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New issue

Have a question about this project? Sign up for a free GitHub account to open an issue and contact its maintainers and the community.

By clicking “Sign up for GitHub”,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and privacy statement. We’ll occasionally send you account related emails.

Already on GitHub?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原理】探索 Vue.js 响应式原理 #42

Open
pingan8787 opened this issue Nov 4, 2021 · 0 comments
Open

【原理】探索 Vue.js 响应式原理 #42

pingan8787 opened this issue Nov 4, 2021 · 0 comments

Comments

@pingan8787
Copy link
Owner

封面图

提到“响应式”三个字,大家立刻想到啥?响应式布局?响应式编程?

响应式关键词.png
从字面意思可以看出,具有“响应式”特征的事物会根据条件变化,使得目标自动作出对应变化。比如在“响应式布局”中,页面根据不同设备尺寸自动显示不同样式。

Vue.js 中的响应式也是一样,当数据发生变化后,使用到该数据的视图也会相应进行自动更新。

接下来我根据个人理解,和大家一起探索下 Vue.js 中的响应式原理,如有错误,欢迎指点😺~~

一、Vue.js 响应式的使用

现在有个很简单的需求,点击页面中 “leo” 文本后,文本内容修改为“你好,前端自习课”。

我们可以直接操作 DOM,来完成这个需求:

<span id="name">leo</span>
const node = document.querySelector('#name')
node.innerText = '你好,前端自习课';

实现起来比较简单,当我们需要修改的数据有很多时(比如相同数据被多处引用),这样的操作将变得复杂。

既然说到 Vue.js,我们就来看看 Vue.js 怎么实现上面需求:

<template>
  <div id="app">
    <span @click="setName">{{ name }}</span>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name: "App",
  data() {
    return {
      name: "leo",
    };
  },
  methods: {
    setName() {
      this.name = "你好,前端自习课";
    },
  },
};
</script>

观察上面代码,我们通过改变数据,来自动更新视图。当我们有多个地方引用这个 name 时,视图都会自动更新。

<template>
  <div id="app">
    <span @click="setName">{{ name }}</span>
    <span>{{ name }}</span>
    <span>{{ name }}</span>
    <span>{{ name }}</span>
  </div>
</template>

当我们使用目前主流的前端框架 Vue.js 和 React 开发业务时,只需关注页面数据如何变化,因为数据变化后,视图也会自动更新,这让我们从繁杂的 DOM 操作中解脱出来,提高开发效率。

二、回顾观察者模式

前面反复提到“通过改变数据,来自动更新视图”,换个说法就是“数据改变后,使用该数据的地方被动发生响应,更新视图”。

是不是有种熟悉的感觉?数据无需关注自身被多少对象引用,只需在数据变化时,通知到引用的对象即可,引用的对象作出响应。恩,有种观察者模式的味道?

关于观察者模式,可阅读我之前写的《图解设计模式之观察者模式(TypeScript)》

1. 观察者模式流程

观察者模式表示一种“一对多”的关系,n 个观察者关注 1 个被观察者,被观察者可以主动通知所有观察者。接下图:

observer.png
在这张图中,粉丝想及时收到“前端自习课”最新文章,只需关注即可,“前端自习课”有新文章,会主动推送给每个粉丝。该过程中,“前端自习课”是被观察者,每位“粉丝”是观察者。

2. 观察者模式核心

观察者模式核心组成包括:n 个观察者和 1 个被观察者。这里实现一个简单观察者模式:

2.1 定义接口

// 观察目标接口
interface ISubject {
    addObserver: (observer: Observer) => void; // 添加观察者
    removeObserver: (observer: Observer) => void; // 移除观察者
    notify: () => void; // 通知观察者
}

// 观察者接口
interface IObserver {
    update: () => void;
}

2.2 实现被观察者类

// 实现被观察者类
class Subject implements ISubject {
    private observers: IObserver[] = [];

    public addObserver(observer: IObserver): void {
        this.observers.push(observer);
    }

    public removeObserver(observer: IObserver): void {
        const idx: number = this.observers.indexOf(observer);
        ~idx && this.observers.splice(idx, 1);
    }

    public notify(): void {
        this.observers.forEach(observer => {
            observer.update();
        });
    }
}

