会很快乐,但很快你的快乐就会恢复到正常水平,然后又会期望拥有新的事物,所以很多人总在不断的追求快乐。
但不要对快乐这个机制心生埋怨,正是这种机制才保证了人类活到现在。试想我们在远古时代,如果我们长期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身体会消耗大量的能量,这反而不利于我们的生存,所以这也是我们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那我们怎么应付这种机制呢?我想说的,享受当下确实是很快乐,但带有否定意义的困难和挑战,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快乐。
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说到:每一快乐都是以人从事某种活动,或者应用人的某种能力作为前提,没有这一前提,快乐也就无从谈起。
我们感受到的快乐是以运用、发挥我们的能力为前提,快乐和幸福越大,作为前提的能力就越高级。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唱歌带来的快乐往往要高于听歌带来的快乐。
但我之所以给这个建议,倒不是让大家没事就去找困难的事情挑战,这不叫追求快乐,这叫自虐。我想说的是,我们常会逃避厌恶困难,但其实困难也是给我们带来快乐的一种方式,下次再遇到困难的事情时,与其第一时间唉声叹气,不如转换一个角度,“解决之后一定会开心好久”。
第三个建议是与人联结。
或许是源自生命所具备的“亲生命性”特征,或者是源自远古时期衍生出的分工合作的习性,人是有和他人建立联结的需求的。尤其生活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和他人发生关系,家人、朋友、爱人、同事、社会和国家。在彼此的联结中,我们会感到需要和被需要、这些会带来意义与快乐。
当然,与人联结,并不一定是需要面对面的沟通,只要是能与其他人发生关系,我认为都算是一种联结,你曾经跟我说过,自从加入了这个群,朋友都多了很多,心情都变开朗了,我还开心你能有这样的变化,就像我回忆起大学时代,学过的知识和技能都忘却了,但在社团的经历、和同学室友的相处,却总让我历历在目。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希望有一天,当你回忆起在这个群的时候,能想起曾经在这个群建立的联结,回忆起过往发生的快乐点滴。
第四个建议是与自然联结。
大学有段时期,我的生活如同一潭死水,可有个雨后的清晨,我走在武大的小路上,路上的水迹清澈透明,倒映出两边梧桐的样子,阳光温柔,树影斑驳,空气又是那样的清新,突然间,心中的阴霾就一扫而空。我相信大家也肯定有过类似的经历,多出去走走,多感受这个自然,不要等到离开这个城市的时候,才发现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去过。
关于快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运用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的同时收获快乐,平时多与人交流,空闲的时候多出去走走,看看这大千世界。以上。
冴羽答读者问全目录:https://github.com/mqyqingfeng/Blog
如果喜欢或者有所启发,欢迎 star,对作者也是一种鼓励。
The text was updated successfully, but these errors were encountered:
冴羽哥什么时候离开淘宝的?去哪里了?另外现在阿里不保留花名了吗 搜冴羽能搜到菜鸟的一个员工
Sorry, something went wrong.
No branches or pull requests
前言
最近我发起了「冴羽答读者问」活动,如果你也有想要提问的问题,欢迎留言,我会按照顺序依此回答。
正文
简单的 6 个字,却流露出杠铃般的快乐,所以虽然不知道你想说什么,但是能肯定,你是一个很快乐的人。那这个回答,我们就聊聊,我对于快乐的一些看法好了。
根据一项研究,人类最常见的情绪是快乐、其次是爱和焦虑。但这并不是说,快乐是大部分时候的状态,对于正常人来说,大部分的状态还是不悲不喜,亦或者,不悲不喜偏快乐那么一点点,而在剩下的状态中,快乐的情绪虽然是很常见,但是又那么捉摸不透。
举个例子,这篇回答写于清明假期之前,知道假期快要到了,群里快乐的气息都要溢出来了,但真到了假期里的时候,相信大家发现也没有那么快乐,最后我们会发现,假期的快乐一半来自于想象和计划……那么,问题来了,你快乐的来源到底是什么呢?由哪些部分组成?这些组成一定要在假期这个情境下产生吗?如果快乐来自于想象,做白日梦不也是很快乐吗?每天都做白日梦,这是你想追求的快乐吗?你怎么确定在这份快乐之后,你不会后悔呢?你觉得快乐分低级和高级吗?……
这些问题你可以觉得脑子一乱,然后粗暴的得出一个结论:“想那么多干嘛,想做就去做,哪管这么多!”将一个复杂的问题找一个简单的回答,确实能有效的减少人的心智负担,但这却无益于你的成长,只能凸显你思维的狭隘,你没有思考过那么多,自然想不到那么多。
