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m start
或者直接点击 startByCmd.bat
启动前端
npm run dev
或者直接点击 cmd 下 start-web.bat
启动 node 服务器
进入到 service/app 目录,执行:
node service.js
或者直接点击 cmd 下的 start-service.bat
在工作当中一些内容是需要整理的,文档链接、账号密码等。
此工具可以满足相对短暂的记录需要,如果想要长期存储可考虑在线文档。
-
管理前端项目的启动、多环境联调,sf-mock 可视化操作 使用文档
-
swagge2.0 接口文档,简化 UI,扩展功能(生成枚举代码;复制数据结构;批量生成 ajax 代码、mock 文件等) 使用文档
-
超越封装极限,低代码平台实践,记录你日常开发中的操作,如新建一个模块,一个页面、一个组件等 使用文档
方便手机和电脑之间的信息传输,提供了上传、下载、删除功能
通过爬取官网数据,最多支持勾选四只队伍,按赔率排序来方便筛选,可以直观的查看比赛结果,提升体验。使用文档
有时候按部就班的做事情难免枯燥,有些事情又不是当务之急,这个应用可以抽取一个任务来看看是否想完成。
根据链接生成二维码,方便电脑上的网页转换到手机查看
当我们身陷框架之中时,有时候很难判断问题是谁引起的,该应用提供了环境
将繁琐的事情可视化、工程化,默认会在当前电脑 ipv4 地址打开
它们属于离线应用,数据借助sf-inner-service存储在磁盘上而不是浏览器里,自然能做到纯浏览器实现不了的事。
这些功能更适合前端程序员,所以有以下特点
-
如果直接改变数据更简单则不会去做界面
-
如非逻辑漏洞影响使用,不会考虑太多边界情况、不同行为习惯等,已常见的操作场景为准
-
不会有太多的表单验证,除非能引起逻辑错误,不会有太多操作提醒,类似删除问一下是不是要删除这种。
-
只适合一人部署一套
生成当前页面的二维码,方便手机访问,即便程序以 localhost 访问,展开二维码的时候还是会获取 ip 地址。
从维护的角度上出发,该项目经历了 Vue2.5 到 React16.8.6 的生态转换,加上体验 Umi3.x、Hooks、Antd4.x,全面采用 TypeScript,糅合了自己对代码方面新的感悟。
也是从维护的角度出发,如非特别必要,后续将不会在进行纯技术层次的升级,一来重构逻辑太多,二来一些框架升级换汤不换药,没有质的改变,招式是变了,可对提升内力没有裨益。反倒是因为前期设计不足导致了升级的破坏性,尽量保证外部约定不变,内部实现方式优化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命名的语义化要建立在区分性的基础之上,项目中以 TypeScript 的命名空间为基本结构,结合类型声明和功能函数,内部命名得以简化。
- index 文件只是作为入口文件,整合文件夹下的资源对外统一提供,不抒写主要的业务逻辑
- 通过单个大写字母开头的方式区分性质,P 代表容器页面、S 代表 ajax 通讯,N 代表类型声明,U 代表工具函数的结合,I 代表接口,E 代表枚举。
在代码抒写上,以前的命名过分强调和数据的关系,没有进行很好的简化,堆叠起来很臃肿。
- response 简化为 rsp,request 简化为 req
- 弃用 isVisible 这种粗糙的命名方式,区分 visible、loading、loaded
- 普通对象加 s,数组加 List,Set、Map 等
当前页面用到的东西在同一目录就找的到,而不是类型声明、服务端通讯、Model 文件等分别写在不同的目录,其余的放在公共目录,文件所在代表其通用性。
在任何地方都能得到提示、自动导入,第三方库有不足的,进行扩展,列如函数式组件被 Umi 导出 connect 包裹后,在编辑属性时,TS 失效了。
不在一个文件导出多个函数,而是建立在命名空间的基础上,比如 UDate,UCopy
- NRsp 整合了对列表的系列操作
- 合理的利用 Promise 加形参的方式控制行为,避免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