2.3 实现观察者类

// 实现观察者类
class Observer implements IObserver {
    constructor(private name: string) { }

    update(): void {
        console.log(`${this.name} has been notified.`);
    }
}

2.4 测试代码

function useObserver(){
    const subject: ISubject = new Subject();
    const Leo = new Observer("Leo");
    const Robin = new Observer("Robin");
    const Pual = new Observer("Pual");

    subject.addObserver(Leo);
    subject.addObserver(Robin);
    subject.addObserver(Pual);
    subject.notify();

    subject.removeObserver(Pual);
    subject.notify();
}

useObserver();
// [LOG]: "Leo has been notified." 
// [LOG]: "Robin has been notified." 
// [LOG]: "Pual has been notified." 
// [LOG]: "Leo has been notified." 
// [LOG]: "Robin has been notified." 

三、回顾 Object.defineProperty()

Vue.js 的数据响应式原理是基于 JS 标准内置对象方法 Object.defineProperty() 方法来实现,该方法不兼容 IE8 和 FF22 及以下版本浏览器,这也是为什么 Vue.js 只能在这些版本之上的浏览器中才能运行的原因。

理解 Object.defineProperty() 对我们理解 Vue.js 响应式原理非常重要

Vue.js 3 使用 proxy 方法实现响应式,两者类似,我们只需搞懂Object.defineProperty()proxy 也就差不多理解了。

1. 概念介绍

Object.defineProperty() 方法会直接在一个对象上定义一个新属性,或者修改一个对象的现有属性,并返回此对象。
语法如下:

Object.defineProperty(obj, prop, descriptor)
  • 入参说明:

obj :要定义属性的源对象

prop :要定义或修改的属性名称Symbol

descriptor :要定义或修改的属性描述符,包括 configurableenumerablevaluewritablegetset,具体的可以去参阅文档

  • 出参说明:

修改后的源对象。

举个简单🌰例子:

const leo = {};
Object.defineProperty(leo, 'age', { 
    value: 18,
    writable: true
})
console.log(leo.age); // 18
leo.age = 22;
console.log(leo.age); // 22

2. 实现 getter/setter

我们知道 Object.defineProperty() 方法第三个参数是属性描述符(descriptor),支持设置 getset 描述符:

  • get 描述符:当访问该属性时,会调用此函数,默认值为 undefined ;
  • set 描述符:当修改该属性时,会调用此函数,默认值为 undefined

一旦对象拥有了 getter/setter 方法,我们可以简单将该对象称为响应式对象。

这两个操作符为我们提供拦截数据进行操作的可能性,修改前面示例,添加 getter/setter 方法:

let leo = {}, age = 18;
Object.defineProperty(leo, 'age', { 
    get(){
        // to do something
      	console.log('监听到请求数据');
        return age;
    },
    set(newAge){
        // to do something
      	console.log('监听到修改数据');
        age = newAge > age ? age : newAge
    }
})
leo.age = 20;  // 监听到修改数据
console.log(leo.age); // 监听到请求数据  // 18

leo.age = 10;  // 监听到修改数据
console.log(leo.age); // 监听到请求数据  // 10

访问 leo 对象的 age 属性,会通过 get 描述符处理,而修改 age 属性,则会通过 set 描述符处理。

四、实现简单的数据响应式

通过前面两个小节,我们复习了“观察者模式”和“Object.defineProperty()” 方法,这两个知识点在 Vue.js 响应式原理中非常重要。

接下来我们来实现一个很简单的数据响应式变化,需求如下:点击“更新数据”按钮,文本更新。

data-change.png

接下来我们将实现三个类:

  • Dep 被观察者类,用来生成被观察者;
  • Watcher 观察者类,用来生成观察者;
  • Observer 类,将普通数据转换为响应式数据,从而实现响应式对象

用一张图来描述三者之间关系,现在看不懂没关系,这小节看完可以再回顾这张图:
observer-watcher-dep.png

1. 实现精简观察者模式

这里参照前面复习“观察者模式”的示例,做下精简:

