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墙 | 三退 | 诉江 | 中共卖国 | 贪腐淫乱 | 窜改历史 | 党魁画皮 | 中共间谍 | 破坏传统 | 恶贯满盈 | 人权 | 迫害 | 期刊 | 伪火 社论 | 问答 | 剖析 | 两岸比对 | 各国褒奖 | 民众声援 | 难忘记忆 | 海外弘传 | 万人上访 | 平台首页 | 支持 | 真相 | 圣缘 | 神韵 | |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二十一》) 【注释】 《书》云:书指《尚书》。“孝乎惟孝,友于兄弟”两句是《尚书》的逸文,今见所谓《伪古文尚书?君陈》。亦有人以为“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此三句皆为《尚书》语。 施:杨伯峻以为这里应该当“延及”讲,从前人解为“施行”,不妥。 政:杨遇夫说“政谓卿相大臣,以职言,不以事言”。若此,这句话便当译为“把这种风气影响到卿相大臣上去”(杨伯峻)。 【讨论】 有人问孔子为什么不从政,这话是什么时候问的呢?可能是鲁定公初年。 定公承袭昭公,在位15年(公元前509—前495年)。定公九年(公元前501年),孔子五十一岁,才在鲁国当了中都宰;次年,孔子升为鲁国大司寇,摄相事,政绩卓越。但是,定公十三年,孔子五十五岁,就被迫离开鲁国、周游列国去了。 定公初年,应有不少人请求孔子出仕。例如,《论语?阳货》记载:阳货(或以为即阳虎)在途中遇见孔子,说:“一个人怀藏本领却听任国家迷乱,可以叫作仁吗?”孔子说不可以。“喜好参与政事而屡次错失时机,可以叫作聪明吗?”孔子说不可以。“时光很快地流逝了,岁月是不等人的。”孔子说:好吧,我将去做官了。[(阳货)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但种种原因,孔子当时没有出来做官。 关于本章,朱熹认为,“盖孔子之不仕,有难以语或人者,故托此以告之,要之至理亦不外是”。 事实上,本章表达的是孔子的一贯思想。《论语》开篇第二章就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主张“为政以德”、“道之以德”,在本章中引用《尚书》中的话——“孝啊!真是孝啊!又能友爱及你的兄弟”,说不在位者只要在家做到孝友,那也是从政了(因为这能影响在位者以道德治国),为什么非要做官才是从政呢? 孔子这里谈的思想,后来《大学》有了系统地发挥:“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另外,儒家经典《孝经》中说的“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与本章也是呼应的。 儒家对孝的重视,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历朝历代都说“本朝以孝治天下”。甚至西汉皇帝的谥号里都有个“孝”字,其它王朝皇帝的谥号也多有“孝”字。所以,中国正统之政,重点是讲“教化”、“王化”,而非暴力统治,皇帝是“作之君、作之师”,官员是“父母官”,家国同构。从家庭到朝廷,孝是主导性的伦理。“孝”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突出特征。 主要参考资料 看更多【《论语》说】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林芳宇# 相关新闻:编辑推荐: 本文转自大纪元(国内需用翻墙软件才能访问) 下载翻墙软件浏览原文:《论语》说(34):孝,是亦为政 手机上长按并复制下面二维码分享本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