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的产生:
- 设计概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人们对机械化生产的粗糙产品和传统手工业品的精细工艺形成了鲜明对比,从而引发了人们对设计本质的思考。
- 约翰·拉斯金和威廉·莫里斯等思想家提出了“设计”的概念,强调功能、美感和与生活的关系。
- “设计”的概念逐渐发展,最终形成了以功能主义为核心的现代设计,并以包豪斯设计学院为代表。
- 设计的整合:
- 20世纪后半叶,设计被整合到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 日本、美国和欧洲的设计风格各具特色,但都以经济发展为主要动力。
- 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反映了现代主义设计的老化,以及对设计本质的重新思考。
- 电脑技术的设计:
- 电脑技术的出现给设计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 设计需要更加关注人的“五感”,并通过多种感官刺激和信息传达方式,构建出丰富的信息集合体。
- 设计需要超越技术,回归生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 “RE-DESIGN”的内涵:
- “RE-DESIGN”指的是再次设计,回到原点,重新审视日常用品,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探索设计的本质。
- 将已知的事物陌生化,也是一种创造,更能体现设计的意义。
- “RE-DESIGN”展览:
- 展览邀请了32位来自不同领域的设计师,针对日常用品进行重新设计,例如卫生纸、出入境章、捕蟑盒、火柴、尿不湿、茶包等。
- 这些设计作品展现了设计师们对日常生活的独特视角和创意,以及对设计本质的深入思考。
- 艺术与设计的区别:
- 艺术是艺术家面对社会的意志表达,以个人为中心。
- 设计侧重于社会,解决多数人共同面临的问题,以社会为中心。
- “RE-DESIGN”展览以日常用品为对象,体现了设计的社会性。
- “RE-DESIGN”的意义:
- 通过重新设计日常用品,引发人们对设计本质的思考,以及对日常生活的重新认识。
- 展示了设计的无限可能,拓展了设计的边界。
- 五感的领域:
- 人类拥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五种基本感觉,它们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共同构成我们对世界的感知。
- 设计师需要关注人的“五感”,并通过各种感官刺激和信息传达方式,构建出丰富的信息集合体,让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 信息的构筑:
- 信息构筑是指设计师在信息接受者的大脑中进行信息再构筑活动,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感官刺激,以及与记忆的结合,形成对信息的综合理解。
- 设计师的任务就是有意识地干预这一组合过程,通过设计的方式,引导人们对信息的理解和感受。
- 信息建筑的案例:
- 长野冬季奥运会开幕式、闭幕式节目册:通过特殊的纸张材质和印刷技术,唤起人们关于冰雪的记忆,并与圣火的形象形成对比,增强信息传达的效果。
- 梅田医院标识系统:使用柔软的白色棉布作为标识材料,营造柔和的空间感觉,并通过可拆卸的设计,传递出医院对清洁的重视。
- 松屋银座翻新:以白色和触觉元素为核心,打造出“白色松屋”的形象,并通过多种设计元素,将触觉感受融入到百货店的各个角落。
- 信息建筑的启示:
- 设计师需要关注人的“五感”,并通过多种感官刺激和信息传达方式,构建出丰富的信息集合体,让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 设计师需要超越视觉,关注触觉、听觉等其他感官,创造出更具体验感的设计作品。
- “无中生有”的理念:
- “无中生有”并非指真正的无,而是指一种包容性,能够容纳百川,激发人们的想象力。
- 无印良品的设计理念是“无设计的设计”,强调简约、朴素、实用,并通过“无”的概念,为人们提供更多想象的空间。
- “世界合理价值”的哲学:
- 无印良品追求“世界合理价值”,即以理性的态度利用资源,创造更美好、更可持续的生活。
- 这意味着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关注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无印良品的起源和使命:
- 无印良品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以简约、朴素、实用的设计风格,满足了人们对高品质生活需求的渴望。
- 无印良品的使命是创造“这样就好”的商品,并通过设计的方式,引导人们追求更美好、更可持续的生活。
- WORLD MUJI:
- 无印良品的目标是成为全球性的品牌,将“世界合理价值”的理念传播到世界各地。
- 无印良品鼓励世界各地的人才加入,共同打造更具全球性的无印良品。
- EMPTINESS:
- 无印良品的广告概念是“EMPTINESS”,即以空无一物的容器为核心,为人们提供更多想象的空间,引发他们对无印良品理念的理解和共鸣。
- 标志:地平线:
- 无印良品的标志是一个地平线,象征着“无”的概念,以及包容性和无限的可能性。
- 地平线的寻找:
- 无印良品在世界各地寻找地平线,并将其作为广告的视觉元素,传递出“世界合理价值”的理念。
- 企业价值观的演变:
- 从传统的制造企业,到以设计和营销为核心的综合型企业,企业的价值观发生了演变。