// 实现被观察者类
class Dep {
    constructor() {
        this.subs = [];
    }
    addSub(watcher) {
        this.subs.push(watcher);
    }
    notify(data) {
        this.subs.forEach(sub => sub.update(data));
    }
}
// 实现观察者类
class Watcher {
    constructor(cb) {
        this.cb = cb;
    }
    update(data) {
        this.cb(data);
    }
}

Vue.js 响应式原理中,观察者模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

  • Dep 被观察者类,提供用来收集观察者( addSub )方法和通知观察者( notify )方法;
  • Watcher 观察者类,实例化时支持传入回调( cb )方法,并提供更新( update )方法;

2. 实现生成响应式的类

这一步需要实现 Observer 类,核心是通过 Object.defineProperty() 方法为对象的每个属性设置 getter/setter,目的是将普通数据转换为响应式数据,从而实现响应式对象

reactive-data.png

这里以最简单的单层对象为例(下一节会介绍深层对象),如:

let initData = {
    text: '你好,前端自习课',
    desc: '每日清晨,享受一篇前端优秀文章。'
};

接下来实现 Observer 类:

// 实现响应式类(最简单单层的对象,暂不考虑深层对象)
class Observer {
    constructor (node, data) {
        this.defineReactive(node, data)
    }

    // 实现数据劫持(核心方法)
    // 遍历 data 中所有的数据,都添加上 getter 和 setter 方法
    defineReactive(vm, obj) {
        //每一个属性都重新定义get、set
        for(let key in obj){
            let value = obj[key] dep = new Dep();
            Object.defineProperty(obj, key, {
                enumerable: true,
                configurable: true,
                get() {
                    // 创建观察者
                    let watcher = new Watcher(v => vm.innerText = v);
                    dep.addSub(watcher);
                    return value;
                },
                set(newValue) {
                    value = newValue;
                    // 通知所有观察者
                    dep.notify(newValue);
                }
            })
        }
    }
}

上面代码的核心是 defineReactive 方法,它遍历原始对象中每个属性,为每个属性实例化一个被观察者(Dep),然后分别调用 Object.defineProperty() 方法,为每个属性添加 getter/setter。

  • 访问数据时,getter 执行依赖收集(即添加观察者),通过实例化 Watcher 创建一个观察者,并执行被观察者的 addSub() 方法添加一个观察者;
  • 修改数据时,setter 执行派发更新(即通知观察者),通过调用被观察者的 notify() 方法通知所有观察者,执行观察者 update() 方法。

3. 测试代码

为了方便观察数据变化,我们为“更新数据”按钮绑定点击事件来修改数据:

<div id="app"></div>
<button id="update">更新数据</button>

测试代码如下:

// 初始化测试数据
let initData = {
    text: '你好,前端自习课',
    desc: '每日清晨,享受一篇前端优秀文章。'
};

const app = document.querySelector('#app');

// 步骤1:为测试数据转换为响应式对象
new Observer(app, initData);

// 步骤2:初始化页面文本内容
app.innerText = initData.text;

// 步骤3:绑定按钮事件,点击触发测试
document.querySelector('#update').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initData.text = `我们必须经常保持旧的记忆和新的希望。`;
    console.log(`当前时间:${new Date().toLocaleString()}`)
})

测试代码中,核心在于通过实例化 Observer,将测试数据转换为响应式数据,然后模拟数据变化,来观察视图变化。
每次点击“更新数据”按钮,在控制台中都能看到“数据发生变化!”的提示,说明我们已经能通过 setter 观察到数据的变化情况。

当然,你还可以在控制台手动修改 initData 对象中的 text 属性,来体验响应式变化~~

到这里,我们实现了非常简单的数据响应式变化,当然 Vue.js 肯定没有这么简单,这个先理解,下一节看 Vue.js 响应式原理,思路就会清晰很多。

这部分代码,我已经放到我的 Github,地址:https://github.com/pingan8787/Leo-JavaScript/blob/master/Cute-Gist/Vue/Basics-Reactive-Demo.js

可以再回顾下这张图,对整个过程会更清晰:

observer-watcher-dep.png

五、实现简单 Vue.js 响应式

本节代码:https://github.com/pingan8787/Leo-JavaScript/blob/master/Cute-Gist/Vue/leo-vue-reactive/

