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Commit

Permalink
x
Browse files Browse the repository at this point in the history
  • Loading branch information
Anonymous committed May 12, 2022
1 parent ce0abcd commit 67cabb5
Show file tree
Hide file tree
Showing 55 changed files with 3,895 additions and 5 deletions.
112 changes: 107 additions & 5 deletions index.md

Large diffs are not rendered by default.

56 changes: 56 additions & 0 deletions titled/moneytalk.md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Diff line number Diff line change
@@ -0,0 +1,56 @@
# MoneyTalk

Tags: **Society**, **Clan**

> 为什么政府部门容易低效?


你怎么判断一个让你觉得进展缓慢的工作到底是低效,还是本来就只能快到那个程度?

来个最基本的思想实验:

“煎一个鸡蛋,趁热上桌”,和“煎一百个鸡蛋,趁热端上一百个桌”,是不是一个增加100口锅和100个厨师就可以在同样时间内办到的问题?

一位师傅盖一层楼用三天,是否意味着他用三百天可以盖起一百层楼?如果后者需要一百个工人忙三年,是不是意味着它很慢?很低效?

评价一个事物是不是真的很低效,是一个远超过一般人想象的困难问题。

这么说吧——有这个能力的人,在人群中比例不超过1%。

为啥?

因为这就是**成功企业家的关键能力**

你如果真有这个能力能有效的判断出哪个组织——不用提政府、央企这样的体量,就一般的一千人左右的中小企业就行——有可以证实的、确切的效率洼地可以挖掘,

那么恭喜你,就这一条,你起码VP起步。

这种价值洼地,每一个都是不折不扣的发财机会,要小心翼翼的保护起来去孵化的金蛋。

你没有任何理由把这么好的机会让给别人,而应该果断的抓住它,向财务自由勇敢迈进。

如果是涉及到动辄服务几十万、几百万人的政府服务,你放心,官员都是要政绩的,只要你能证明的确可以提高而且没有副作用,中国有2844个县,14677个乡,69万个行政村,**你绝对可以找到至少上十个能用而且敢用你这合理化改进的有上进心的官员。**

就算只是十个村支书,你也少说服务几千人。

你要是在10个村级单位有成功应用案例,你大可以横行天下了。

这69万个村里面,多的不敢说,你少说能找到1000个跟这十个村类似的村。你把这十个村的书记拉个群,把这1000个书记挨个拉进去聊个天,你最后得个共和国勋章都不无可能。

是的,只要你看到的是真的,能实际验证——注意,知乎有十万赞不算——你就有机会得到共和国勋章。

每个村每年省10万,1000个村一年就是1亿——注意,这是去掉了所有成本(**这包括给你的报酬**)之后的**净效益**有1亿,还是**每年**

这是最现实的商机,甚至是中国最大的业务之一——toG业务。

何必坐而论道,干脆起而捞钱,岂不快哉?

你先把这个想想清楚,再思考一下那些只见大声批评却没有见ta去融资创业的人们是不是真的看到了什么“显然低效”的东西。

钱不骗人。

Let the money talk.



46 changes: 46 additions & 0 deletions titled/t14.md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Diff line number Diff line change
@@ -0,0 +1,46 @@
# T14

Tags: **None**

> 俄军最精锐的 t14 坦克怎么还没上?


一款新坦克造出来了,送到部队,点着了火就可以开上战场开战吗?

有点常识好不好?