- 企业需要更加关注市场调研,精准地把握消费者的欲望,并通过设计满足这些欲望。
- 对消费欲望的引导:
- 设计师需要关注消费者的欲望,并通过设计引导他们的消费行为。
- 设计师可以通过提升产品的品质、美感,以及创造新的生活方式,来引导消费者的审美意识,从而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 日本的消费现状:
- 日本人的消费意识相对薄弱,容易被市场营销所引导,导致审美意识下降。
- 作者认为,设计教育可以帮助人们建立更合理的消费观念,提升审美意识。
- 再次出发:
- 作者呼吁设计师们关注社会问题,以设计为手段,推动社会进步。
- 设计师需要保持对社会的敏感度,并不断拓展设计的领域和形式。
- 日本文化的深层含义:
- 日本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其根源在于其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 日本文化吸收了多种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意识,例如简约、朴素、留白等。
- 作者认为,日本文化的特质使其能够在全球化时代中独树一帜。
- 再造成熟文化:
- 作者认为,日本需要再造成熟文化,即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时,也要关注全球化的趋势,并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和融合。
- 这需要日本人有更开阔的视野和更理性的态度,才能更好地利用自身的文化资源。
- 日本的自然与生命:
- 作者介绍了雅叙苑、小布施堂和“无何有”等地方,这些地方将日本文化与自然和生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日本文化的魅力。
- 这些地方的成功,在于它们能够满足人们对自然、宁静和审美的需求。
- 设计中的日本文化:
- 作者参与了小布施堂和“无何有”的设计工作,并通过设计将日本文化的特质融入其中。
- 作者认为,设计师需要关注日本文化的深层含义,并将其融入到设计中,才能创造出真正具有日本特色的设计作品。
- 世界博览会的主题:
- 日本的世界博览会主题是“自然的睿智”,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
- 作者认为,这个主题体现了日本自古以来所秉持的自然观,并与现代科学前沿的感性认识相契合。
- 森林中的生态共同体:
- 作者提出了在森林中建立生态共同体的构想,通过使用可再生能源和循环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 这个构想体现了技术进步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并为未来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 设计的衍生:
- 作者以江户时代的《本草图说》为灵感,设计了世界博览会的宣传资料,以展现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 作者认为,古代事物中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可以为现代设计提供启示。
- 吉祥物的设计:
- 作者提出了以身边的自然和生命体作为世界博览会吉祥物的构想,以唤起人们对自然和生命的关注。
- 作者认为,这些生物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并激发他们对世界博览会的兴趣。
- 媒介的自我增殖:
- 作者设计了世界博览会的胶带,将其作为宣传媒介,以扩大世界博览会的影响力。
- 作者认为,设计应该具有自我增殖的能力,才能更好地传播信息。
- 设计的方向:
- 作者认为,设计应该关注社会问题,并通过设计推动社会进步。
- 设计师需要保持对社会的敏感度,并不断拓展设计的领域和形式。
- 世界平面设计师大会:
- 世界平面设计师大会探讨了设计领域的未来发展,并提出了“信息之美”的主题。
- 作者认为,设计师需要关注信息的品质,并通过设计提升信息的传播效率。
- 设计与信息:
- 设计师的任务是信息传达,因此需要深入了解信息的本质和特性。
- 作者提出了“传达设计”、“视觉传达”和“平面设计”三个概念,并对它们进行了区分。
- 信息之美:
- 作者认为,实现“信息之美”的途径包括清晰、独创和幽默。
- 设计师需要通过设计的方式,提升信息的品质,并增强信息的传播效果。
- 生命科学与美:
- 作者认为,生命科学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设计提供了新的灵感。
- 设计师可以从生命体中汲取灵感,创造出更具有“生命之美”的设计作品。
- 设计领域的再配置:
- 作者呼吁设计师们关注设计领域的再配置,并为设计找到新的用武之地。
- 设计师需要拓展设计的领域和形式,并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 VISUALOGUE:
- 作者提出了“visualogue”的概念,即通过视觉对话的方式,进行信息交流和设计表达。
- 作者认为,这种新的会议方式,能够更好地体现“信息之美”的主题。
- 再次出发:
- 作者认为,日本的设计需要再次出发,开创出一条通往世界的崭新道路。
- 日本的设计师需要保持对社会的敏感度,并不断拓展设计的领域和形式,才能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取得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