这里大家可以再回顾下下面这张官网经典的图,思考下前面讲的示例。

(图片来自:https://cn.vuejs.org/v2/guide/reactivity.html

上一节实现了简单的数据响应式,接下来继续通过完善该示例,实现一个简单的 Vue.js 响应式,测试代码如下:

// index.js
const vm = new Vue({
    el: '#app',
    data(){
        return {
            text: '你好,前端自习课',
            desc: '每日清晨,享受一篇前端优秀文章。'
        }
    }
});

是不是很有内味了,下面是我们最终实现后项目目录:

- mini-reactive
	/ index.html   // 入口 HTML 文件
  / index.js     // 入口 JS 文件
  / observer.js  // 实现响应式,将数据转换为响应式对象
  / watcher.js   // 实现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依赖收集者)
  / vue.js       // 实现 Vue 类作为主入口类
  / compile.js   // 实现编译模版功能

知道每一个文件功能以后,接下来将每一步串联起来。

1. 实现入口文件

我们首先实现入口文件,包括 index.html / index.js  2 个简单文件,用来方便接下来的测试。

1.1 index.html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script src="./vue.js"></script>
    <script src="./observer.js"></script>
    <script src="./compile.js"></script>
    <script src="./watcher.js"></script>
</head>
<body>
    <div id="app">{{text}}</div>
    <button id="update">更新数据</button>
    <script src="./index.js"></script>
</body>
</html>

1.2 index.js

"use strict";
const vm = new Vue({
    el: '#app',
    data(){
        return {
            text: '你好,前端自习课',
            desc: '每日清晨,享受一篇前端优秀文章。'
        }
    }
});

console.log(vm.$data.text)
vm.$data.text = '页面数据更新成功!'; // 模拟数据变化
/*
	也可以手动绑定“更新数据”按钮的事件,来手动更新数据
  document.getElementById('update').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vm.$data.text = '我们必须经常保持旧的记忆和新的希望。';
  })
*/
console.log(vm.$data.text)

2. 实现核心入口 vue.js

vue.js 文件是我们实现的整个响应式的入口文件,暴露一个 Vue 类,并挂载全局。

class Vue {
    constructor (options = {}) {
        this.$el = options.el;
        this.$data = options.data();
        this.$methods = options.methods;

        // [核心流程]将普通 data 对象转换为响应式对象
        new Observer(this.$data);

        if (this.$el) {
            // [核心流程]将解析模板的内容
            new Compile(this.$el, this)
        }
    }
}
window.Vue = Vue;

Vue 类入参为一个配置项 option ,使用起来跟 Vue.js 一样,包括 $el 挂载点、 $data 数据对象和 $methods 方法列表(本文不详细介绍)。

通过实例化 Oberser 类,将普通 data 对象转换为响应式对象,然后判断是否传入 el 参数,存在时,则实例化 Compile 类,解析模版内容。

总结下 Vue 这个类工作流程 :
vue-class.png

3. 实现 observer.js

observer.js 文件实现了 Observer 类,用来将普通对象转换为响应式对象:

class Observer {
    constructor (data) {
        this.data = data;
        this.walk(data);
    }

    // [核心方法]将 data 对象转换为响应式对象,为每个 data 属性设置 getter 和 setter 方法
    walk (data) {
        if (typeof data !== 'object') return data;
        Object.keys(data).forEach( key => {
            this.defineReactive(data, key, data[key])
        })
    }

    // [核心方法]实现数据劫持
    defineReactive (obj, key, value) {
        this.walk(value);  // [核心过程]遍历 walk 方法,处理深层对象。
        const dep = new Dep();
        Object.defineProperty(obj, key, {
            enumerable: true,
            configurable: true,
            get () {
                console.log('[getter]方法执行')
                Dep.target &&  dep.addSub(Dep.target);
                return value
            },
            set (newValue) {
                console.log('[setter]方法执行')
                if (value === newValue) return;
                // [核心过程]当设置的新值 newValue 为对象,则继续通过 walk 方法将其转换为响应式对象
                if (typeof newValue === 'object') this.walk(newValue);
                value = newValue;
                dep.notify(); // [核心过程]执行被观察者通知方法,通知所有观察者执行 update 更新
            }
        })
    }
}

相比较第四节实现的 Observer 类,这里做了调整:

  • 增加 walk 核心方法,用来遍历对象每个属性,分别调用数据劫持方法( defineReactive() );
  • defineReactive() 的 getter 中,判断 Dep.target 存在才添加观察者,下一节会详细介绍 Dep.target
  • defineReactive() 的 setter 中,判断当前新值( newValue )是否为对象,如果是,则直接调用 this.walk() 方法将当前对象再次转为响应式对象,处理深层对象

通过改善后的 Observer 类,我们就可以实现将单层或深层嵌套的普通对象转换为响应式对象

4. 实现 watcher.js

这里实现了 Dep 被观察者类(依赖收集者)和 Watcher 观察者类。

class Dep {
    constructor() {
        this.subs = [];
    }
    addSub(watcher) {
        this.subs.push(watcher);
    }
    notify(data) {
        this.subs.forEach(sub => sub.update(data));
    }
}

class Watcher {
    constructor (vm, key, cb) {
        this.vm = vm;   // vm:表示当前实例
        this.key = key; // key:表示当前操作的数据名称
        this.cb = cb;   // cb:表示数据发生改变之后的回调

        Dep.target = this; // 全局唯一
      
        // 此处通过 this.vm.$data[key] 读取属性值,触发 getter
        this.oldValue = this.vm.$data[key]; // 保存变化的数据作为旧值,后续作判断是否更新

        // 前面 getter 执行完后,执行下面清空
        Dep.target = null;
    }
    
    update () {
        console.log(`数据发生变化!`);
        let oldValue = this.oldValue;
        let newValue = this.vm.$data[this.key];
        if (oldValue != newValue) {  // 比较新旧值,发生变化才执行回调
            this.cb(newValue, oldValue);
        };
    }
}

相比较第四节实现的 Watcher  类,这里做了调整:

  • 在构造函数中,增加 Dep.target 值操作;
  • 在构造函数中,增加 oldValue 变量,保存变化的数据作为旧值,后续作为判断是否更新的依据;
  • update() 方法中,增加当前操作对象 key 对应值的新旧值比较,如果不同,才执行回调。

Dep.target当前全局唯一的订阅者,因为同一时间只允许一个订阅者被处理。target当前正在处理的目标订阅者,当前订阅者处理完就赋值为 null 。这里 Dep.target 会在 defineReactive() 的 getter 中使用到。

通过改善后的 Watcher 类,我们操作当前操作对象 key 对应值的时候,可以在数据有变化的情况才执行回调,减少资源浪费。

4. 实现 compile.js

compile.js 实现了 Vue.js 的模版编译,如将 HTML 中的 {{text}} 模版转换为具体变量的值。

compile.js 介绍内容较多,考虑到篇幅问题,并且本文核心介绍响应式原理,所以这里就暂时不介绍 compile.js 的实现,在学习的朋友可以到我 Github 上下载该文件直接下载使用即可,地址:
https://github.com/pingan8787/Leo-JavaScript/blob/master/Cute-Gist/Vue/leo-vue-reactive/compile.js

5. 测试代码

到这里,我们已经将第四节的 demo 改造成简易版 Vue.js 响应式,接下来打开 index.html 看看效果:

当 index.js 中执行到:

vm.$data.text = '我们必须经常保持旧的记忆和新的希望。';

页面便发生更新,页面显示的文本内容从“你好,前端自习课”更新成“我们必须经常保持旧的记忆和新的希望。”。

到这里,我们的简易版 Vue.js 响应式原理实现好了,能跟着文章看到这里的朋友,给你点个大大的赞👍

六、总结

本文首先通过回顾观察者模式和 Object.defineProperty() 方法,介绍 Vue.js 响应式原理的核心知识点,然后带大家通过一个简单示例实现简单响应式,最后通过改造这个简单响应式的示例,实现一个简单 Vue.js 响应式原理的示例。

相信看完本文的朋友,对 Vue.js 的响应式原理的理解会更深刻,希望大家理清思路,再好好回味下~

参考资料

  1. 官方文档 - 深入响应式原理 
  2. 《浅谈Vue响应式原理》
  3. 《Vue的数据响应式原理》 
Sign up for free to join this conversation on GitHub.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to comment
Projects
None yet
Development

No branches or pull requests

1 particip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