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tifications
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change notification settings - Fork 0
/
Copy pathlog_tcp_udp.html
116 lines (76 loc) · 11.3 KB
/
log_tcp_udp.htm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 shrink-to-fit=no">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
<meta name="author" content="">
<!--
<link rel="icon" href="../../../../favicon.ico">
-->
<title>tcp、udp、http的区别</title>
<style type="text/css">
pre {
white-space: pre-wrap;
word-wrap: break-word;
}
</style>
<!-- Bootstrap core CSS -->
<link href="https://cdn.bootcss.com/bootstrap/4.0.0/css/bootstrap.min.css" rel="stylesheet">
<!-- Custom styles for this template -->
<link href="./sticky-footer.css" rel="stylesheet">
</head>
<body>
<!-- Begin page content -->
<main role="main" class="container">
<h1 class="mt-5">tcp、udp、http的区别</h1>
<a href="https://www.cnblogs.com/xiaomayizoe/p/5258754.html">本文参考1</a>
<a href="https://www.cnblogs.com/yuanpengyu/articles/5100046.html">本文参考2</a>
<p>
<pre>
tcp和udp的优缺点及区别
TCP的优点: 可靠,稳定 TCP的可靠体现在TCP在传递数据之前,会有三次握手来建立连接,而且在数据传递时,有确认、窗口、重传、拥塞控制机制,在数据传完后,还会断开连接用来节约系统资源。 TCP的缺点: 慢,效率低,占用系统资源高,易被攻击 TCP在传递数据之前,要先建连接,这会消耗时间,而且在数据传递时,确认机制、重传机制、拥塞控制机制等都会消耗大量的时间,而且要在每台设备上维护所有的传输连接,事实上,每个连接都会占用系统的CPU、内存等硬件资源。 而且,因为TCP有确认机制、三次握手机制,这些也导致TCP容易被人利用,实现DOS、DDOS、CC等攻击。
UDP的优点: 快,比TCP稍安全 UDP没有TCP的握手、确认、窗口、重传、拥塞控制等机制,UDP是一个无状态的传输协议,所以它在传递数据时非常快。没有TCP的这些机制,UDP较TCP被攻击者利用的漏洞就要少一些。但UDP也是无法避免攻击的,比如:UDP Flood攻击…… UDP的缺点: 不可靠,不稳定 因为UDP没有TCP那些可靠的机制,在数据传递时,如果网络质量不好,就会很容易丢包。 基于上面的优缺点,那么: 什么时候应该使用TCP: 当对网络通讯质量有要求的时候,比如:整个数据要准确无误的传递给对方,这往往用于一些要求可靠的应用,比如HTTP、HTTPS、FTP等传输文件的协议,POP、SMTP等邮件传输的协议。 在日常生活中,常见使用TCP协议的应用如下: 浏览器,用的HTTP FlashFXP,用的FTP Outlook,用的POP、SMTP Putty,用的Telnet、SSH QQ文件传输 ………… 什么时候应该使用UDP: 当对网络通讯质量要求不高的时候,要求网络通讯速度能尽量的快,这时就可以使用UDP。 比如,日常生活中,常见使用UDP协议的应用如下: QQ语音 QQ视频 TFTP ……
有些应用场景对可靠性要求不高会用到UPD,比如长视频,要求速率
小结TCP与UDP的区别:
1.基于连接与无连接;
2.对系统资源的要求(TCP较多,UDP少);
3.UDP程序结构较简单;
4.流模式与数据报模式 ;
5.TCP保证数据正确性,UDP可能丢包,TCP保证数据顺序,UDP不保证。
tcp协议和udp协议的差别
TCP UDP
是否连接 面向连接 面向非连接
传输可靠性 可靠 不可靠
应用场合 传输大量数据 少量数据
速度 慢 快
TCP与UDP区别总结:
1、TCP面向连接(如打电话要先拨号建立连接);UDP是无连接的,即发送数据之前不需要建立连接
2、TCP提供可靠的服务。也就是说,通过TCP连接传送的数据,无差错,不丢失,不重复,且按序到达;UDP尽最大努力交付,即不保证可靠交付
3、TCP面向字节流,实际上是TCP把数据看成一连串无结构的字节流;UDP是面向报文的
UDP没有拥塞控制,因此网络出现拥塞不会使源主机的发送速率降低(对实时应用很有用,如IP电话,实时视频会议等)
4、每一条TCP连接只能是点到点的;UDP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的交互通信
5、TCP首部开销20字节;UDP的首部开销小,只有8个字节
6、TCP的逻辑通信信道是全双工的可靠信道,UDP则是不可靠信道
tcp与http 的简单理解
TCP协议对应于传输层,而HTTP协议对应于应用层,从本质上来说,二者没有 可比性。Http协议是建立在TCP协议基础之上的,当浏览器需要从服务器获取网页数据的时候,会发出一次Http请求。Http会通过TCP建立起一个 到服务器的连接通道,当本次请求需要的数据完毕后,Http会立即将TCP连接断开,这个过程是很短的。所以Http连接是一种短连接,是一种无状态的连 接。所谓的无状态,是指浏览器每次向服务器发起请求的时候,不是通过一个连接,而是每次都建立 一个新的连接。如果是一个连接的话,服务器进程中就能保持住这个连接并且在内存中记住一些信息状态。而每次请求结束后,连接就关闭,相关的内容就释放了, 所以记不住任何状态,成为无状态连接。
