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方案是建基于TencentOS Tiny CH32V_EVB RISC-V开发套件。开发板是采用沁恒RISC-VMCUCH32V307VCT6芯片,CH32V305/7系列是基于沁恒自研RISC-V架构微处理器青稞V4系列设计的32位工业级互联型微控制器,配备了硬件堆栈区、快速中断入口,在标准RISC-V基础上大大提高了中断响应速度。加入单精度浮点指令集,扩充堆栈区,具有更高的运算性能。扩展串口UART数量到8组,定时器到10组,其中4组高级定时器。提供USB2.0高速接口(480Mbps)并内置了PHY收发器,而以太网MAC升级到千兆并集成了10M-PHY模块,并且板载有esp8266 WiFi模组,支持腾讯云固件,这样提供了强大多元化的网络传输能力。同时板载有1.54寸 IPS高清显示屏,支持240*240分辨率,可以即时反馈相关的数据信息。再结合TencentOS Tiny开源物联网操作系统简便快速的开发如虎添翼。配合腾讯云物联网开发平台IoT Explorer 和腾讯连连小程序能高效地开发出基于物联网应用技术的智能设备。
移植方案主要采用主流JS解决方案。考察并尝试过多个JS解释器,包括但不限于QuickJS、MuJS、ELK等,最终选择了最为轻量的ELK解释器作为移植的主要工作。
主要的IDE采用沁恒自主研发的MounRiver IDE
我看TencentOS Tiny原本的架构图里是有支持JS引擎的。但可能由于时间问题还没有上线,所以我这边自己移植一个。
ELK框架的地址是https://github.com/cesanta/elk
核心文件非常精简,一共只有两个文件,elk.h和elk.c
elk.c:https://github.com/cesanta/elk/blob/master/elk.c
elk.h:https://github.com/cesanta/elk/blob/master/elk.h
由于这两个文件都仅依赖C语言的标准库,而不依赖任何其他的系统库(不依赖POSIX/Linux等库),所以非常适合移植到嵌入式设备之中。
在将这两个文件移动到新建的tos_js目录下之后,目录应当如下所示
在这里,需要加入编译器的Include路径,使得编译器可以找到这个头文件,具体的步骤是
按照如上步骤将tos_js目录添加到Include Paths中。
接下来需要开启一下编译器的浮点数支持,我们在平时在特定平台(Win,Mac,Linux)编程时,这个开关默认是开启的,但是对于嵌入式的GCC来说,这个开关默认是关闭的, 需要我们自行开启,如果不开启,就无法正确处理输出输出函数对于浮点数的支持,如sprintf/printf/scanf等函数对于浮点数的支持
开启浮点数的支持需要调整两个地方,第一个地方如下图所示,将步骤4圈出来的表格按照截图中填写,然后点击“应用并退出”
开启浮点数支持的第二个地方如下图所示。
调整完如上两个地方后,浮点数的支持就成功开启了,具体的测试步骤可以在main函数中编写如下语句
printf("%f", 3.1);
或者类似的语句进行测试
接下来开启移植的过程。首先熟悉一下TencentOS Tiny的编程思路。
int main(void) {
USART_Printf_Init(115200);
printf("SystemClk:%d\r\n", SystemCoreClock);
printf("Welcome to TencentOS tiny(%s)\r\n", TOS_VERSION);
tos_knl_init();
tos_task_create(&task1, "task1", task1_entry, NULL, 3, task1_stk,
TASK1_STK_SIZE, 0); // Create task1
tos_task_create(&task2, "task2", task2_entry, NULL, 4, task2_stk,
TASK2_STK_SIZE, 0); // Create task2
tos_knl_start();
printf("should not run at here!\r\n");
while(1)
{
asm("nop");
}
}
TencentOS Tiny最为显著的功能就是其任务调度功能,可以看出,在main
函数中创建并运行了两个任务。分别是task1
和task2
,那么我们具体的去看到task1
的内容。
void task1_entry(void *arg) {
while (1)
{
printf("###I am task1\r\n");
tos_task_delay(2000);
}
}
非常的精简,没有多余的内容,核心就是一个延时函数tos_task_delay
。
那么我们可以基于ELK来移植JS解释器。
#include "tos_js.h"
char js_mem[2000];
void task2_entry(void *arg) {
struct js *js = js_create(js_mem, sizeof(js_mem));
js_set(js, js_glob(js), "print", js_mkfun(js_print));
js_run(js, "let a = 1;");
while (1)
{
printf("***I am task2\r\n");
js_run(js, "print(a);a *= 2;");
tos_task_delay(1000);
}
}
这个ELK解释器和其他JS解释器略有不同,考虑到嵌入式设备不能很方便地进行内存的分配和回收,所以ELK是基于一块固定的内存进行存储的。所有的栈空间和JS虚拟机都存在于js_mem
这块内存之中,非常的便捷。
#include "tos_js.h"
char js_mem[2000];
void task2_entry(void *arg) {
struct js *js = js_create(js_mem, sizeof(js_mem));
js_run(js, "let a = 1;");
while (1)
{
jsval_t res = js_run(js, "a *= 2;a");
printf("res: %s", js_str(js, res));
tos_task_delay(1000);
}
}
一个最简单的程序如上图所示,可以看出,核心的步骤就是定义js虚拟机需要的内存空间js_mem
* ,使用*js_create
函数初始化JS虚拟机,并使用js_run
函数运行指定的JavaScript
语句。并且这些JS的对象和值都可以与C语言无缝衔接。最后调用js_str
函数将一个JS对象转化为C语言的的字符串,非常地便捷。
#include "tos_js.h"
jsval_t js_print(struct js *js, jsval_t *args, int nargs) {
for (int i = 0; i < nargs; i++) {
const char *space = i == 0 ? "" : " ";
printf("%s%s", space, js_str(js, args[i]));
}
putchar('\n');
return js_mkundef();
}
char js_mem[2000];
void task2_entry(void *arg) {
struct js *js = js_create(js_mem, sizeof(js_mem));
js_set(js, js_glob(js), "print", js_mkfun(js_print));
js_run(js, "let a = 1;");
while (1)
{
js_run(js, "a *= 2; print('res:', a);");
tos_task_delay(1000);
}
}
在本示例中定义了一个函数叫做js_print
,这个函数的主要作用是起承接JS和C语言的桥梁,函数本身是用C语言编写的,但是可以使用JS对象(即jsval_t类型
)作为参数,而且可以使用js_set
在JS中全局声明这个函数为print
,从此以后,就可以直接在JS代码中使用print
函数了,参考上述代码第19行,可以在JS中无缝与C语言进行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