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76 lines (76 loc) · 28.1 KB

n14305061.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76 lines (76 loc) · 28.1 KB

大纪元首页国际新闻大陆新闻大纪元评论传统文化生活消费娱乐休闲健康独家头条要闻
翻墙 | 三退 | 诉江 | 中共卖国 | 贪腐淫乱 | 窜改历史 | 党魁画皮 | 中共间谍 | 破坏传统 | 恶贯满盈 | 人权 | 迫害 | 期刊 | 伪火

社论 | 问答 | 剖析 | 两岸比对 | 各国褒奖 | 民众声援 | 难忘记忆 | 海外弘传 | 万人上访 | 平台首页 | 支持 | 真相 | 圣缘 | 神韵

香港电车120年(上)——从电车轨迹看城市变迁

7月30日,适逢香港电车120周年纪念,本栏目特别企划香港电车120年特辑,将分为三期出版,分享香港电车的前世今生。(大纪元制图)

香港电车,以独有的双层有轨电车穿梭港岛,见证着百年的历史变迁。沧海桑田,填海后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原本沿海行驶的电车变成了在高楼间穿行。今年7月30日,适逢香港电车120周年纪念,本栏目特别企划香港电车120年特辑,将分为三期出版,分享香港电车的前世今生。

1906年,第一代电车驶经中环德辅道中亚历山大行。(天地图书提供) 1906年,第一代电车驶经中环德辅道中亚历山大行。(天地图书提供)

《叮叮与我》作者张顺光(左)与柴宇瀚(右)。(受访者提供) 《叮叮与我》作者张顺光(左)与柴宇瀚(右)。(受访者提供)

香港电车历史专家暨收藏家张顺光先生联同历史学者柴宇瀚博士,在香港电车成立120周年之际,于今年7月14日推出新作《叮叮与我——香港电车120周年图片集》,收录近400张电车相关的收藏品,两位日前接受“纪载香港”栏目专访,透过一张张珍贵的历史图片、明信片、旧车票,细说电车与香港人的百年情怀。

香港电车通车之前。(天地图书提供) 香港电车通车之前。(天地图书提供)

还原充满欧陆风情的昔日香港

从天地图书出版《叮叮与我》新书封面的旧照片说起,张顺光早在1980年代开始收藏电车相关的纸品,今次呈现的明信片是1906年,第一代电车驶经中环德辅道中的亚历山大行,这张旧照片深深吸引了他:“最初只是收集明信片上的邮票,看到这英式的建筑和单层电车,我一直以为这是外国,后来朋友告诉我是香港,背后这栋是第一代的历山大厦。”

柴宇瀚解释,这张旧照片颇具代表性,第一代的历山大厦1904年落成,名为“亚历山大行”(Alexandra Building),以当时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的妻子雅丽珊(亚历山大)王后命名,位于遮打道及德辅道中交界的三角地段以西,其三角外观形似纽约第五大道1902年完工的摩天大楼熨斗大厦(Flatiron Building),因而获得“熨斗”的昵称。柴宇瀚感慨:“可以感受到,100多年前的香港充满了欧陆风情,从这张明信片就可以看出来。”很可惜,这栋独具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在1950年代拆卸,建成第二代的历山大厦,保留了三角地带的格局,却演变成呆板的线条,不再有第一代建筑新古典主义的华丽。到了1974年,香港置地宣布中环物业重建计划,第三代的历山大厦(Alexandra House)1976年建成,楼高34层,俨然变成了新式建筑物,延续至今,已找不到昔日的痕迹了。

第一代电车驶过旧香港大会堂。(天地图书提供) 第一代电车驶过旧香港大会堂。(天地图书提供)

位于中环爱丁堡广场的香港大会堂于2022年5月被列为法定古迹,这座建于1962年3月的建筑,成为香港“最年轻”的法定古迹。然而从张顺光收藏的电车旧照片来看,第一代香港大会堂建筑更具有古典气息。第一代香港大会堂于1869年落成,位于香港汇丰总行大厦现址旁,面向王后像广场。这座建筑物楼高两层,设有欧洲传统柱廊及拱门,充满欧陆风情。从电车驶过的风景,足可窥探百年前的香港岛建筑特色。

第一、第二代电车。(天地图书提供) 第一、第二代电车。(天地图书提供)
第三代电车。(天地图书提供)第三代电车。(天地图书提供)

从黄埔船坞以船运送电车到铜锣湾车厂。(天地图书提供)从黄埔船坞以船运送电车到铜锣湾车厂。(天地图书提供)

从黄埔船坞以船运送电车到铜锣湾车厂。(天地图书提供)从黄埔船坞以船运送电车到铜锣湾车厂。(天地图书提供)

鹅颈桥的由来 消失的宝灵顿运河

铜锣湾鹅颈桥“打小人”成为香港风俗之一,“鹅颈桥”的名字从何而来?张顺光分享的一张第三代电车旧照片,正正展示了已经消失的风景——铜锣湾宝灵顿运河。这条运河大有来历。