新装备怎么使用,是要反复训练的。

不光是单车乘员组要训练基本科目——起步停车转弯倒车、上火车、过浮桥、越壕沟、涉水泅渡、战场抢修、静态射击、行进射击……

还要训练双车战术、三车战术、排级战术、连级战术、步坦协同、空地协同……

还要经过演习检验,反复迭代战术。

然后才能根据这些实际演训得到的战斗特性和性能表现,去制定参谋作业必要的基本指南和训练大纲。

然后再由这个教导营、教导团开始批量训练各部队的技术种子并全面推开。

走完这整个流程,才算是从兵到将都对怎么使用这装备有了完整认识。

这叫“形成战斗力”的过程。

这甚至都不需要查什么资料,直接有点基本的生活常识都该自己想到。

不但对如此明显的线索毫无敏感性,而且不做基本的调研,就在这迫不及待的起哄狂欢。

这是一种叫旁人看了会叹气的没出息。



---

实际上,与其操心T14什么时候形成战斗力,不如操心开着万国牌坦克的乌军在没有条件大规模演训的前提下怎么拿着这些半生不熟的坦克形成有效战斗力。

没有战斗力就上战场,多好的装备都是白送。

而乌军能在乌东主力被歼灭前把乘员组的基本训练完成就不错了。



30 changes: 30 additions & 0 deletions titled/乌克兰断气.md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Diff line number Diff line change
@@ -0,0 +1,30 @@
# 乌克兰断气

Tags: **Changes**

> 乌克兰宣布停止接收来自俄罗斯罗斯托夫州的天然气,此举将产生哪些影响?


布查也是乌克兰自己自说自话,欧洲就全吞。

纷纷按照这个故事办事。

现在“不可抗力导致断气”也是乌克兰自说自话,欧洲给个说法吧,到底是俄罗斯在撒谎,还是乌克兰在撒谎呢?

还要按照乌克兰的故事办事吗?

那么是要制裁俄罗斯“违约”吗?

是要停工、停电吗?

还是要大力支持乌克兰“快速征服俄罗斯”?

多快速?

“跟着故事走”总要有个底线吧?

这线划在哪?



65 changes: 65 additions & 0 deletions titled/以色列2027.md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Diff line number Diff line change
@@ -0,0 +1,65 @@
# 以色列2027

Tags: **Changes**

> 如何看待哈梅内伊关于“以色列活不过25年”的言论?


如果条件是“维持自己过去的政策、立场、战略完全不变”,那么哈梅内伊当然没说错。

因为不只是以色列,全世界所有的国家维持二十五年不做调整都会遇到重大危机。

比如中国,25年来做了多少改变?美国也不是25年前的美国。日本也不是25年前的日本了。

甚至连朝鲜都不能算是25年前的朝鲜了。

那么,这话是在说“以色列如果维持其过去的政策演化速度不变,二十五年内,其演化的总政策空间内将不存在能解决其生存挑战的可用解”。

以以色列过去这几十年里的政策转变之缓慢去顺推,这话也可能是对的。

这里面涉及到两个大问题上以色列在未来二十五年内能做多大的改观——

1)以色列对阿拉伯世界的总体敌对关系能不能变;

2)以色列依靠美国维持对阿拉伯世界战略压制的生存逻辑能不能变。

如果这两个问题以色列回答不好,以色列在未来25年内遇到危及生存的危机的概率确实不小。

但问题是——

**谁能说以色列一定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呢?**




以色列很可能会在帮助中、美、俄建立新的世界平衡这个议题上发挥特殊的斡旋作用。

它既有这个条件——它是最能摇狗的大尾巴,

也有这样做的绝对必要——干不好真的可能会完蛋的。

看以色列作为铁杆美国盟友在俄乌冲突中的保守站位,就知道以色列未来的国策是什么。

只有中、美、俄达成一个新的、三方都能接受的,而且以色列能扮演关键角色的新国际秩序、新势力版图划分,以色列才有可能生存下去。

现在真正最害怕美国在这场新变局里不自量力的,其实不是台湾,而是以色列。

台湾最大不了回归大陆,这与其说是“毁灭”,不如说是新生。

但如果美国的威信因为某个过于傲慢的冲动遭遇惨败、发生崩溃,以色列可能会被周边的群狼直接分食。

如果tw梧桐而美军惨败/不敢动作,而那时以色列并没有和中国建立起肉眼可见的友谊,以色列的处境之坏将无以复加。

以色列继承了四千年的民族记忆,对这种危险是不可能无感的。

所以它很可能会抢先下注,在对中立场上拉开自己与美国的距离,争取在那一天到来之前戴上“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的帽子。

