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墙 | 三退 | 诉江 | 中共卖国 | 贪腐淫乱 | 窜改历史 | 党魁画皮 | 中共间谍 | 破坏传统 | 恶贯满盈 | 人权 | 迫害 | 期刊 | 伪火 社论 | 问答 | 剖析 | 两岸比对 | 各国褒奖 | 民众声援 | 难忘记忆 | 海外弘传 | 万人上访 | 平台首页 | 支持 | 真相 | 圣缘 | 神韵 | |
不懂得“侘”和“寂”,就不能说已经认识了日本文化之美。“侘”和“寂”两者可说是一体的两面,传达大和民族一种独特的审美精神与心灵境界。 日本文化中,审美取向自古崇尚简约、朴素、恬淡、静寂。时至中世,又诞生了“侘”(Wabi)、“寂”(Sabi)等审美概念。这等美学概念,不只应用在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中,也深植于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并传承至今。即便当下,当人们看到简便而质朴的茶具,或身置古朴而静寂的庭园、寺庙时,很多人内心会顿然生起一种古朴、恬适、超然之感。这种审美体验,该是与日本传统思想“侘”、“寂”不无干系,或可说就是其一种折射与自然反应。 置身日本庭园会让人内心悠然生起一种古朴、恬适、超然之感。(容乃加/大纪元)日本美学概念与理论,源于西方文化,为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感性的学问,一般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探究为主。近代前,东方文化中没有明确提出过类似西方文化中的美学概念,至西学东渐,日本作家、学者森鸥外(1862~1922年)将西方美学译为“审美学”,而日本近代启蒙思想家西周(1829~1897年)、中江兆民(1847~1901年)等学者则译为“善美学”“佳趣学”等,后来统称“美学”,延用至今。 东方所言美学,一般是指在西方美学定义、框架内探究的哲学范畴,并不包含东方文化内容。然而,自古以来,中国、日本等东方思想文化中,业已存在相关美学内容,只是未被概念化,并作为一个独立范畴而已。诚然,由于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之不同,其所反映在美学方面的内涵与外延意义自然与西方美学不甚相同。 从日本传统文化现象中看,日本具有独特的传统美学思想,可称之为日本美学,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一样,也隐藏于浩繁的文化整体之中。那么,日本传统美学是以何等方式表现,又具有怎样的特质呢?在此,仅通过“侘”、“寂”,审视一下日本美学的形与实,以期窥一斑而知全豹。 诚然,“侘”、“寂”等传统审美思想,是日本美学思想的典型体现,充分而准确地反映了大和民族与日本文化的特点。并且,西方一般将美学视为哲学,而日本美学并非只停留在形而上学层面上的思考,更与日常生活密切相连,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侘”意为从粗糙、贫苦、不足中获得心灵的充实;“寂”则指在闲适寂寥中自然感悟到的那种深邃而丰盈之美。两个汉字的意涵与中文汉字原意既有重叠,又有不同之处,实乃借此二汉字表达大和文化、思想,展现日本美学之特有意境。 日本美学之“侘”从是粗糙、贫苦、不足中获得心灵的充实,“寂”则指透过闲适寂寥感悟深邃而丰盈之美。图为东京六义园和歌庭园的造景。(容乃加/大纪元)在谈到日本美学时,一般不将“侘”与“寂”分开,而是将其作为一体来论述、探究。因此,综合来说“侘”与“寂”就是:人们尝试从粗糙、贫苦、不足或闲适、寂寥之中,寻觅或感受心灵的充实感、寻觅美的感悟。因此,日本常将感受到的现世无常、人生多舛等也视为一种美,并非无奈之下的舍弃,而是近似于悟道的一种价值理念、人生领悟、处世哲学。 在日本最早的诗集《万叶集》(783年)中,便有“侘”的相关记载,但大多是用于描写恋爱中的寂寞等情感。从文献上看,江户时代面世的茶书《南方录》(作者不详,一说为茶圣千利休所著)中,首次将其作为一个美学概念提出、使用。 作为语言单词,“侘”本来是表示令人不快、生厌之身心状态,但中世时期,这一词汇发生了变化,演变为一种崭新的审美意识:从令人不快、不足中寻获美。 这一审美意识又与禅学相结合,使其影响渐次扩大。日本室町时代以后,禅学追求事物本质的思想在武士、文人中十分盛行,在文化层面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如在庭院中用砂石表现岛屿、流水等枯山水便是一例。 日本庭园建筑洋溢侘寂的氛围。(容乃加/大纪元)室町后期,茶道、俳谐(日本诗歌文学形态之一,具有诙谐、幽默特点)等也引入这一审美意识,并获得普遍认同,加速了普及。茶道、俳谐等,将从简洁、淳朴中发现的清澄、恬静等视为美。至江户时代,诗人松尾芭蕉将其推至新的高度。其后,这种审美意识,渐次从贵族、文人、武士等上流社会向庶民百姓扩展开来。 室町时代(1336~1573年),在贵族及武士阶层中,有收集、欣赏中国豪华茶器的风习。