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墙 | 三退 | 诉江 | 中共卖国 | 贪腐淫乱 | 窜改历史 | 党魁画皮 | 中共间谍 | 破坏传统 | 恶贯满盈 | 人权 | 迫害 | 期刊 | 伪火 社论 | 问答 | 剖析 | 两岸比对 | 各国褒奖 | 民众声援 | 难忘记忆 | 海外弘传 | 万人上访 | 平台首页 | 支持 | 真相 | 圣缘 | 神韵 | |
///image2=
【大纪元2025年01月28日讯】听众朋友们,晚上好,欢迎来到《佳音时刻》,我是佳音。 今日新闻包括,批量制造假老外 小红书流量大揭秘;中国工业利润连续三年下降 开年制造业比去年还要惨;有黑幕?习近平刚走就爆炸 辽宁市场监控惊现神秘黑衣人。好,新闻现在开始: 首先,我们先聊聊最近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小红书“假老外”事件及其背后的黑色产业链。 事情要从今年1月中旬说起。当时,美国对TikTok的禁令让一些用户不满,他们自称“TikTok难民”涌入小红书。短短两天,小红书在美国的新增用户暴涨70万,下载量突破200%。 众所周知,在中共治下,中国民众没有言论自由。《华尔街日报》称,为了应对涌入的外国用户,小红书内容审核团队连夜加班,审核发自海外的内容,不仅在过滤系统中添加英文关键词,还发布招聘信息,急征“三天之内就能上岗”的英文人才。 除此之外,小红书还接收到来自官方的消息,试图降低中国用户看到美国帖子的概率。那么,小红书上那么多“老外帖”是哪里来的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说明: 在美国总统川普下令暂缓TikTok禁令后,大量外国用户离开小红书。与此同时,有网友发现,在小红书上活跃的“外国博主”多半是假的,他们有欧美化的名字,头像,但发布的内容却错漏百出,有大量明显的语法错误,中文更是流利得不像话,甚至连发布的照片都是不同的。 日前,专注于娱乐产业的垂直类自媒体“娱乐资本论”发布文章揭露,目前在小红书生态上极有话语权的“郑州帮”,正在批量制造假老外。他们的套路相当简单,每天盯着平台上的爆款笔记,抓取关键词和内容结构,然后用一套流水线模式生产类似的内容。 一位员工可以同时管理多个账号,每天发布十几篇笔记,修图、洗稿、发帖一条龙。他们通过海量的内容吸引流量,再通过小红书引流到淘宝等电商平台成交,短短几天,便收割到大量财富。 这种事情很多,还有网友爆料,大陆多个MCN机构都有这样的团队,在某个MCN机构的群聊记录中,上面写着:“兄弟们,流量密码啊”。 有网友指出多个海外账号,里面发布的照片是用AI技术生成的“西方美女”,其肤色和背景极不自然,明显是拼凑的;发布的内容是从国外网红那搬运过来的视频,有些视频还带着水印。甚至可以在不同的账号中,找到相同的内容,不仅名字相似,连自我介绍都是一样的。 比如用户“auro”和用户“Auroa”,其名字相差一个字母“a”,看上去似乎是两个不同的人,但发布的照片几乎一模一样,人物形象、穿着、背景几乎相同,有网友怀疑是AI生成的图片,查看IP地址后发现,两个账号一个在湖北,一个在广东。 这些假账号的确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流量,但也很快引发用户反感。有网友吐槽:“刷来刷去都是同一个套路,看得人头皮发麻!” 近日,大陆社交平台上关于“内容同质化”的抱怨越来越多,相关吐槽笔记超过4万篇。 其实早在几年前,小红书就因虚假宣传、数据造假和违法内容泛滥,被频频质疑。 比如,香港音乐人张佳添就曾公开表示,小红书上有两个冒充他的虚假账号。 去年5月,财经媒体《财经钻》曝光了小红书的黑色产业体系,包括虚假宣传,电信诈骗、数据造假、代写软广等。 比如,小红书通过滤镜美化,将普通场景包装成吸引游客的“网红打卡地”,由于实际场景与宣传相去甚远,这种行为让用户十分反感,将其称为“小黑书”。 小红书的信任危机不仅涉嫌造假,还包括部分人群在平台上公开贩卖违禁药品、推荐违规培训班等违法行为。 2019年,小红书因代写“种草笔记”和数据造假等问题被再次推上风口浪尖,甚至一度被各大应用平台下架。 