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墙 | 三退 | 诉江 | 中共卖国 | 贪腐淫乱 | 窜改历史 | 党魁画皮 | 中共间谍 | 破坏传统 | 恶贯满盈 | 人权 | 迫害 | 期刊 | 伪火 社论 | 问答 | 剖析 | 两岸比对 | 各国褒奖 | 民众声援 | 难忘记忆 | 海外弘传 | 万人上访 | 平台首页 | 支持 | 真相 | 圣缘 | 神韵 | |
【大纪元2023年03月29日讯】(大纪元专题部记者李思齐、王佳宜报导)中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数量今年将再破纪录,考虑其它新成长劳动力的就业需求,以及减少的净增就业人数,中国年轻人失业问题今年更严峻。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教育系统的不合理性难辞其咎。 距离中国高校毕业季仅有数月的时间,毕业生就业问题浮上台面。今年中国的高校应届毕业生规模高达1,158万人,比去年的应届毕业生人数(1,076万)高出了82万。中国今年的新成长劳动力约1,662万人,其中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占比接近七成;而2021年时,中国需要安排就业的城镇新成长劳动力为1,500万人左右,其中高校毕业生的规模909万人,占比约六成。 中共国家统计局3月15日公布的信息显示,中国16至24岁劳动力的调查失业率已接近25至59岁劳动力失业率的4倍。而中国经济在2023年持续下行,1-2月官方公布的个人所得税同比下降了4%,显示失业人数在增多。 日本时政评论员黎宜明3月27日向大纪元表示:“中共教育体制本身的问题,叠加经济下行、地产低迷和外企迁离等因素,年轻人就业难是必然。”他以中国百强县排第一的江苏省昆山市为例说,原来昆山的台湾企业就有上千家,制造业发达,但由于企业撤离,现在也开始裁员减薪了。 黎宜明分析说:“中共的教育系统这几十年一直不合理的,尤其是2000年左右,在中共前党魁江泽民时期的教育部长陈至立大搞‘教育产业化’。各高校大规模扩招,甚至出现一位博士生导师不得不带八位博士生的情况。扩招的同时,学校也开始升级,中专升大专,大专升本科。专科学校把设备卖掉转成普通高等教育院校,结果少了很多专业技术工种的培养。” “但中国没有那么多高技术企业来吸纳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而低层的技术产业又没有足够的技术工人进去。因此专科院校比普通院校更容易找到工作,就是这个原因。而在德国,高中生毕业时就分流,技术学校和普通大学基本各占一半。”他说。 公开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北京的硕士、博士毕业生首次超过本科生毕业人数。2022年专科院校毕业生的签约比例为13.30%,比普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12.5%的签约比例高出0.8%。 面对上千万名高校生即将毕业而失业人数正在增多的现实,中共官媒3月以来明显增加对“灵活就业”的报导。所谓灵活就业是指打零工、送外卖等非传统主流的就业方式。中国灵活就业人员的规模在2021年已超过2亿人。中共官媒《中国青年报》去年1月刊文称,灵活就业成大学生就业新形态。 灵活就业群体社会保障低的问题一直存在。2022年二季度的《灵活就业景气指数报告》显示,“灵活就业群体普遍存在就业不稳和社保不足的问题”,47.3%的灵活就业人员无劳动合同或仅有一年内的临时合同,53.5%的灵活就业者没有缴纳养老保险。同时,由于“没有时间或经济负担重”等原因,灵活就业人员不愿意参加技能培训。 就近期山东省烟台市出台“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可办转职工社保”政策的传闻,中共官媒《经济日报》3月26日刊登文章,说明了灵活就业人员与企业职工虽然都是参保“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但两者不可互换,因为缴费的基数和比例要求有所不同。 中共官方控股的“澎湃新闻”3月9日转载了乐陵市法院的文章,分析了企业交社保和个人交社保有什么差别。总之,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成本要高于企业参保。 中共官媒“中国财经网”3月22日的报导称,灵活就业人群中多了上门喂猫师、上门厨师、陪诊师等新兴职业,并且中共体制内专家认为,未来灵活就业将是主流。 黎宜明说,灵活就业的新工种工作多是穷人服务有钱人,但得足够多选择这类消费的人才行。他表示,现在经济状况好的人数在下降,“灵活就业”的难度也在加大。 2022年四季度的《灵活就业景气指数报告》显示,灵活就业2022年四季度末就业、收入和消费景气指数相比三季度均有所下滑。 3月初公布的中共国务院政府报告宣称去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并设立2023年的新增就业目标为1,200万左右。为什么就业越来越难呢?关键是中国的新增就业和净增就业算法不同。 美国的新增就业走势与经济增长高度一致,但在中国两者的走势并不完全一致,甚至有时相悖。海通证券于2022年末发布的宏观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此做了分析。 报告显示,中国2021年的净增就业人数仅有502万人,为1995年以来的新低。而中共官方宣称的2021新增就业人数达1,269万人,是“超额完成预期目标”,但实际上净增就业人数比新增就业人数减少了767万人。 分析中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新增就业的统计口径,报告得出,中国的城镇新增就业未剔除新增失业的影响,或许是导致其与净增就业人数差别巨大的关键原因。自2010年以来,中国的城镇净增就业规模在持续下降,并从2013年开始小于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责任编辑:连书华# 相关新闻: 编辑推荐: 本文转自大纪元(国内需用翻墙软件才能访问) 下载翻墙软件浏览原文:净增就业人数下跌 中共教育体制加剧就业难 手机上长按并复制下面二维码分享本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