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google's congestion Control Algorithm razor是一个GCC算法实现项目,主体算法来源于webRTC的CC实现,主要了解决点对点视频传输过程中网络拥塞的问题。razor是通过传输的延迟间隔来评估网络的过载与拥塞, 然后通过一个带宽调整控制器(aimd)来决策合适的码率进行视频通信。razor没有继承复杂的webRTC接口,而是将它设置在点对点视频通信的范畴。开发者可以仅仅使用razor 库和自己的传输协议来构建自己的传输体系,也可以直接使用它提供的sim transport传输系统来进行通信,这里需要说明的是sim transport还没有正式线上环境使用过,协议 的安全性没有经受过严格的考验,使用时需谨慎。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yuanrongxi/razor.git
用visual studio 2013打开project目录下的工程就可以直接编译,这个工程环境下有单元测试文件,可以进行代码选择修改,
进行单元测试。
要进行razor的整体测试,需要编译sim transport模块,这里有两个工程,是sim_test下sim_sender和sim_receiver,用visual studio就可以直接进行编译运行。这 两个工程需要配合起来使用,在sim_sender工程代码中填写sim receiver的IP地址和端口,就可以进行通信测试了。如果需要模拟网络,需要relay配合。假如运行sim sender 和receiver机器的IP地址为192.168.1.100,relay机器的IP地址192.168.1.200:6009,那么步骤如下:
./sim_relay 192.168.1.100:16000 192.168.1.100:16001
在visual studio下运行receiver
在visual studio中修改sim sender中的sim_sender_test.cpp
if (sim_connect(1000, "192.168.1.200", 6009) != 0){
printf("sim connect failed!\n");
goto err;
}
修改后直接编译运行即可.
PS:也可以在linux下运行sim sender和sim receiver,直接在他们的目录下make即可编译。
echo是一个windows下的测试程序,它据有视频传输的所有功能,需要在windows下进行编译,依赖于dshow,它同样需要relay来配合。测试步骤如下:
在Linux下直接运行 ./sim_relay
在visual studio下打开sim_test目录下的echo工程,直接编译
在echo UI上将receiver ip地址填写为:192.168.1.200:6009,点击start echo按钮即可
操作系统环境:VMWare虚拟机(win10)限定网速
最大视频编码码率:400kBps
入群交流请加微信zerok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