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read every piece of feedback, and take your input very seriously.
To see all available qualifiers, see our documentation.
Have a question about this project? Sign up for a free GitHub account to open an issue and contact its maintainers and the community.
By clicking “Sign up for GitHub”,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and privacy statement. We’ll occasionally send you account related emails.
Already on GitHub?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可将需求文档喂给 GPT,让 GPT 给出代码的实现版本。然后用 AST 分析 GPT 生成的代码,转换成特定场景的编码(代码 or schema等等)。之所以还需要用 ast 做一次转换,主要原因有两点:1. GPT 是文本生成,本质上不具备逻辑能力,而软件是逻辑的一层层抽象,需要精确性。2. GPT 跟具体项目结合时,往往不具备对应项目的上下文信息,生成的代码不能很好的跟原项目契合。
为了避免名词理解的不一致,这里先对文章内容易出现争议的名字下定义(仅限于本文章内):
low-code: 可视化的拖拉拽生成页面/生成逻辑的平台。
要,low-code 能降低编码门槛,其一: GPT 输出代码的非逻辑性,实际并不能降低编码门槛,它输出的代码还是需要能看的懂,改的动。其二:GPT 输出的代码目前还不具备系统性,还只是一些代码片段。
low-code 平台的输入、输出都是确定性的,GPT 与 low-code 的结合点主要在于“输入”上,比如复制图片或者文本上去,解析转换(因为 GPT 没有 low-code 本身的上下文信息,因为需要通过 AST 或者其他手段,将 GPT 的输出做一层解析转换)成 low-code 需要的输入,用户再基于 low-code 做进一步的调整和修改,进一步提高 low-code 的编码效率。
目前开发流程中有一块常见的重复工作:需求文档对业务逻辑描述一遍,开发又用代码将需求文档逻辑再描述一遍(曾经有 coder 自嘲为“需求文档翻译机”)。计算机界曾经有很多大牛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大体的思路是定义一种不具备二义性需求描述规则,包括一些 uml 图什么的,然后基于需求描述直接生成代码。最后都死于学习成本过高,产品不爱,开发不屑。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在 GPT 之前,计算机对自然语言的理解不够,没有低成本的办法在自然语言和代码之间建立桥梁。
使用 GPT 将需求文档直出代码,可能遇到的问题是,GPT 不具备生成目标项目的上下文信息,生成出来的代码不能很好的跟原项目契合,比如上下文中的一些组件和业务逻辑。将 GPT 输出的结果经过一层 AST 转转,补充具体项目的上下文信息,替换一些逻辑,能让输出的代码更可用,需要开发手动调整的代码量更少。
The text was updated successfully, but these errors were encountered:
No branches or pull requests
TLDR
可将需求文档喂给 GPT,让 GPT 给出代码的实现版本。然后用 AST 分析 GPT 生成的代码,转换成特定场景的编码(代码 or schema等等)。之所以还需要用 ast 做一次转换,主要原因有两点:1. GPT 是文本生成,本质上不具备逻辑能力,而软件是逻辑的一层层抽象,需要精确性。2. GPT 跟具体项目结合时,往往不具备对应项目的上下文信息,生成的代码不能很好的跟原项目契合。
思考过程
为了避免名词理解的不一致,这里先对文章内容易出现争议的名字下定义(仅限于本文章内):
low-code: 可视化的拖拉拽生成页面/生成逻辑的平台。
有 GPT 还需要 low-code 吗?
要,low-code 能降低编码门槛,其一: GPT 输出代码的非逻辑性,实际并不能降低编码门槛,它输出的代码还是需要能看的懂,改的动。其二:GPT 输出的代码目前还不具备系统性,还只是一些代码片段。
GPT 如何跟 low-code 的结合?
low-code 平台的输入、输出都是确定性的,GPT 与 low-code 的结合点主要在于“输入”上,比如复制图片或者文本上去,解析转换(因为 GPT 没有 low-code 本身的上下文信息,因为需要通过 AST 或者其他手段,将 GPT 的输出做一层解析转换)成 low-code 需要的输入,用户再基于 low-code 做进一步的调整和修改,进一步提高 low-code 的编码效率。
GPT 让需求文档直出代码有了希望
目前开发流程中有一块常见的重复工作:需求文档对业务逻辑描述一遍,开发又用代码将需求文档逻辑再描述一遍(曾经有 coder 自嘲为“需求文档翻译机”)。计算机界曾经有很多大牛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大体的思路是定义一种不具备二义性需求描述规则,包括一些 uml 图什么的,然后基于需求描述直接生成代码。最后都死于学习成本过高,产品不爱,开发不屑。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在 GPT 之前,计算机对自然语言的理解不够,没有低成本的办法在自然语言和代码之间建立桥梁。
使用 GPT 将需求文档直出代码,可能遇到的问题是,GPT 不具备生成目标项目的上下文信息,生成出来的代码不能很好的跟原项目契合,比如上下文中的一些组件和业务逻辑。将 GPT 输出的结果经过一层 AST 转转,补充具体项目的上下文信息,替换一些逻辑,能让输出的代码更可用,需要开发手动调整的代码量更少。
The text was updated successfully, but these errors were encount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