当然了,可能在你思考绕了一大圈后发现,可能还真是这个结论,但从看山是山,到再一次的看山是山,你是要经历很长的路要走的,虽然结论可能还是那个结论,但因为你对其理解的深刻程度的改变,在面对相同的问题、相同的情景时,理解深刻的人可以做出更符合底层逻辑的判断和抉择,这往往就是我们常说的“成长”。
当然我写这篇回答,并不是要回答前面这些问题,我只是想表达,哪怕是快乐这看似很简单的情绪,其实背后也有着非常复杂的机制需要思考,不过我今天倒不是要聊这个机制,我想聊点其他的。
我们先从痛苦说起,毕竟我们追求快乐的目的,本质上还是希望我们的人生幸福一点,如果我们的痛苦能减少或者化解一点,亦或者自己的承受力更强一点,人生也是幸福了很多。
谈到痛苦,对我影响最深远的是艾克哈克托尔写的《当下的力量 2》,在大学的时候,我还将其完整的抄写了一遍,但和大家展开讲书中的内容,不免让这篇回答篇幅过长,所以我简要讲讲其中的内容。
作者开悟的起源在于持久性的焦虑状态之后,作者涌现的一个念头:“我活不下去了,我再也承受不了自己了”。正是这句话,让作者开始思考。因为在这句话里,“我再也承受不了我自己”中有两个“我”的存在,如果主体的“我”能感受到作为客体的思想、情感,那么两者不应该同为一物,所以在“我”和我受不了的那个“自己”中,哪一个是真我呢?由此作者展开了关于自我的思考。
我们将第一个“我”表达为“观察者”,第二个“我”表达为小我,正是来自于对虚幻自我以及外在形相世界的认同,再加上小我不停的对外界索取身份认同,形成了人类痛苦的根源,很多人如此认同于他们脑袋中的声音,和伴随那个不间断思想而来的情绪,以至于他们被小我的心智完全掌控着。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会在群里如此提倡“冥想”这个活动,冥想并不是神学,入门冥想也只用花费几个小时看本书比如《十分钟冥想》,或者在 B 站跟着视频教程学习实践,就比如只有 8 集的 Headspace 正念冥想指南。
我认为练习冥想有三个非常大的作用,第一个是能让你观察自己。
因为冥想中的正念可以让你觉察到:我正在直接地与真实世界发生着互动,我知道我正在做某事,在思考某事。是我在想这件事,所以它出现在了我的脑子里。是我在观察,而不是我深陷其中。正念让我们有能力不被自己的情绪和想法劫持。一旦你能养成这种观察自我的习惯,就比如在你生气的时候,你能很快意识到,你正在生气,反而你能很快的调整好情绪,而不是一旦生气起来,就完全刹不住,直到自己把情绪完全发泄掉,伤害了别人后,才会开始回头反思。
**练习冥想第二个作用,就是养成顺其自然的心态。**冥想不是努力把阴云赶走,而是搬把椅子到花园里,坐看云卷云舒,面对脑海中的那些思绪,无论是否讨厌,无论是否喜欢,不强求、不抗拒、不挣扎,坦然的接受自己。
你说这有什么好处吗?其实细想我们的生活,我们往往会对很多事情,加入自我情感,就比如约会迟到了,有的人就会暴躁,你为什么要迟到?是不是不尊重我?你就是因为不重视我,所以才会迟到,你不重视我,就是不爱我了,不爱我了,又何必在一起呢?我们分手吧!
但是在这个例子里,我只是讲述了一个约会迟到的事实,仅此而已,为什么一定要加入那么多也许不是事实的想法呢?你都没有去核验那些想法是否真实,这样产生的想法又有什么意义呢?不过是徒增自己的烦恼和他人的伤害而已。也许事实是,因为路上帮助了别人所以迟到了。练习冥想,可以让我们学着接受事实,就仅仅是这个事实而,迟到了,花谢了,有人踩到你的脚了,失败了,放弃了……不延伸,不强求,不投入自我,不产生多余的情感,顺其自然,坦然接受事实,生活会轻松很多。
冥想的第三个作用,那就是与自己对话。经常有同学问我不知道要做什么的时候怎么办,我都会建议尝试这个方法,新建一个文档,或者拿出一页纸,写下自己的想法,不需要讲究逻辑性,不要做什么思考,想到什么就立刻写什么,就这样一直写,写到你不愿意写为止,写完后,不想整理就不整理,但在写完后,你往往会发现自己已经平和淡然了很多。
之所以会有效果,对其的解释有很多,比如在写的过程中专注在“写”这件事情,内心获得了平静,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将内心担心的、害怕的、痛苦的东西写了出来,事情一旦明确的写出来了,就不会那么焦虑害怕了,很多时候,就是那种隐隐藏在心中的模糊的东西让你恐惧、害怕、焦虑。
很多时候,我们知道答案,它总会时不时的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中,但我们却总是不停的向外寻找答案,找大佬、搜问答、看好书,再或者就是,看动漫打游戏刷视频,不断的找东西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却对我们内心真正的答案视而不见。而冥想提供给了我们一个与自己的内心,与自己的潜意识接触的机会,可以让你内心真正的想法浮现出来。要记住,逃避永远是最差的决定,即使很痛苦,即便很麻烦,忽视内心的想法只会让这些痛苦和麻烦在不断的增长。
说完痛苦,我们聊聊追求快乐的路上,一定会遇到的问题:自律与放纵。在《冴羽答读者问:冴羽哥哥 额爱你》这篇回答里,我讲到了对于“自由”的一点理解:
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说法:“自律是反人性的,你越反人性,你能取得的人生成就越大”。而我对于这样的说法一直抗拒,在《冴羽答读者问:30 岁了, 现在开始努力,晚吗?》这篇回答里,我提到了:
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尊重自我,并依此为基础来找寻人生的价值,但现在却告诉我要违背人性,这不就是让我们违背自我,去获得世俗的成就吗?所以我对于这个说法一直不能接受,直到我看到这样一个回答:
而我想说的是,在我们的人性里,是有努力进取、变得独特、获得他人肯定这样的人性的,我们要做的并不是满足一时的放纵,享受放纵带来的快乐,更多的是,我们需要激发人性中正向的一面,按照同样是基于我们的人性制定的原则去做,这才会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快乐。
最后关于如何获取快乐,我想说下我的四个建议:
第一个,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你看到那些在努力和艰难的环境中,眼中有光的人了吗?你以为他们痛苦吗?不,他们是快乐的。**因为痛苦无关“具体的事情”,只关乎“是不是你当下最高意愿要做的事”。**所有的“不好”的事情从来没有不好,只要是你当下唯一最高意愿要做的事,无论它是什么,你做的时候都一定是最幸福的,最活在当下的,觉得自己最有意义的。
第二个,克服困难。
快乐有一个特征,那就是适应性,当你刚拥有一个梦寐以求的事物的时候,你会很快乐,但很快你的快乐就会恢复到正常水平,然后又会期望拥有新的事物,所以很多人总在不断的追求快乐。
但不要对快乐这个机制心生埋怨,正是这种机制才保证了人类活到现在。试想我们在远古时代,如果我们长期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身体会消耗大量的能量,这反而不利于我们的生存,所以这也是我们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那我们怎么应付这种机制呢?我想说的,享受当下确实是很快乐,但带有否定意义的困难和挑战,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快乐。
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说到:每一快乐都是以人从事某种活动,或者应用人的某种能力作为前提,没有这一前提,快乐也就无从谈起。
我们感受到的快乐是以运用、发挥我们的能力为前提,快乐和幸福越大,作为前提的能力就越高级。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唱歌带来的快乐往往要高于听歌带来的快乐。
但我之所以给这个建议,倒不是让大家没事就去找困难的事情挑战,这不叫追求快乐,这叫自虐。我想说的是,我们常会逃避厌恶困难,但其实困难也是给我们带来快乐的一种方式,下次再遇到困难的事情时,与其第一时间唉声叹气,不如转换一个角度,“解决之后一定会开心好久”。
第三个建议是与人联结。
或许是源自生命所具备的“亲生命性”特征,或者是源自远古时期衍生出的分工合作的习性,人是有和他人建立联结的需求的。尤其生活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和他人发生关系,家人、朋友、爱人、同事、社会和国家。在彼此的联结中,我们会感到需要和被需要、这些会带来意义与快乐。
当然,与人联结,并不一定是需要面对面的沟通,只要是能与其他人发生关系,我认为都算是一种联结,你曾经跟我说过,自从加入了这个群,朋友都多了很多,心情都变开朗了,我还开心你能有这样的变化,就像我回忆起大学时代,学过的知识和技能都忘却了,但在社团的经历、和同学室友的相处,却总让我历历在目。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希望有一天,当你回忆起在这个群的时候,能想起曾经在这个群建立的联结,回忆起过往发生的快乐点滴。
第四个建议是与自然联结。
大学有段时期,我的生活如同一潭死水,可有个雨后的清晨,我走在武大的小路上,路上的水迹清澈透明,倒映出两边梧桐的样子,阳光温柔,树影斑驳,空气又是那样的清新,突然间,心中的阴霾就一扫而空。我相信大家也肯定有过类似的经历,多出去走走,多感受这个自然,不要等到离开这个城市的时候,才发现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去过。
关于快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运用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的同时收获快乐,平时多与人交流,空闲的时候多出去走走,看看这大千世界。以上。
系列文章
冴羽答读者问全目录:https://github.com/mqyqingfeng/Blog
如果喜欢或者有所启发,欢迎 star,对作者也是一种鼓励。
The text was updated successfully, but these errors were encount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