随着时间的推移,html页面变得复杂了,里面可能嵌入了很多图片,这时候每次访问图片都需要建立一次tcp连接就显得低效了。因此Keep-Alive 被提出用来解决效率低的问题。从HTTP/1.1起,默认都开启了Keep-Alive,保持连接特性,简单地说,当一个网页打开完成后,客户端和服务器 之间用于传输HTTP数据的TCP连接不会关闭,如果客户端再次访问这个服务器上的网页,会继续使用这一条已经建立的连接Keep-Alive不会永久保 持连接,它有一个保持时间,可以在不同的服务器软件(如Apache)中设定这个时间。虽然这里使用TCP连接保持了一段时间,但是这个时间是有限范围 的,到了时间点依然是会关闭的,所以我们还把其看做是每次连接完成后就会关闭。后来,通过Session, Cookie等相关技术,也能保持一些用户的状态。但是还是每次都使用一个连接,依然是无状态连接。
以前有个概念很容忍搞不清楚。就是为什么Http是无状态的短连接,而TCP是有状态的长连接?Http不是建立在TCP的基础上吗,为什么还能是短连接?现在明白了,Http就是在每次请求完成后就把TCP连接关了,所以是短连接。而我们直接通过Socket编程使用TCP协议的时候,因为我们自己可以通过代码区控制什么时候打开连接什么时候关闭连接,只要我们不通过代码把连接关闭,这个连接就会在客户端和服务端的进程中一直存在,相关状态数据会一直保存着。
在C#中会有Socket,实际上socket是对TCP/IP协议的封装,Socket本身并不是协议,而是一个调用接口(API)。 Socket的出现只是使得程序员更方便地使用TCP/IP协议栈而已,是对TCP/IP协议的抽象,从而形成了我们知道的一些最基本的函数接口,比如 create、listen、connect、accept、send、read和write等等。
比较形象的描述:HTTP是轿车,提供了封装或者显示数据的具体形式;Socket是发动机,提供了网络通信的能力。对于从C#编程的角度来讲,为 了方便,你可以直接选择已经制造好的轿车Http来与服务器交互。但是有时候往往因为环境因素或者其他的一些定制的请求,必须要使用TCP协议,这时就需 要使用Socket编程,然后自己去处理获取的数据。就像是你用已有的发动机,自己造了一辆卡车,去从服务器交互。
HTTP/1.0和HTTP/1.1都把TCP作为底层的传输协议。HTTP客户首先发起建立与服务器TCP连接。一旦建立连接,浏览器进程和服务器进程 就可以通过各自的套接字来访问TCP。如前所述,客户端套接字是客户进程和TCP连接之间的“门”,服务器端套接字是服务器进程和同一TCP连接之间的 “门”。客户往自己的套接字发送HTTP请求消息,也从自己的套接字接收HTTP响 应消息。类似地,服务器从自己的套接字接收HTTP请求消息,也往自己的套接字发送HTTP响应消息。客户或服务器一旦把某个消息送入各自的套接字,这个 消息就完全落入TCP的控制之中。TCP给HTTP提供一个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这意味着由客户发出的每个HTTP请求消息最终将无损地到达服务器,由服 务器发出的每个HTTP响应消息最终也将无损地到达客户。(自己的理解Tcp其实就是一个管子 一面连接着客户进程,另一面连接着服务器端的进程 从而进行信息的传输)
C#代码连接远程数据库用的是TCP协议。每次new 一个connection的时候,connection.open就打开了这个TCP连接。connection.Close的时候就关闭了这个连接。 FTP的底层也是TCP, 不过是长连接的。传输大文件比较快。 需要看具体场景。在服务器端,如果程序是采取的长连接的方式,那么就能控制同时连接到这个服务器的连接个数,防止同时有多个连接。但是采取短连接的方式, 那么就不能控制同时连接到这个服务器上的连接的个数,这也是一个优点,可以同时处理大量连接请求。但是如果连接请求量太大的话,可能造成服务器停止工作。
WebService不需要连接,一秒中至少可以支持上万/十万的请求,每次请求然后释放,没有空余的内存消耗。一般不会限制同时连接的个数,这是 优势。Message Queue需要建立连接, 支持上千的连接就很吃力了。因为每个连接即使没有在请求数据,也会在内存中占用一定的空间存储。会限制,比如SQL Server数据库服务器,一般最多同时连接16个。
Http协议一定通过指定的端口,80,所以一般计算机上不会限制这个端口,所以Http协议能够顺利通过所有机器上的防火墙。而使用Socket编程的话,就需要自己指定特定的端口,那么很可能这个端口是在某个环境中禁用的,那么就无法穿透防火墙。IIS使用的是80端口,也就是这个程序一直在监听着这个端口。一旦发现有人要建立到这个端口的连接,他就会响应,然后建立连接。这里说的连接都是短连接。所以你对服务器上的网址的请求,都是通过80端口送到网站程序的。然后通过这个端口发送的客户端浏览器。
(把防火墙想象成一张纸端口就是一个洞 短连接就是一束束的电子 可以知道大部分电脑的http端口是指定好的也就是一个固定的洞口,所以一束束的大小正好的的电子带着信息通过会畅通无阻,而使用Socket编程的话那么洞口的大小就不确定需要自己开凿,那么许多不一般大小的粒子通过洞口会有阻碍,从而导致粒子无法正常通过防火墙洞口那么最终的的结果是啥呢? 我还没有深究自己理解的 希望大神们指点)
</pre>
</p>
</main>
<footer class="footer">
<div class="container">
<span class="text-muted"> Kero~ </span>
<h2><a href="./index.html">Home</a></h2>
</div>
</footer>
</body>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