室町中期以后,僧人、“侘茶”创始人村田珠光(1422~1502年)等人开始使用简朴的茶具,以便使人能感受到静寂、单纯,遂开创了茶礼之新风。村田珠光在其相关文章中说:与其皓洁满月,莫若时隐时现于云间之弯月更美丽动人。他所要主张的是:将崇尚不足之美应用于茶道中,使茶道参与者可体悟到茶之“侘”的美妙境界。 富商、茶道家武野绍鸥(1502~1555年)将村田珠光的茶道思想进一步深化,而后来成为茶道一代宗师的千利休(1522~1591年)便拜他为师,修习茶道。在茶道中,千利休追求人之内心交流,并依照自己的审美观创造出了诸多茶具,每每体现出前所未有的独创性,并使茶道中“侘”之美获得大成。 至江户时代,“侘”之美被定位为茶道审美之根本,并要求积极践行,其意义及内容等,也都有相关规定。“侘茶”这一形式现于江户时代,源于千利休流派。 日本茶道,在简洁淳朴中发觉清澄与恬静的意境、心境。 (Pixabay)松尾芭蕉(1644~1694年),被誉为日本俳谐诗圣,在他的作品中常吟咏“侘”之美。譬如,那首著名的“静寂古池塘,青蛙跳水声。”便是很好的例证。当时,俳谐吟咏追求言辞意境的奢华绚丽,而芭蕉这一首浓缩“侘”之美的俳谐,自然给俳坛带来了莫大冲击、启迪。似这般,“侘”作为作者审美境界之体现,芭蕉等人积极实践,并大力倡导,将其美学思想推广开来。 江户初期,既是武将又为茶道名人的小堀远洲(1579~1647年),师从千利休与古田织部,经历了从丰臣到德川的天下巨变。经过对各流派的筛选,他推出了使茶道与王朝文化相结合的茶道,提出了崭新的茶道美学概念:“绮丽之寂”。其特点是:豪华之中蕴含寂静之美。与其他流派不同之处是,茶礼虽蕴含古色幽趣,但却又保有几分绮丽华美。他一生中,仅在远洲开的茶会就多达四百多次,他邀请社会各阶层人士参加,从大名(拥有广域领地的武士)、公家到町人等,人数多达两千之多。 侘茶表现日本文化的美学。 (Pixabay)“侘”“寂”本为不同概念,将二者相提并论并作为日本美学概念提出、普及,归根究底乃受禅学影响所致。因此,日本美学思想之“侘”与“寂”又带有浓厚的禅学色彩,并将其视为获得“悟”的必须要素。 为了便于理解“侘”“寂”之美学内涵,将其赋予了七项标准。其一为不均衡,即非对称性、不规则性、不完整性。其二为简约朴素。其三为枯槁,即外表枯槁而内在顽强。其四为自然,即重视自然原理,崇尚天真无邪。其五为幽玄,即朦胧而深远的优雅。其六为脱俗,即摆脱一切执著,达到无心。其七为静寂,为能使身心接受到一应事物,需要内外两静。 “绮丽之寂”即朦胧而深远、脱俗的优雅。图乃东京六义园幽静的川上枫与落叶缤纷。(容乃加/大纪元)“侘”本是贫困、不入时之意。在身处贫困却又能看淡财富、权力、名誉之中,藏有其跨时代、超世间的珍贵价值。这或许就是“侘”美学之意义所在。 诚然,禅学自古便被认为是走极端的,而上述美之标准设定,也是见仁见智,被认为不无偏颇之嫌,实乃禅学处于末法时期的一种自然表现。然而,这些审美观对日本美学的影响却是至深至远的,延续至今。 作为日本美学的特有概念,“侘与寂”早已走出东瀛,步入世界。汉语大多依据汉字原意或近义翻译,英语则按其发音译为“Wabi-Sabi”(侘-寂)。西方对日本文化有一定修养者,大都知晓该词。当然,来日旅游的外国人,也常常言及或听到这一代表日本审美观的“Wabi-Sabi”。 来自日本美学的侘寂风影响居家的设计风格。 (Pixabay)日本思想家冈仓天心(1863~1913年)在其著作《The Book of Tea》(日译本《茶の本》、1906年)中,介绍了日本茶道与禅学、道教、花道等的关系,较全面地诠释了“Wabi-Sabi”这一东洋美学思想,在“Wabi-Sabi”文化步入世界进程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铃木大拙(1870~1966年)修禅后赴美,用英语著述的禅学书籍达二十多本,他因此也成为世界知名的佛教学者。他在著述及在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讲学期间,多有涉及禅学与日本美学,使欧美对日本的“Wabi-Sabi”有了较透彻、深刻的理解。 此外,通过英国陶艺家Bernard Howell Leach(1887~1979年)、美国作家Leonard Koren(1948~)等外国人的介绍,也使“Wabi-Sabi”美学渐次国际化。 人自古倾向趋利避害,今人更是喜欢丰盈、富贵、繁盛、充足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则崇尚中庸、自然之道,如恬淡、清雅、朴实等等,个中体现的是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等自然法则。从高层次来看,贫穷、不足、粗糙、寂寥等并非坏事,而个中包蕴着转向美好的趋势。若能从中领悟人生真谛,那便是智者。日本美学中,即蕴含了这等智慧。@*# 责任编辑:古容 相关新闻:编辑推荐: 本文转自大纪元(国内需用翻墙软件才能访问) 下载翻墙软件浏览原文:【东瀛采风】不懂“侘与寂”? 其实你不懂日本心! 手机上长按并复制下面二维码分享本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