这个拉开距离还不能只是仪式性的、象征性的,还必须要有某种实质的、类似于投名状一样的依据。

具体是什么,还有待观察——可能是关键时刻的关键表态(例如第一批加入人民币结算体系)、可能是类似北溪二号一样的重大战略项目合作。

但恐怕会发生在2027年中国拥有四个航母战斗群和隐身战略轰炸机之前。



47 changes: 47 additions & 0 deletions titled/伊斯兰女性.md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Diff line number Diff line change
@@ -0,0 +1,47 @@
# 伊斯兰女性

Tags: **Society**

> 中东文化对女性约束为什么这么严?


对这问题并没有很深的研究,但必须指出伊斯兰教法在创始之初对女性的权益考虑其实是优于同时代的其他文明的。

其中最典型的体现,就是承认和尊重女性的继承权和财产权。同时代的其它文明则基本上不承认女性有继承权——有些甚至不承认女性有财产权。

甚至,某些国家——就不提是哪些国家了——直到20世纪才开始允许女性开设独立的银行账户。

来点基本的阅读资料:

![](https://pic1.zhimg.com/50/v2-ec13069f03523b60b1f6d2e27048f19c_720w.jpg?source=1940ef5c)


![](https://pic3.zhimg.com/50/v2-c9622bc6dfb748b652c24ffb815da5bb_720w.jpg?source=1940ef5c)可以很坦率的讲一句——从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开始,伊斯兰世界(尤其是其核心文明区,如伊朗和土耳其)一直是世界各大文明中的女权先锋,**并不是什么落后地区**

甚至连性观念都绝不是现代西方媒体尝试描画的那种鬼样子。

[倭马亚“艳情诗”与“贞情诗”中女性形象对比](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k.baidu.com/view/e52309d27f1922791688e841%3Fpcf%3D2%26re%3Dview%26bfetype%3Dnew)别的先不提,难道能发明肚皮舞的文明真的会是不知情色为何物的吗?

事实上在1500年以前,是阿拉伯世界远比欧洲更接近现代文明。在很多领域后者是前者的赶超都是在20世纪才完成。

现在一般中国人对阿拉伯世界的认知之所以充满轻蔑和傲慢,根本的原因是两个——

1)盲目的吃进西方媒体的扭曲塑造。

2)奥斯曼帝国作为阿拉伯文明的近代继承者在斗争中陨落,使得阿拉伯文化的核心转移到了其实并不是最发达的部落民族一系。

你们看到的很多被认为是“阿拉伯文明特征”的东西,其实是这些部落民族的文化特性,而不是阿拉伯文明的特性。

换句话说,这并不完全符合事实。

至于部落文化为什么会把女性看得这么严,这老实说没啥好解释的。



---

说到这里,还有一件轶事——一位“阿拉伯慈禧太后”——也许是史上权力最大的乌克兰女性:

[许蕾姆苏丹\_百度百科](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baike.baidu.com/item/%25E8%25AE%25B8%25E8%2595%25BE%25E5%25A7%2586%25E8%258B%258F%25E4%25B8%25B9/9828561)

26 changes: 26 additions & 0 deletions titled/伤员.md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Diff line number Diff line change
@@ -0,0 +1,26 @@
# 伤员

Tags: **None**

> 真实的战场是一地尸体,还是一地重伤半截人呻吟蠕动?


被现代武器击中躯干,或者击中四肢到肢体断裂,人大概不到半分钟就会深度昏迷。

在这半分钟里面,因为战场气氛造成的肾上腺素等激素的风暴,人对疼痛的感受是很迟钝的,所以可能不会因为疼痛而呻吟。

所谓的惨叫,更多的是受到视觉刺激的极大惊吓造成的,并不太是因为疼痛。

呻吟蠕动一般不出现在战场上,而是出现在野战医院里——有机会被抬到医院的伤员才有机会呻吟蠕动。



---

现代突击步枪打中,出血面跟一个柚子差不多大,人体内很难找到这么大个区域里不涉及到主要血管的。主动脉断了,高心率下几十秒就失去意识了。

被榴弹、炮弹、导弹击中就更不提了。



66 changes: 66 additions & 0 deletions titled/信心部队.md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Diff line number Diff line change
@@ -0,0 +1,66 @@
# 信心部队

Tags: **Changes**

> 如何看待 4 月 28 日美国联邦众议院以417:10高票通过《乌克兰民主国防租借法案》?