虽然小红书立即发布“整改”声明,却对下架原因只字不提。直到目前,“虚假信息泛滥”仍是小红书的标签之一。 好,关于小红书,我们就讲到这里,接下来,我们聚焦中国经济,并为您带来详细解读。 日前,中共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大陆工业企业利润下降3.3%,连续第三年持续下滑。其中国有企业利润下降4.6%,股份制企业下降3.6%,外商投资企业下降1.7%,只有私营企业实现了微弱增长,但仅为0.5%。 更令人担忧的是,2025年1月,大陆制造业大幅萎缩。1月份,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PMI降至49.1%,低于荣枯分界线50%,也低于路透社调查的预测中值50.1%。 这是自去年8月以来,PMI的最低点,在制造业出现萎缩的同时,包括建筑和服务业的非制造业也在放缓。今年1月,非制造业的PMI从去年12月的52.2%放缓至50.2%。 美国之音分析,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仍然高度依赖出口,而工厂的通货紧缩和人民币的持续走弱,进一步推动中国商品的出口,让其在全球市场上更具竞争力,以至于在2024年,大陆的贸易顺差接近1万亿美元。但目前,这种依赖出口的模式正面临新的威胁。 今年1月20日,美国总统川普重返白宫,再次执政。在他就任的第二天,他宣布要对大陆的进口商品征收10%的惩罚性关税,这一措施可能对大陆经济产生重大冲击。 面对国内外的双重压力,北京方面承诺采取措施,但未透露具体计划。 此前,为刺激国内消费,北京当局推出多项措施,比如以旧换新计划,还为购买汽车、家电和其它商品的消费者提供补贴,却没有取得预期效果,消费市场仍一片低迷。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消费不能复苏,中国经济会越来越糟。 未来中国的经济将会如何,我们将持续关注,下面我们再看一则与中国有关的消息。 1月26日中午,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副食品商场门口发生爆炸。由于事发时正值午餐高峰,又临近新年,市场人流密集。突然发生的爆炸声让民众极为惊慌。有视频显示,现场浓烟滚滚,哭喊声此起彼伏。许多人倒地流血,周围一片狼藉,有人仓皇逃离,有人满脸是血,呆坐在地上,无法回神。爆炸中心,有一辆被炸得面目全非的电动车。 有目击者透露,爆炸发生在市场门口靠近公交站的位置。 有监控视频显示,一名黑衣男子疑似在一辆电动车前停留片刻,似乎在进行某种操作。随后该男子离开,在他走出几米后,旁边另一位男子似乎感觉不对,准备离开,但就在此时,爆炸发生,威力巨大,多人倒地。其中包括一名小女孩,好在他的父亲机警,用身体挡住了冲击,避免更为严重的伤害。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爆炸发生的3天前,也就是1月23日,习近平到访该商场,视察节日期间的市场供应情况。当时,习近平还和多个食品摊摊主了解民生。 爆炸发生后,现场被封锁,大量相关视频、照片、消息被上传网路。但很快,相关内容被下架。有网友直言“不让发”。 有网友表示,习近平刚走就爆炸,这时间点太敏感,不让发算是“正常操作”。 有网友留言,不到几分钟相关视频就下架了,整个平台被删得干干净净。 在此前报导过相关新闻的大陆媒体,也同样将该新闻下架,直到目前,事故发生原因,具体伤亡情况,外界并不知晓。 好,时间过得真快,感谢您陪伴我们度过这段《佳音时刻》。如果您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分享给更多朋友!明天同一时间,我们不见不散! 《佳音时刻》制作组 责任编辑:李昊# 相关新闻: 热门新闻: 下载翻墙软件浏览原文:【佳音时刻】小红书流量揭秘 辽宁爆炸有黑幕? 手机上长按并复制下面二维码分享本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