源自1846年,英国政府计划在黄泥涌谷开辟马场,当时有一条弯曲如鹅颈的河流每逢雨季都会泛滥,导致黄泥涌一带变成一片沼泽,该河道被称为“鹅颈涧”。第四任港督宝灵(John Bowring)爵士决定开设工程,在黄泥涌兴建一条运河,解决河道泛滥问题,这条河就被被命名为宝灵顿运河(Bowrington Canal),运河两边的道路就被称为坚拿道东和坚拿道西,“坚拿”其实是“运河”(Canal)的音译。在1861年,政府为了方便市民来往河道两岸,就修建了一条桥“鹅颈桥”。

第三代电车驶过铜锣湾宝灵顿运河。(天地图书提供) 第三代电车驶过铜锣湾宝灵顿运河。(天地图书提供)

看到第三代电车徐徐驶过铜锣湾宝灵顿运河,仿佛回到旧时光,可以见到颇有特色的第三代电车,在上层加设帆布帐篷,方便乘客雨天乘坐,第二代电车的上层部分是没有遮挡的。

宝灵顿运河存在的时间也不长,在1922年至1929年间,为了配合湾仔填海工程,这条运河被改为暗渠,并拆去原本的鹅颈桥。坚拿道东及坚拿道西亦成为了铜锣湾及湾仔交界的街道,到了1970年代,坚拿道西天桥建起,连结海底隧道铜锣湾出口。如今铜锣湾宝灵顿运河的位置,变成了坚拿道行车天桥。观察电车旧照,就如同一部香港的城市变迁史。◇

《叮叮与我——香港电车120周年图片集》书影。(天地图书提供)

《叮叮与我——香港电车120周年图片集》书影。(天地图书提供)

——原载香港大纪元

责任编辑:王愉悦#

相关新闻:
  • 《论语》说(32):何为则民服?
  • 日本中元节:传承孝亲、果报和神佛救难的思想
  • 《论语》说(31):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
  • 霹雳一击 天雷真有知?探索三件天雷感应的史事
  • 《论语》说(3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康熙皇帝和曹寅
  • 《论语》说(29):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 《论语》说(2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苏轼小时和黠鼠交手 他为何输了?

  • 编辑推荐:
  • 加拿大总理的贺信
  • 共产暴政录:土改是中共邪恶基因的实践
  • 平凡人不凡的修炼经历
  • 热门新闻:
  • 一两黄金一块砖 紫禁城“金砖”怎地这么高贵?
  • 【未解之谜】美国日全食开启灾难之门 比格斯预言盘点
  • “别人”做的饭菜
  • 【未解之谜】灵异阿拉斯加 黑暗金字塔的秘密
  • 历史上那些“退”的智慧
  • 【菁英论坛】股市大震荡 如何冲击全球经济
  • 【晚间新闻】美军基地遭火箭弹袭击 多人受伤
  • 【新闻欣视角】中国富豪“润”更多 中共又失老朋友
  • 分析:金价创历史新高 或反过来抑制需求
  • 唐山打人事件再引关注 警察异地实名举报
  • 【更新】2024年巴黎奥运奖牌榜 8月5日
  • 《龙卷风暴》全球票房不敷成本 8月线上发行
  • TWICE周子瑜首张个人专辑 9月6日发行
  • 《死侍与金钢狼》票房惊人 席琳·狄翁逗趣恭喜
  • 陈思诚新片《解密》票房遇冷 估计至少亏3亿
  • 《星际异攻队》10年前被看衰 “星爵”从傻蛋翻身
  • 飞机快起飞了还在排安检怎么办?旅游达人提2方法
  • 蔬菜煎蛋加什么“菜”最对味?
  • 嫩化牛排简单用一物 你的橱柜里就有
  • 蛋黄越橘越营养?营养师揭鸡蛋6大迷思
  • 常常咳嗽吗?2食疗帮你摆脱反复久咳

  • 本文转自大纪元(国内需用翻墙软件才能访问)

    下载翻墙软件浏览原文:香港电车120年(上)——从电车轨迹看城市变迁


    手机上长按并复制下面二维码分享本文章:

    中共的伪火骗局
    永恒的见证
    善良女子被中共投男牢
    警卫目击活摘器官
    证人描述活摘恐怖
    揭开活摘器官黑幕
    马克思的成魔之路
    藏字石 蕴天机
    关注三亿人三退
    解体中共复兴中华
    中共迫害良心律师
    三百多万人举报江泽民
    这些官员为何起诉江泽民
    海峡两岸的强烈对比
    加拿大总理的贺信
    探寻真相兼听则明
    印度媒体报道东方
    不一样的海外校园
    从大师到徒弟的传奇
    亿万人与东方一本奇书
    大陆见不到的震撼场面
    人心向善 大陆当初盛况
    追寻真理 这书讲什么
    下载免费翻墙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