基本不看好这种法案的实际战术意义。

因为无论你怎么援,也解决不了战区防空和空军问题。

空军就不提了——根本不可能在几个月内速成。

雷达兵、导弹兵、炮兵、坦克兵——这都不是几个月能训练得了的科目,至少也是一个四年制本科的内容。

姑且假设进行极简化的速成训练,将几年的反复教学、实践、实战化训练……压缩到一两个月内完成,那么还要考虑这些极其局限的因素——

一共就四十辆车,争分夺秒上战场,你觉得一千五百多页的驾驶手册让德国人翻译成乌克兰文来得及吗?如果不自己拿记号笔在按钮上写上乌克兰语(更可能是俄语)标签,连操作面板都难看懂。

我要是步兵,我是绝对不会去搭着这种速成坦克去玩命的——坐车顶上搭便车我是不敢的,回头一急刹车兄弟们直接甩出去摔骨折。

跟着它冲锋也是不敢的,被它轧死的概率怕不比被敌人击中的概率还大。

甚至连靠近它都有心理障碍——装甲战车这东西远比汽车容易翻车,顶着炮火过桥跨壕急转弯一激动分分钟滚个跟头。

七八种装甲车辆,你30辆,我40辆,由一群速驾校速成班学员来驾驶,天知道这些部队的战斗参数是什么——他们能以什么样的速度保持阵型机动?他们遭遇打击能不能做出正确的战术规避?他们能不能快速的识别目标进行战术配合?他们能不能有效的进行步坦协同?

如果对这些部队的表现参数没有把握,参谋作业甚至干脆是不可能的——指望三连正面诱敌,四连侧面包抄,三连都诱到全体起火了,四连还不知在哪条壕沟前复习驾驶科目呢。

假设万幸,显露出了几个天才人物幸存下来了,甚至还取得了战果。

那么问题来了——下一轮作战,还让他上吗?

如果不让他上,把他保护起来,那么难道反而能打的都不上?能上的都是不能打的?

如果让他上,他能在一堆菜鸟同僚里幸运几次?

要知道——一共就只有四十辆车,经验最多传承到这四十辆库存打完为止。打完了原厂也没这么老的型号可以给你继续发扬经验了。

如果你能活下来,你会发现下一轮的车是英国的——右舵车。

这样一支急就章的万国造部队,在没有空军掩护的前提下,冲出去真跟送死差不了多少。这些动辄几百万几千万美元的装备,这样的用法,在战场上一交火怕还撑不过十五分钟。

要想改善这个参数,那就得大大的拖长训练时间和训练强度——起码从几周拖长到几个月。

而就算是拖几个月,恐怕也只是把10%的生存率提升到20%而已。

问题是,东乌的乌军能等得了几个月吗?20%的生存率就够了吗?

所以,这些七拼八凑的所谓支援,更多的只是一种宣传攻势——最大的意义只是撑住乌军的最后一点希望,不至于现在就崩溃投降罢了。

有这些东西,乌军至少就还会等到它们上了战场被横扫之后才会绝望。

**如果它们长期避战,这种信心崩溃也就一直不会发生。**

**只要这种绝望的大败不发生,“只要它们来了一切就会好起来”的盼头就会一直存在。**

**只要这盼头还没绝望,那么继续撑下去的勇气就总是还可以挤一挤。**

这才是租借法案真正的实际意义——

它们不是用来实际作战的,而是为了挺住现有的部队再多撑几个月,不至于过快崩溃的。



Loading

0 comments on commit 67cabb5

Please sign 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