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墙 | 三退 | 诉江 | 中共卖国 | 贪腐淫乱 | 窜改历史 | 党魁画皮 | 中共间谍 | 破坏传统 | 恶贯满盈 | 人权 | 迫害 | 期刊 | 伪火 社论 | 问答 | 剖析 | 两岸比对 | 各国褒奖 | 民众声援 | 难忘记忆 | 海外弘传 | 万人上访 | 平台首页 | 支持 | 真相 | 圣缘 | 神韵 | |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十一》) ?【注释】 观其志:其,一说指父亲,即儿子观察、体会父亲的志向。一说指儿子,当父亲活着,儿子不得擅行,故只能考察儿子的志念;例如,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论语?先进》) 行:去声,xìng,行为举止。如:《论语?公冶长》:“听其言而观其行。” 三年:狭义指三年守丧期间;例如,“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 论语?宪问》);广义指多年,不限于服丧期(刘宝楠《论语正义》)。 道:狭义指政道,专就国君、贵族而言。广义指民众。杨伯峻认为,“道”有时候是一般意义的名词,无论好坏、善恶都可以叫做道;但更多时候是积极意义的名词,表示善的好的东西。 【讨论】 本章多有争议,关键是怎么理解“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这句。 孝悌是孔门教人的起点。《论语》很多处讲“孝”,要贯穿起来理解。儒家经典《孝经》讲,“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简单地说,最基本的孝,是赡养父母,“朝夕色养”,做子女的要爱护自己、修养品格,否则“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进一步,有条件、有机会的,子女做一番事业,为国为民效力,光宗耀祖。最高的,子女能立身行道,成圣成贤,父母也因此享大福分。 而中国古代,国君、贵族讲“孝”,核心一点是讲继承、发扬光大“父志”。什么是“父志”呢?举个例子。周文王受天之命,要救民于水火,但还没来得及伐纣就去世了,他的儿子武王、周公,继承遗志,终于取代殷商而建立周朝。所以,孔子说“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中庸) 还有很多事例。例如,吴王阖庐伐越,受伤而死,死前立太子夫差,谓曰:“尔而忘勾践杀汝父乎?”对曰:“不敢!”三年,乃报越(《史记?吴太伯世家》)。又如,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说:世人说晋王李克用临死时,把三支箭交给庄宗,说:“梁是我的仇人;燕王是我扶持的,契丹与我结为兄弟,但都背叛了我而归附于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收下箭藏在宗庙里,此后打仗时,就派官员以少牢之礼祭祀于宗庙,恭敬地取出箭,放入锦锻织的袋子里,背着它冲杀在前,等打了胜仗,又把箭放回宗庙。 但是,本章,孔子没有用“父志”一词,也没说“父之行”,而是说“父之道”,“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从大义讲,父做的事情有可能对有可能错(孔子也说过“事父母几谏”的话),只有对的才可称之为“父之道”,错的就要改正。因此,一些人这样理解: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是就善者而言。如不善,则非不可改。然如非善非恶,乃父所守之家中旧规矩,则以不改为是。 张居正教小皇帝时也说:抑孔子所谓无改于父之道,亦自其合于道而可以未改者言之耳。若于道有未合焉,则虽速改可也,何待三年!故善述其事孝也,观圣人之言者,不可以执一求之。 综上,杨伯峻的译文可谓通达:“当他父亲活着,(因为他不得独断独行)要观察他的志向;他父亲死了,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地不加改变,可以说做到孝了。” 《论语》文辞简约,异解遂多。怎么办?钱穆所言极是:然《论语》所言,固当考之于古,亦当通之于今。固当求之于大义,亦当协之于常情。如据三年之丧为说,是专务考古之失。如云父行非道,何待三年,是专论大义之失。其实孔子此章,即求之今日之中国家庭,能遭此道者,尚固有之。既非不近人情,亦非有乖大义。孝子之心,自然有此。孔子即本人心以立教,好高骛远以求之,乃转失其真义。学者其细阐之。 ?主要参考资料 《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标点本,李学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点阅【《论语》说】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林芳宇# 相关新闻:编辑推荐: 本文转自大纪元(国内需用翻墙软件才能访问) 下载翻墙软件浏览原文:《论语》说(11):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手机上长按并复制下面二维码分享本文章: |